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坐落着大大小小1000多座县城.它们有的因经济发展而声名鹊起,有的因秀色可餐而闻名于世.然而,也有一些县城,因瞬间发生的悲怆决绝的重大灾难而被世人瞩目.在2008年至2010年,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汶川,玉树,舟曲.在岁末年初,国务院扶贫力、派出三个调研组,分赴三个灾区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3.
8月1日~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四川省专题调研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先后赴广安市、成都市及其所属的都江堰市了解地质灾害情况,察看防治现场,并与基层干部群众、群测群防监测员座谈。徐绍史强调,要充分认识地震灾区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4.
5月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赴川,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后灾区居民住房安置点建设、地震灾区土地复垦及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玉树城镇灾后重建科学规划需要结合本地实际
具体来说,玉树城镇灾后重建的科学规划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
一是结合玉树本地受灾的实际. 相似文献
6.
汉林乡唐坪村距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城区20公里.坐落在黄土高原高山深沟一片台地之上.这里海拔1400-1800米,属典型的半山干旱地区.全村7个村民小组共517户、2184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汶川地震之前,村民收入以农业生产(花椒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主)、外出务工、异地经商(收购转卖理发店头发)等三类构成.2001年,唐坪村被列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村.在政府近年不断加大的各项惠农政策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2007年底该村贫困面已下降到24.8%.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大力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促使灾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各项建设尽快恢复和超越灾前规模水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围士资源部、财政部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相继迅速制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国上资源部关丁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19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家和省灾后恢复重建国土资源支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川国土资发[2008]65号)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灾区恢复重建和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若干优惠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各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实地研究方法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案例(个案)研究(case study)属于实地研究范畴,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广泛的运用.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的名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就是案例研究的先驱之一,并对案例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案例研究法逐渐发展和完善,运用案例研究法的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如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怀特(William F·whyte)的<街角社会>,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都称得上案例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5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GTZ)GmbH)就"中德技术合作--汶川地震灾后经济重建项目"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国别主任Astrid skala-Kuhmann女士及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等省扶贫办代表共20余人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0.
11.
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国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始及基础.通过规划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内容、政策支持和参与重建各方的责任及协调机制等.村是农村灾后重建的基础.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也是农村灾后重建恢复社区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12.
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大规模介入事实上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就已经开始了。那年,许多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的同仁不约而同先后奔赴四川。特大的灾难深深激发了社工界的爱心,同时有力地激发了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本次云南鲁甸地震中依然可以看到之前社工介入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刚刚开始的中国社会工作来说.2008年的四川地震灾区是个难忘的地方,在那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第一次集体亮相。灾害社会工作成了2008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话语。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民政部组织召开的全国“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民政系统、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实践者等100余人围绕“当前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区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展开讨论。现将研讨会上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汶川地震灾区共有4834个受灾贫困村列入了灾后恢复重建范围. 相似文献
16.
17.
灾后重建城镇方面(含乡镇企业)国土资源法规政策 十七、地震灾区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团体等单位,因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毁损,需要原地重建或本省区异地重建需占用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使用国有土地的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与以往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不同,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从一开始就将扶贫开发纳人到与灾区恢复重建的全部过程,无论是开始的应急响应,还是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甚至到规划的全面实施,扶贫开发都融入到了整个灾区恢复重建的体系之中,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灾害防治及其灾后恢复重建历史上的创新,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创举,不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汶川地震后首次公开亮相,中国社工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已历时5年.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我们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在汶川地震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大地又遭地震重创,在这个时刻将我们在灾害社会工作领域5年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期望能对雅安灾后重建的社工介入,尤其是中国灾害社会工作运作机制的形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张昱 《社会观察(上海)》2009,(5):21-23
2008年5月12日,所有中国人将会永远记住这一天,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一切定格:悲痛、泪水和死亡;坚强、信念和希望。在此后的300多个日夜,全国人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投入灾区重建,以此来缅怀和告慰遇难的同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