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仅强调真理内容上的客观性,而忽视或回避提及真理的主观性,文章从认识的前提、认识的展开、认识的结果三个方面探讨真理的主观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认识与实践中把握真理、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是现代历史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有离开历史本体来探讨历史认识的倾向,对历史知识、历史认识的本质虽然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有否定其客观性、重返唯心史观之嫌。笔者认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在新的历史奈件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所必须认真研究的新的课题。历史认识仍然应当坚持唯物史观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作用来把握历史知识、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知识、历史认识既有其主观性的一面.也有其客观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是现代历史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有离开历史本体来探讨历史认识的倾向,对历史知识、历史认识的本质虽然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有否定其客观性、重返唯心史现之嫌.笔者认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所必须认真研究的新的课题.历史认识仍然应当坚持唯物史观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作用来把握历史知识、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知识、历史认识既有其主观性的一面.也有其客观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集体越轨──中国隐性社会问题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问题具有其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在于其实质社会失调是客观事实,即某种不和谐、不平衡、不稳定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主观性在于社会失调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应,即人们对社会失调的主观感受、认识、评价、研究及予以解决的期望。依社会问题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表现或现实状态.社会问题有两种类型:显性社会问题与隐性社会问题。所谓隐性社会问题,其特征在于:客观上是社会失调现象或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现象的本质不清晰、不显现;主观上是社会反应现象或人们的认识、研究不充分、不显现。目前,我国存在的集体越轨行…  相似文献   

5.
“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告诉我们,判断任何一种言行是否有价值,最根本的是要看其实践结果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任何人的认识和实践水平都要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而且主观与客观因素往往是互相作用的,现象与本质又常常难以分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价值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任何一项实践活动有无社会价值或社会价值大小,依赖于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的主观判断或认识水平和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活动的价值总是首先潜在于主观认识之中的。因此,在对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把握上就有一个主观性问题。但是,这些带有主观性特征的因素,最终必须在与他人的客观关系中才能获得认同。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又是客观的,普遍的。科学的社会价值评判既不排斥主观性,也不排斥客观性,而是把主观  相似文献   

6.
关于真理本质的实践唯物主义批判和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合论、融合论、实用论、意志论、语义论等多种真理论 ,对真理问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从本质看都是不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达到统一的一种认识结果 ,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认识。真理的客观性不是指康德所说的认识之必然普遍的有效性 ,也不是指波普意义上的认识的“非私人性” ,而是指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性、一致性 ,标志着主体获得了关于客体的某种确定的信息。真理的主观性指的是形式的主观性 ,也就是说真理是具有客观性的观念形态。真理不但是一个认知概念 ,而且也是一个意义指称概念 ,是实践 -认识整体性范畴。真理是人类合理性地表达对象世界的基本方式 ,是主体对客体之存在和本质的客观性意义的承诺 ,表征着人的一种本质力量 ,是实践活动的客体性要素和人的生存的一个基本原则 ,决定着人的生存状况及生存的时空界限  相似文献   

7.
意的流变与转生——翻译的本体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义一直是人们讨论翻译时无法绕开的核心问题,而对于"何为意"的问题,各家各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带来了对翻译活动的不同认识.本文作者把翻译中的意义看成一个主观性与客观性相互生发、相互融合的过程,认为这一意义的"生生不已"的流动与转生过程便是翻译的存在方式,从而把"意"提升到翻译本体论的高度.这一观点将有利于我们纠正过去翻译研究中要么过于关注意义的客观性、要么过分强调意义的主观性的偏颇倾向.  相似文献   

8.
万斌  王学川 《学术论坛》2007,30(11):1-5
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并不等于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混淆二者将会导致历史认识领域中的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或者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失误.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不同于本体论范畴的客观性,后者是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前者则是以本体论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或者说历史认识与客观历史的能动符合.由于历史认识的主体性的不可避免的介入,使得我们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时不得不考虑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对之的影响.一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及其作用是产生客观历史认识的必要务件.因而追求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并不需要排斥主体性及其作用;二是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并不影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三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去准确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的模式,是主体认识对象世界的工具,是思想得以实现和完成的手段、样式。思维方式不仅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客观性的一面,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思维方式这一根本特性使它成了联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它,主体方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认识和改造客体。  相似文献   

10.
依法制约权力是邓小平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认识权力制约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现实紧迫性与客观必要性又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它对构建依法制的权力的运作模式,防治权力滥用、反对腐败现象,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先导作用。如果对此认识不足或认识不清,那么,任何权力制约原则的确立、制约机制的选择或制约模式的构建,都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为此,本文结合邓小平权力制约的有关思想,专门作一论述。一、权力制约是国家权力本质属性的科学反映马克思主义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人手来说…  相似文献   

11.
善恶评价标准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善恶评价标准包含了主体性的因素,更是呈现出了变动性和复杂性,并表现出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与对立。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是与善恶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具体性相联系的。善恶标准的一元与多元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我们找不到通达各主体之间的公共桥梁,那么,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的。这就需要尝试引入一个新概念——"精神青春期"。要理解各主体之间审美判断中的"共通感"问题,非"精神青春期"概念莫属;"精神青春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论真理的主观性及其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就真理的主观性,及与此有关的“主观真理”、真理的阶级性等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讨论。 1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在论述真理问题时,从来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随便打开一本哲学教科书来看,在真理那一章节,不是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就是写“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好象一讲真理的主观性,就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关系具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国家权力可以主动创建作为社会关系表现形式的社会制度的必然性,社会制度则以动态方式体现生产力的客观性质。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外处境又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对于社会制度建构的这一主动性凸现出来。而中国的国家推进型制度变革能否走向彻底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改革进程中制度建构的良性社会基础的孕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主体性与主观性、客体性与客观性的一般意义 汉语中的“主体性”、“主观性”、“客体性”、“客观性”作为哲学语汇都源出相应的西方文字。这几个词最初出自哪一种西方文字我们尚不得而知;不过英语中的“subjectivity”和德语中的“subjcktivitat”都被译作“主观性”,而英语中的“objectivity”和德语中的“Objcktivitat”都被译作“客观性”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性质的探讨仅仅停留于其客观基础问题,这是不够全面和深刻的.本文试图说明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作为抽象思维的基本规律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之奇妙结合。  相似文献   

17.
马玉君 《人文杂志》2007,3(5):44-47
本文分析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真理对应观所存在的问题,述介了莱科夫和约翰逊在其合著的《身体中的哲学》中所论述的体验哲学真理观,说明真理的相对性在于它的层级性、体验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西方哲学史学科中,人们对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与两种性质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学说,长期争论不休。现在看来,这个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哲学史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即认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宪政基本价值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宪政价值的特点有三:第一,是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第二,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第三,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宪政价值的社会性、客观性和绝对性,意味着宪政具有全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最起码的价值,可称之为宪政的基本价值。它至少应包括:人权的切实保障,权力的合理配置,秩序的严格维护,利益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肯定了社会发展代价的客观性,并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同时,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应对社会发展代价的根本途径、政治保障、宏观战略,创新了降低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践方法、手段、理念及检验标准等,这一系列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是其实践理性思维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