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置身阿拉伯国家,那悠扬高吭的诵读《古兰经》的声音常常不绝于耳。清晨,人们闻高音喇叭传来的呼唤教民做晨祷的宣礼声而起。在斋月里,五次礼拜的时候都要诵读几段《古兰经》,并伴着诵经声就餐、入眠和起床。斋月期间的电视新闻也穿插播放三次阿訇读《古兰经》的节目:新闻节目的首尾各一次,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一次,每次几分钟。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29日,伊斯兰教穆斯林开始过封斋节,这是他们的第1407个斋月.以前,我在国内常听说阿拉伯人过斋月之事,然而并不理解这个节日对他们有何特殊意义,而今,适逢我在阿尔及尔工作,有幸目睹了当地人民欢度斋月的动人情景,感受良多,故不揣浅陋,整理成文. 封斋节开始这一天,阿尔及利亚国家报《圣战者》以彩色头版宣布斋月开始,要求全国人民“在这神圣的月份中,更加仁慈,严守戒规,尽力履行自己的日常义务”.报上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谷歌就像是少林功夫,动中求静;苹果就像是少林禅,静中生有。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人认为,阿拉伯人是不擅长体育运动的,因为阿拉伯人很少参加各种体育比赛,也很少取得好成绩。其实,这是偏见和无知。阿拉伯人从事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体格和精神上也不逊于西方人。只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统治,才使阿拉伯人在某些体育项目方面落后于欧美。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崇高武勇的民族。先知穆罕默德这样说过:“你们应当教你们的孩子游泳、射箭和骑马。”在阿拉伯诗歌或传说中都有一些力量过人、勇猛无畏、技艺超群  相似文献   

5.
回历九月俗称拉马丹,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斋月,该月的开始以望见新月为准,为期一个月。每天一破晓即禁忌饮食,傍晚日落后才能用餐。各国穆斯林都有一些自己传统的斋月食品,现简介如下: 埃及: 卡玛鲁丁这是杏干加糖煮烂磨成的糖浆,通常在黄昏开始进食时饮用。胡夏夫回历九月俗称拉马丹,是全世界穆斯林的斋月,该月的开始以望见新月为准,为期一个月。每天一破晓即禁忌饮食,傍晚日落后才能用餐。各国穆斯林都有一些自己传统的斋月食品,现简介如下: 埃及: 卡玛鲁丁这是杏干加糖煮烂磨成的糖浆,通常在黄昏开始进食时饮用。胡夏夫用椰枣子、无花果、梅子、葡萄和杏等的干儿杂拌在一起煮开,再撒上一层碎核桃仁,冰镇了吃。库纳发把一种细如丝的面条在奶油中稍煎一下即拿出来,然后在牛油锅里拌以碎核桃仁和葡萄干,再放在炉灶上烘或煎,最后浇上一层玫瑰汁糖浆,就成了美味的甜食。卡蒂法用精细的面粉发酵,摊成比春卷皮略厚的薄片,包上碎核桃仁和葡萄干,捏成饺子形状,在油中煎一下,取出后浇上糖浆吃。摩洛哥: 人们最爱喝的饮料是哈里拉,这是一种热饮,类似沙列布,是从兰科植物的球根提炼出来的淀粉做成的饮料。当地最爱吃的食物是古斯古斯。这是一种用鸡肉或牛奶或洋葱煎的麦片粥(或麦粉粥)。还有一种热甜食,叫做白尔优。苏丹: 苏丹人在斋月里爱吃的食品是穆拉赫和基斯拉,及一种锦葵类植物卡尔卡迪亚俗称苏丹红,可泡茶喝)做的汤,喝一种名叫拉卢卜的植物泡的水。突尼斯: 当地在斋月期间的特殊食物是马斯福夫。人们爱喝各种汤,特别是鱼汤。叙利亚、黎巴嫩: 人们在斋月里最爱吃麦纳西夫,那是用大米加牛奶、肉、松树叶、葡萄干、桃杏仁做成的食品。另外有一种马克杜斯,即用腌过的紫皮茄子塞上馅。这一带人也经常吃卡玛鲁丁、卡蒂法和库纳发。印尼人的穆斯林爱吃纳西—塔姆—塔姆。它用大米、菠萝、胡椒做成,有时用香蕉代替菠萝。他们还爱喝葡萄干和椰枣加糖泡的水。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爱吃带咖喱的食物,好喝菠萝汁,各种水果泡的水和加水的芒果汁。他们还做各种开胃的东西,主要是把各种新鲜的水果用芥末、盐、醋及其他作料腌起来,斋月前就动手做,放到斋月里吃。在阿富汗,穆斯林们在斋月里主要吃各种水果,配上核桃、桃杏仁、葡萄干、榛子和阿月晖子。人们用各种胡夏夫,代替卡玛鲁丁,喝用葡萄干、无花果和杏浸泡的饮料,有时加进椰枣。菲律宾的穆斯林爱喝的两种饮料是桑都勒和西扬坦,颇类似卡玛鲁丁。人们在斋月的食物叫卡尤尼,即是加了各种调料、芥末和咖喱的米饭。当地还有一种热甜食叫阿拉密。  相似文献   

