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现代消费主义范式下的休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休闲作为一种消费活动已经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休闲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排遣,更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静静的存在着。休闲消费与其他体力生产方式相异,因为休闲消费不但是一种对独特文化的愉悦体验,它也从符号学的意义界定甚至构建了个人的认同以与他人发生关系。后现代消费主义范式经典理论是休闲研究的维度,而只有结合实证研究,才能够对休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19世纪末到如今,公共行政学在一个多的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此,有学者称之为范式的转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学还没有从根本上超出管理行政的范式。在我们看来,就公共行政学本身来讲,它的确还没有出现范式的根本转型。然而,同传统的行政观念或思想相比,它已是对传统行政观念或思想的一种根本转型。目前,全球行政改革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表明,公共行政学范式的真正转型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根据詹姆斯·格雷关于科学范式的理论,从工具论的视角可以将教学发展历程中的范式归纳为实验型、理论型与计算型三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政府、学校、师生三个层面为教学范式的转型提供了宏观、中观与微观驱动力,助推教学范式向数据型转型.数据型教学研究范式在教师、学生、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和评价等教学要素方面均体现出新的特点.在对数据型教学范式予以展望的同时,有必要科学审视信息技术驱动教学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方亚琴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156-15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内容的消费主义开始影响我国的消费生活,也逐渐进入我国理论研究的视野。本文简要梳理了西方理论界有关消费主义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消费主义倾向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登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75-82
在中国传统司法的研究中,一个颇为引人关注问题是,不少学者开始对现有的以西方司法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的司法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时,由于各自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相关理论的解释力遭到人们的质疑。本文认为当代传统司法的研究正处于一个范式转型期,随着"超越西方"、"回归本土"等主张的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人们发现以往研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来推进传统司法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也重新考察了"传统司法"这个概念并对其做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宗教社会学范式及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蒂芬.沃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宗教社会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理论范式。新范式是理解美国宗教的框架,旧范式则来源于欧洲的宗教传统。新范式的内容包括理性选择理论、似真性理论和仪式理论。目前,新范式开始运用于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宗教研究,似乎要成为普世性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7.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6):100-104
该文介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课程范式转型的必然性,进而说明语文教学走向解放的深刻内涵与实践途径,强调语文教师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要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张明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6)
构建一门独立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科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种种事实和迹象表明 ,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正发生着范式的转型。中国经济整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 ,必然要求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应以当前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为契机 ,尽快纳入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3):34-38
在唐诗研究领域,“唐诗与西域文化”的研究意识在20世纪已经完全形成,并在微观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宏观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却难预其流;同时唐代文化研究、文化交流史研究、西域研究等领域的成果则在客观上又为“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的全面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因此,“唐诗与西域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宝林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54-57
关于政治合法性,每一门学科都代表着一种解释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范式。伦理学以道德理念为逻辑起点,形成政治对正义等基本价值的信仰,成为衡量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是否具有合法性的终极价值标准;合法性在法学中保留“与法律一致”的涵义,因而法律实证主义将合法归结为合乎法律;社会学家认为,在符合一定价值规范基础上的支持和忠诚或依据于被统治者是否相信或赞同某种统治,来确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合法性的主要意义在于建立和保持一定的、和谐的政治秩序,同时克服合法性危机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让渡论":有关中国消费主义成因的新命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4):1-7
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是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没有超出"资本操纵论"和"社会攀比论"范式。文章论述了这两个范式的内容,指出了它们在解释中国消费主义兴起问题上的某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国家让渡论"。 相似文献
12.
糜海波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78-80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不仅蕴涵着文化精华,而且因历史的局限使之难免存在思想缺陷。只有对这些缺陷予以清醒认识和积极克服,方能以新的时代精神来推进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社会结构各个要素和谐互动的视角辩证分析,当代道德建设应确立一些新的具有现代化内涵的理论范式:正确处理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德治”和“法治”的并存;个体善和社会善是道德建设的两个基本维度;道德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依存性。 相似文献
13.
刘智跃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4):43-51
在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山乡巨变》具有突出的范式意义。在小说叙述话语安排上,拥有权威力量的叙述者赋予小说叙事以明确现实意义的方式,奠定了基本的话语规范;在结构安排上,以运动发生的线性时间过程,讲述农民从分散的小农经济个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主体的必然,剖析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该类题材小说的基本结构模式;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主要矛盾冲突焦点,次要矛盾服从且围绕主要矛盾展开的冲突方式,已成为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傅畅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5)
现代世界是技术的世界,思想家从不同视角对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图景进行了分析."装置范式"技术哲学研究纲领是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景下,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角对现代技术所引发的超现实现象进行思考的理论成果,这一思想与前人和他人相比,对人类思想史有着原创性贡献,即理论创新点.对这一问题的厘清,一方面有助于人类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技术政策的选择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进入了高发期或密集期,从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本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民生的精辟论述,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重新强调权力的本质,人民的根本,科学的发展,社会与世界的和谐,这已引起国人与世界各方的关注.一个富于人性、和谐、科学的新型社会主义的理性体系已初见端倪,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彭有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71-73
中共云南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的"云岭先锋"工程,是结合云南实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它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而促进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1):7-15
在"物的包围"下的消费主义时代,芭芭拉·克鲁格提出"我买故我在",这显然是对笛卡尔哲学本义的现代性颠覆,消费行为已成为推动个人主体独立存在的证明.作为现代性标志之一的品牌专卖店,正是构成都市人实现"购物"这一意义复杂的消费实践的重要场所,上演新一轮时尚的美学演示,隐含着独特的符号内涵与文化政治深意,是都市场景中新一轮消费主义叙事的当代隐喻. 相似文献
18.
李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65-76
从宏观的角度,对历史过程进行概括,揭示其历史规律的史学研究,被称为历史哲学、思辨历史哲学、理论史学、宏大叙事等,在本文中作者以历史理论叙事命名。后现代主义否定历史理论叙事三十年后,历史理论叙事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作为一种史学样式,它的方法论是什么?学术价值何在?本文运用莫兰的科学研究范式理论,从主导概念、关键概念、关键原则进行解释,阐述了历史理论叙事的方法论范畴,并对学术上存在的一些争论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9.
王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9-23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自然实在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人文价值论的.这两种理论范式都倾向于外在旁观者的视角,试图提供的是关于教育世界的永恒看法,而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即我们怎样行动.因此,中国的教育学必须克服旁观者理论视角所形成的理论范式,形成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协调、处理"中国人"与"中国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