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新 《职业时空》2012,(1):16-17,20
作为培养新型农民主要途径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拓宽新型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文中从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培养新型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基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政策环境的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从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开始,查找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3.
梁明骅 《职业》2016,(17):38-39
在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中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农业职业学校如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士才 《职业时空》2008,4(8):158-1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机遇。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农民的教育问题,又是农村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在农村中造就相当数量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在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在非农行业的就业。但是,在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予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永良 《职业》2014,(32):94-94
2012年,作者学校以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形式,面向南谯区农村农民、养殖户,开设农村急需的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探索以案例教学法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学校今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龚厚义 《职业》2016,(20):153-153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把公共基础课开展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养,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相关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促进农村信息化为导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方向。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即以“教会上网、教会财务、教会学习”为教学目标的“三会”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大学最近召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话题是"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来自机关、院校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30多人,围绕在中国迅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老龄化程度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农业部农研中心党组书记陈建华: 现在的社会舆论关注的不是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而是如何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能排斥农民.全社会需要认识未来农业怎么发展,中国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究竟还需不需要农民,需要多少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民?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司长苏荣掛: 我们部门的工作与农村有很大联系,我本人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也很有感情.现在目前政府更关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在农村有不少农户是单女户或双女户,女孩从事农业生产比男孩面临更多的困难,要关注纯女户家庭农业生产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服务解决他们面临的生产困难.  相似文献   

10.
虞伟庚 《职业时空》2008,4(9):240-24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对农村教育极为重视的教育家之一,他的许多主张都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极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李玉珍 《职业》2017,(3):60-61
农业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河北省教育厅随后出台了《河北省教育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认真开展培训试点.  相似文献   

12.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型农民的最直接途径。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人才需求趋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村主体劳动力的总量变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农民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培训对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改善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以绿色发展培训的实践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绿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培育新型农民,这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工农差别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黄凌翔  刘辰 《城市》2018,(5):26-34
基于天津市农用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分析,提出完善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路.其中,农用地流转内部动力主要包括农村人口结构、 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农用地流转制度、 农民保障制度、 政府财政补贴制度和市场完善程度.当存在规模经济时,农用地流转自适应机制会强化这一流转过程;当存在规模不经济时,农用地流转的反馈机制会通过不健全的农用地产权制度、 政府干预、 农民参与流转积极性不高和不完善的农用地流转市场来反向影响外部动力进行调整.因此,政府应健全完善农用地产权制度,采取适应的行政手段,培养农民参与流转的意愿,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以实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现代农业靠新型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8.
郭雨晴 《公关世界》2022,(22):18-2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当前农民农村已实现巨大发展,但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乡村存在不良之风、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和乡村组织力不足是阻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五大难题。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抓手,探索农民农村发展路径,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经济体系不突出、垃圾管理不到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农民自身也有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大医疗保障力度的需求。因此,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加强农业发展、加大农村改造力度、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措施,才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要求,进而缓解农村一系列矛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