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梳理了第二语言知识四种常见的二元对立划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自动化过程和控制性过程、高控制/高分析性知识和低控制/低分析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同的划分潜在理据各不相同,术语混乱,对知识发展过程中知识表征和知识提取两个维度是否分离也莫衷一是,因此造成了对两种知识是否存在转化纷争不断。在神经生理学发现的基础上,我们主张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命名两类知识,认为知识表征和知识提取两个维度的合并观更为合理,提出二语习得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建构。我们论证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这一观点不同于一般对这两种知识的理解。但是陈述性知识的发展在程序性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具有遏制非目标性程序性知识和附带性语言实践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自动化和输出流利性是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具体表现,这就需要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达到处理自动化.首先综述了Anderson提出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而讨论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这二种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启示.文章最后对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进行了评析并且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尽管两种知识“本是同根生” ,但它们仍然存在着差异。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弄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异同并不困难 ,关键要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 ,教会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以适当的形式提取某个知识点的技能 ,把知识学活。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划分?关于划分的定义,各家的说法是一致的。如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说:“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的逻辑方法。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十一院校编《普通逻辑》增订本说:“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个种概念。”它们都认为是把一个较大的概念(大类)的外延分成若干较小的概念(小类),大概念和小概念之间是属种关系。可是,上述说法包含着矛盾。既然是把一个大类分为几个小类,那就不能说“某(或某些、所有)小类是大类”。“种概念”不能用“是”同属概念相联结,被划分概念和划分出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分别与我国传统教学中所谓的知识和技能概念相当。语文陈述性知识是指命题网络或图式表征的、需  相似文献   

6.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存在本身、符号表征、意义指示等来概括,连接这三个核心概念的枢纽是感知,这是解读皮尔士符号思想的关键。这从皮尔士符号思想的来源、形成(对符号的界定、符号分类方法、符号意义诠释)及对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可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7.
连谓句浅说     
现代汉语中的句子是很复杂的,人们根据各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划分出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如:①:我出去看个朋友。②:他取出一本书看.我们发现,这些句子的谓语中有两个动词连用,而且这两个连用的动词都是陈述同一主语的。因此,有人就把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一类句子叫“连动句”。  相似文献   

8.
根据概念的定义 ,概念不应划分为“虚概念”和“实概念”。概念的虚、实划分会带来许多矛盾和不利后果 ,总的说来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9.
笔记是一种符号,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笔记也是在其记录过程中对脱离了语言外壳理解所得到的思维的再次符号化的记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笔记就是一种语言。本文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相关知识,讨论和分析口译笔记的语言特征。包括笔记在形式上所具有概念符号和反映概念符号之间逻辑关系的句法,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变体(个性和共性)特点,口译所实现的译员之间以及译员自身两个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不断发展过程中流动层带指标法和孔喉半径r35法可能存在的弊端,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方法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发现它们都是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出发,以孔喉的大小对流动单元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同一物理性质的不同表达形式。同时,由于它们只反映了储层的一个物理因素,势必导致用这两种方法划分流动单元具有局限性。从流动单元的概念出发,提出只有从连续(通)性、相似性和独立性三个方面对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评价,才能准确有效地对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对自由概念的探讨是政治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以赛亚.伯林在理清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自由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由区分为"免于……的"消极自由和"去做……的"积极自由。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是伯林对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本文基于伯林的著作文本,对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的内涵、划分以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伯林的自由观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2.
王晖 《东方论坛》2014,(3):111-114
"都"作为副词除了表示总括的范围意义外,还可以表示强调的语气。它并不兼表"已经"的语法意义。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都……了"含有的"已经"义不是"都"带来的,而是"了"负载的。"都"的语气意义不宜用"甚至"解释,而是强调说话者主观上认为某种情况超过应有的或一般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概览七十年来域外学者有关《边城》研究的论文、论述,其兴奋的视阈可归纳为牧歌--中国人形象说、悲剧--命运说、象征--原形说三种类型。域外学者认为,一部《边城》是“人情风俗画卷”中的“完璧”,写出了“无垢纯真的中国人”的形象;“爱的神曲终成一曲让人忧伤的挽歌”;一部《边城》充满着复杂的象征意义,《边城》中的“‘死亡与再生’,是作为原型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刑事司法错误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界定还较为模糊,其实,它是一个解释力和涵括力均很强的综合性范畴。司法错误与其他相关概念(包括冤假错案、误判、司法不公、程序失灵等)相比,不仅表述方式较为规范,语义内涵也较为适中。同时,司法错误还包容着程序性司法错误/实体性司法错误、错判无辜的司法错误/错放罪犯的司法错误、事实性司法错误/法律性司法错误、有过错的司法错误/无过错的司法错误等多元范畴。  相似文献   

15.
试论话语联系语的认知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perber & Wilson(1995)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话语意义区分为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这两种意义反映了话语理解过程中对命题信息的表征和计算加工。据此,话语联系语区分为概念连接语和程序连接语,从而探讨它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同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与一个个意义显明的概念相对应的关系中,逐层揭示出“新闻”概念及其在中文语境中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将中文“新闻”概念置于与五个概念(习见,旧见,意见,异见,所见)的对比关系中,辨析随着历史的延革而逐渐建构而成的“新闻”概念的五个内涵,新闻概念的五个内涵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得到了考证。它们如何随着历史之轴逐渐呈现,逐层叠加在第一次出现的“新闻”二字之上,时隐时现,或弱或强,直至形成了现当代中文语境中的“新闻”概念。而不同内涵与时而成的显隐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历史的演变和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迁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民族文化中的歌舞艺术因正好契合旅游者的符号消费需求而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商品。文章以九寨沟藏羌歌舞表演《高原红》为例,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高原红》舞台表演的符号化生产逻辑及其特征,指出为迎合旅游者的"符号化"消费欲望而生产出的民族文化表演,其原生性的符号所指已经完全被消解,经过取舍、改装之后的再生性符号能指则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生产及消费的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18.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再”。“再”表示一个动作过去发生过、将来还要发生但是现在未发生,“没+再”表示一个否定的状态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当前状态相关,所以可以跟句尾“了”共现。另外,“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谓语动词是否能重复决定了这类句子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常被看作是具有丰富意义和宽广、开放的范畴.然而,Blakemore等学者主张区分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并宣称话语标记只是那些具有程序意义的表达.这一观点不仅缩小了话语标记的意义,也限制了话语标记的范畴.Blakemore的程序意义在理论上呼应了Grice的规约隐含,在方法上与意义研究中的极简化方法一致,这导致程序意义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缺陷.事实上,程序意义只是一些话语标记的部分意义,不能用它来排斥和取代其他意义,更不能用它来作为评判话语标记范畴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个别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规模化商业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4年保持迅速和稳定增长。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产业化、是否应该标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看,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可以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即转基因作物可以产业化。因此,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学研究应该由实质伦理转向程序伦理,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行科学与有效决策,并规范管理,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