6.
关于阿拉伯书法,在阿拉伯世界曾流传着这样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1780年,伊朗大不里士城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在紧张的挖掘工作中,人们发现一个人还端坐在一幢楼房的地下室里伏案疾书阿拉伯字。救难人员问他:“这座城市几乎全部被毁,死伤了很多人,大家连逃命都来不及,你  相似文献   

7.
在阿拉伯国家,许多人都喜欢念珠.一些成年男子喜欢在公共场合手拿念珠,不断地摆弄;他们坐着听人讲话时,就默默地拨动珠子;自己要发言时,则将串珠挂在拇指与食指上;讲到激动时要做手势,便把念珠缠在手掌上;发火时,则把念珠甩在桌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规矩地使用念珠,有人为了赶时髦,只是在外出时用它作为饰物提在手里.有的人家大厅里挂着念珠作为装饰品.  相似文献   

8.
七、诵读塔哈章“塔哈”是《古兰经》的一章内容,通常在晡时和给“埋耶替”作浴礼时诵念,特别是在浴礼过程中,必须诵读此章,按教法规定,此外不许念《古兰经》的任何章节.诵读者必须是法学家、学者,或虔诚的人,诵读时宜坐于高处.这在圣训里有多处可以作证.穆圣说:“谁想在洗‘埋耶替'时诵读‘塔哈'章,诵读的人应该是法学家、学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名称的演变通常是历史学家们喜欢探讨的课题,因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变迁。在中世纪,阿拉伯国家分为马什里克国家(该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东方”)和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国家。前者是指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后者则指位于北非和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的阿拉伯国家。摩洛哥位于马格里布的最西端,因此摩洛哥最早的国名称为“最远的马格里布”。但欧洲人叫起来很困难,因而将“马格里布”简化为“摩洛哥”。摆脱了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后,摩洛哥人用“马格里布”作为国名。欧洲人仍读作“摩洛哥”。  相似文献   

10.
一说起阿拉伯世界,人们总是想到伊斯兰教,想到在清真寺里祈祷的穆斯林,想到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其实,在阿拉伯世界里还有着人数可观的基督教徒,他们同样也是阿拉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剑桥中东百科全书》的统计,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大约有1,100万基督教徒,占阿拉伯世界总人口7%,这一数字几乎等于沙特阿拉伯全国的人口。  相似文献   

11.
座落在大马士革西北部的卡辛山,曾给阿拉伯人带来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有趣的民间故事,其中流传最广、最使人感兴趣的是有关“血洞”的传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同几位阿拉伯朋友相约,一起攀登卡辛山,探索“血洞”的秘密。从山麓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12.
斋月塔兹     
伊历1412年9月1日(公元1992年3月5日)傍晚6时20分,也门古都塔兹萨彼里山顶先是升起一团虹火,接着浓烟滚滚,几秒钟后轰一声巨响,声震长空。这是今年斋月的第一次鸣炮。它意味着一年一度的斋月开始了。炮声过后,大街小巷内顿时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这是孩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阿拉伯民族大起义是阿拉伯民族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揭开了建立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序幕,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阿拉伯民族大起义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密切相联。在伊斯兰教兴起时期,阿拉伯人曾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但随着阿拉伯帝国的瓦解和崩溃,从16世纪起,阿拉伯人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臣民。到19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14.
一、泛阿拉伯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一个广阔的概念,就是说,凡是讲闪含语系闪语族阿拉伯语的人,就是阿拉伯人,就是一个民族。这个运动开始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运动,带头人多半是叙利亚地区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一批信奉基督教的黎  相似文献   

15.
泛阿拉伯主义萌芽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本文简要论述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伊拉克和泛阿拉伯主义的关系;伊拉克复兴党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最后分析了伊拉克在历史上长期成为泛阿拉伯主义民族中心和泛阿拉伯主义在伊拉克恒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一个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国的工农业全部集中在仅占总面积4%左右的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这里的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745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而且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摇篮。远古时代的阿拉伯半岛并不象现在这样土地贫瘠,沙漠无垠,而是雨量充足,沃野千里,草木青葱。因此,历史学家把远古时代的阿拉伯半岛誉为“人间乐园”。今天的巴林岛,在古代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神话里被称作“神道乐土”。  相似文献   

18.
公元1198年,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逝世后,中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阿拉伯哲学和其他学术活动,进入低潮阶段。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灭亡。1492年,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据守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格拉纳达,被西班牙人攻陷,阿拉伯人最终被驱逐出西班牙。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覆灭和阿拉伯穆斯林势力在欧洲的衰退,多民族的、统一的阿拉伯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1258~1798年,阿拉伯历史上称为“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9.
斋月里的伊斯兰研讨会据《金字塔报》1988年4月23~25日讯,埃及思想家、宗教学者在斋月里召开了“伊斯兰与发展”、“伊斯兰宣传”研讨会. 参加《伊斯兰与发展》研讨会的学者们就伊斯兰世界普遍存在的落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伊斯兰银行国际联盟秘书长艾·奈迦尔指出,伊斯兰落后表现在穆斯林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信仰的削弱,榜样力量的丧失以及目标不明确.目前穆斯林对宗教的理解趋于形式化、表面化,只谈论穆圣的生平事迹,而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民族是诗的民族,诗歌在古代阿拉伯人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伊斯兰以前的贾希利亚时期。阿拉伯人历史上的贾希利亚时期,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它可以从伊斯兰教产生之日,一直上溯至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出现的远古时代。但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贾希利亚时期则不然,它只有150年左右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