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中国广告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影响了广告产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结构失衡表现为专业广告公司与媒体、企业的失衡;本土广告公司与跨国广告公司的失衡;广告公司客户代理与媒介代理的失衡;广告公司营销传播代理业务的失衡;区域广告产业发展的失衡等.形成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沿袭欧美国家的独立产业发展模式,本土广告公司缺乏资本运作经验及动力,广告代理公司的同质化竞争以及非专业化基础上的整合营销传播转型.解决中国广告市场的结构失衡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借鉴日、韩经验,依托媒体、企业集团资源提升产业规模;二是发展专门化的营销传播代理公司,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三是鼓励资本并购与重组,组建大型广告与营销传播集团;四是发挥广告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区域广告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2.
在问题广告频出的态势下,大众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声誉和公信力显然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除了广告表现上缺乏创意、制作粗糙,低俗无聊,广告运作上违规现象也是从内容到形式五花八门,无所不包。随着媒体竞争的进一步展开,媒体品牌及其市场声誉将成为媒体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媒体自律意识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3.
报纸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一,在广告传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的报纸媒体纷纷加强了自身品牌建设以拉升自己的广告收入。介绍了双边市场的定义、分类以及报纸行业竞争现状,探讨了双边市场定价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报纸业竞争方式和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激烈的教育竞争强化了教育广告的功用.教育市场具有地域性.广告媒体具有其空间特点.教育广告媒体必须做到媒体的空间性和教育市场地域性的统一.不同层次的教育市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不同层次教育广告其优选媒体是不同的.在确定教育广告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教育服务和广告受众的特点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入世后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广告业作为服务项目的一种被归入国际服务贸易的领域加以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广告业的主体--广告公司、广告媒体、广告主、广告监督管理机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面对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广告市场环境将更加开放自由;媒体将发生较大变化,广告公司、企业选择媒体的自由度加大;增加了广告业内的竞争,提升了广告业的整体专业水平.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通过兼并联合,构建本土广告集团;加速媒体集团化,鼓励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做大做强媒体集团;充分发挥广告行业组织的作用;依法监管;大力发展广告教育,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广告人才等来促进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消费升级的中国广告市场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消费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动力。被称作"经济晴雨表"的广告业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反映了中国消费周期的变化和历次消费升级的热点。消费升级经济背景下,中国广告市场呈现新型消费广告市场潜力巨大,农村广告市场暗流涌动,广告活动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新能源产业广告市场有待挖掘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广告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广告产业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差距形成的广告区域性梯次化,居民收入偏低制约广告市场扩容以及企业广告观念不够成熟等。  相似文献   

7.
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理论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鸿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目前存在受众率低、广告收入低、人力资源结构与层次失衡等问题。从竞争范围分析,基层电视媒体竞争主要是局部的竞争;从竞争市场分析,基层电视媒体几乎无市场可言;从竞争产品分析,基层电视媒体主要是模仿;从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看,有特色的基层电视媒体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认为"一般基层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必须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特色基层电视媒体"要通过强化品牌定位、市场定位、受众定位,加强品牌与受众的关系,并强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文章中,我们提出对商业广告传媒(意即我国传媒整体中走市场化的部分)进行反垄断规制的观点,除了认为媒体的垄断会对社会民主的惭进产生不良影响外,更是跳出以往学者认为国内集团化垄断可以抵御国际竞争的思维。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集团化垄断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非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物。带来的后果会使媒介行业坐享市场供不应求的良机,且以广告等的高价为特征,从而缺失媒介发展的动力——有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让它们去面对国外大型媒介集团的竞争,其实质仍然属于不同类型对手之间的竞争,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因此。为避免国外传媒巨头在进入国内媒体市场后形成寡头垄断,笔者认为利用反垄断法手段,在促进国内媒体的有效竞争的同时,并限制国外媒介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才是保扩本国媒介产业的最佳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网融合的现实背景,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媒体跨媒介竞争博弈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媒体平台进行跨媒介扩张,可以增加自身消费者数量、广告投放数量以及广告费用;媒体平台跨媒介扩张存在一个投资临界,只有当投资成本小于这一临界时,跨媒介扩张才会增加媒体平台的利润;随着广告厌恶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增加,两家媒体平台最终的均衡广告收费和利润都会提升,进行跨媒介扩张的媒体平台广告量和消费者数量会减少,而没有进行跨媒介扩张的媒体平台广告量和消费者数量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组织合理化的价值取向是有效竞争,即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兼容。产业组织合理化包括市场结构合理化和演进路径合理化。市场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核心,演进路径合理化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内涵、标准,分析了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的产业组织情况,提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