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开发区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创建探索阶段;整合提升阶段;规模扩张阶段.福建开发区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加强对开发区的领导;必须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必须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必须牢固树立集约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不懈地优化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开发区过热现象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过热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开发区过热的主要表现:开发区数量和“圈地”规模超常发展;开发区整体质量不高,发展前景堪忧;开发区政策优惠攀比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流失巨大;开发区重复建设不断,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出现开发区过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无序竞争不断升级、调控机制弱化、用地制度不完善与政绩考核制度滞后以及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等。应当开展法律保障机制建设、整合发展机制建设、政策体系建设和管理考核体系建设,以消除开发区过热现象,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桂徐雄 《兰州学刊》2004,(6):118-12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已有十余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各高新区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开始步入“二次创业”阶段。在新阶段如何促进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和产业环境两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席强敏  张颖 《河北学刊》2023,(2):148-155
开发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而且是区域间进行产业疏解与承接和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京津冀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建设、快速扩张、清理整顿和均衡布局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当前,京津冀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服务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空间格局,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相对偏弱;津冀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北京技术输出结构匹配度不高,导致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能力不足;京津冀合作共建园区已初见成效,但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落实。为此,应从强化京津冀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开发区产业链、完善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如何把握新世纪经济特征,加快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市人民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建设和发展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建设规划、优惠政策、开发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利用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我国开发区的引资竞争力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面对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在继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开发区自身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开发区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天,市金融学会召开理论研讨会,专题研讨发挥金融职能,为建设开发区做贡献问题,非常有意义。 开发区现在已经全面启动,随着开发区发展速度的加快、规模的扩大,对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支持的需求也越大。如何为开发区建设做贡献,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我想,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走出孤岛与开发区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创业和发展 ,以超常规的经济增长速度 ,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令国人骄傲的成就。但近一两年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尤其是作为一个特殊区域 ,开发区经济取得了阶段性发展后 ,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中国开发区如何持续发展问题。这对于几乎已经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 ,习惯于经济惯性发展的开发区来说 ,的确是一个大课题。开发区向何处去 ,它将面临怎样的历史转折 ?置身于开发区奋斗事业中的人都会有这种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但要找准回答问题的切入点并不容易。我认为 ,开发区未来的命运要看…  相似文献   

9.
中国开发区发展呈现四个阶段性特征,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集聚阶段、竞争优势集聚阶段、创新优势集聚阶段和财富优势集聚阶段;四个发展阶段对应的目标分别是发展成本最小化、市场占有扩大化、规模报酬最大化和科学发展内生化。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开发区绝大部分处于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集聚阶段,少数处于创新优势集聚阶段或向财富优势集聚的转化阶段。未来进一步发展应侧重加快宏观协调发展,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完善自主创新及公共政策环境,加快促进开发区向创新优势和财富优势阶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评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成就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国际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与对策。(1)正确认识我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深层涵义;(2)因地制宜的建设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需要的综合支撑结构;(3)选择多元化的发展模式;(4)建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5)实施特殊的优惠政策;(6)广辟资金渠道。  相似文献   

11.
王钦 《贵州社会科学》2021,(10):127-134
贵州省开发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同全国总体水平相比,在发展规模和质量上还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贵州省将步入与全国一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新阶段,亟需对贵州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做等这些基本问题做出回答.文章构建了"使命—机理—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在对贵州省开发区发展现状作出判断的基础上,从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保障、发展底线和发展体现五个维度对贵州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阐释.按照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要求,贵州省开发区在实现从聚集向聚核聚链跃迁过程中,需要遵循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三螺旋上升机理和四聚演进过程,明确"项目—人才—平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模式,政府和市场在其中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总的来看,成功的开发区模式都会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并拓展开发区功能.中国开发区往往还会承担一些社会职能.国内外开发区的经验对目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有着有益的启示,试验区应结合发展阶段、着眼示范带动和解决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发区建设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统一,说其是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一大创举的有,将其列为阻碍改革开放、干扰经济发展的一大乱源的也有,两种观点、两种评价尖锐对立,莫衷一是.这也是十多年来开发区建设时冷时热、波浪式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即将召开,我国的改革开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的建设,而要抓好这项工作一个首要的就是统一人们对其的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开发区建设的优化构思侯景新,李明肖一、我国开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1、布局问题开发区的布局严重失衡,即其主要偏集于东部沿海,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中心过快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使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吕薇 《西部观察》2002,(5):44-47
目前,国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入区企业提供服务,主要适用于人口较少的相对独立的中小型新开发区.大部分开发区在建设初期采取这种管理体制.但这是一种过渡形式,当开发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功能健全以后,这种管理模式就不适应了.  相似文献   

16.
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带动空间经济的重要载体,且我国的开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省内开发区企业的入驻动机,指出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开发区的最初聚集只是为了获得“政策租”,而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载体.并从简单“扎堆”、知识与技术嵌入在本地和产业集群三阶段推导出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演进过程,从而对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范欣  宋晓雨  金山 《学术研究》2023,(7):102-109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但从开发区建设视角加以阐释的研究相对不够。本文利用手工整理的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数据,构建了一个动态权重递减模型来测度开发区建设水平,并探讨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区建设指数在不平衡中增长,且国内开发区“泛化”“叠化”现象已开始凸显;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大多数城市已经走过了拐点;地方政府在建设开发区过程中存在“为资源而竞争”的行为;升级后开发区的持续建设会降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做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区建设,并注重开发区质量建设,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研究林汉川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开发区在我国又是一个新事物,就总体而言,它尚处于初创和探索阶段,加之前一段又出现了各地大办开发区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文化强省:内涵、逻辑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十二五时期,文化强省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全国各省区发展规划中凸显的重大战略之一。建设文化强省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富含理论考察与学理研究的意义。这里至少有如下学术命题需要研究:文化强省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文化强省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何?如何评估文化强省?基于我国人均GDP达到3500—4000美元即由欠发达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变背景下需求结构升级的阶段性特征,就当下和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省区层次建设文化强省的概念的内涵、内容的逻辑关系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给出自己的观点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林汉川本世纪来,伴随着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浪潮,建设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技区”),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然而,发达国家的高技区已有几十年历史,我国的高技区尚处在初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