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医疗救助制度本身出发,分析了金融危机带给农村弱势群体医疗的新困境,并发现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存在资金筹集、病种类型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从全面构建农村潜在疾病的预防机制、完善医疗救助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合理规划医疗救助制度的配套保障措施等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的政策嬗变。21世纪以来,针对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国务院先后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一系列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但其在运行中仍存在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覆盖面不足、救助配套政策缺乏、救助资源整合不到位、救助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和扩大农村社会救助范围,应从规范与整合救助项目、优化制度设计、增加资金来源、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江苏省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和救助现状,提出提高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与贫困人口相对应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管理监督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确保农村“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种制度割裂运行衔接不充分,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给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利用卫生资源带来不便。实践表明,要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健全我国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既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增进社会融合的应然之举,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但是,当前我国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出现理念滞后、城乡及地区差距明显、医疗救助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要重新确立医疗救助理念,加强医疗救助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提高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发挥社会团体在医疗救助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工医疗救助制度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从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整体来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为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特点的医疗救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救助是解决贫困代际转移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建立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从我国教育救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人手,提出应通过建立教育救助资金来源的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教育救助运行机制和合理确定教育救助对象及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救助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实施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立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势在必行.根据我国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现状,实施医疗救助制度,对保障公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公平、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保险及医疗救助应急措施的梳理,发现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在风险,分析疫情风险特征,及其对医疗保险提出的制度常态化、保障公平性、待遇公共品性、正外部性等特殊要求,亟待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及医疗救助机制。研究从资金筹措机制、对象确认机制、费用支付机制、服务提供机制、费用结算机制、补充保障机制及保障协同机制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为健全完善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对策建议,为提高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义是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正义观被普遍理解为权利平等。制度正义包括制度本身正义和制度运行正义。医疗救助制度作为保障平等享有基本人权的再分配制度,其正义性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理论依据。然而医疗救助制度正义性在设计与运行中存在诸多阻隔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公平与效率,才能提高医疗救助制度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医疗救助自2003年开展以来,对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但是实施和管理效率如何取决于制度自身及配套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水平.通过对比民政部门人员和农村居民发现二者在农村医疗救助及其配套项目的选择存在差异性,同时资金来源的不同模式也会对决策方式、项目的形式等方面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民政部门人员和医疗救助对象对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高于一般村民,医疗救助的不同资金来源模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专业方法与新型职业,社会工作为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手段。研究表明,理念上的共同性,定位上的互补性,宏观制度上的可行性,安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现实困境,都赋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可行挂。鉴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较低的现实,救助对象、救助者及制度安排是社会工作介入安徽农村医疗救助初期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分析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认为我国农村减贫速度依然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贫困人群的发展需求。其次,通过对资产建设理论的研究,将这一社会政策新理念与中国农村社会救助联系起来,提出了两种典型的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方式:小额信贷和个人发展账户。最后得出结论:将资产建设理论应用于农村社会救助能够产生重要的意义并推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缓解贫困患者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我国医疗救助体系的意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第一道安全网,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诸如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救助水平低、救助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在救助项目、救助方式、资金筹集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加以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分类救助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分类救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灾害救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灾害救助在当前巨灾频发、救助管理体系落后、灾深灾重的的背景下日益显示出其弊端,表现为救灾主体单一,救助法律缺失,救助标准不合理,救助资金严重不足,救助机制不健全等,不能适应防灾与减灾的需要,需要以创新的思路,通过明确救助主体、提高救助标准、科学界定救助对象、建立救灾资金多元投入体制、完善救助机制、优化救助管理、建全灾害风险社会共担机制和建立灾害救助制度的评估和监控体系等途径,才能提高防灾和救灾的效果,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生活与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它对赈灾救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这一制度也暴露出:救助理念落后、救助的法制化水平不高、救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有必要更新救助理念,推进法制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并跟进相关配套措施,以是完善我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缓解贫困群众就医难,实现病有所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救助制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政策导向偏差、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面、资金筹集机制单一、起付线和救助上限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医疗救助制度应该从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拓宽筹资渠道,实现医疗救助管理独立化和加快医疗救助法制建设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从医疗救助的本质看医疗救助政策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救助作为一种支持和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对弱势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医疗救助的本质进行分析,找出政策与目标偏差,以及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议,以确保医疗保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