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泉先生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四日人民日报上“关于中国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题的討论”一文中,对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題的討論,作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結,并指出了各家共同的論点:“中國是經过了奴隸制时代的。”但就是这一点,据我所知,尚有很多学者对它不完全同意,或取保留态度。按中國歷史上有过奴隸制时代之說,首先提出來的似是郭沬若先生。他的主要論据之一是:“我們今天既承認了馬克思学說是真理,社会發展可以划分五个时期,在我們中國就不能要求例外。”他說:“在國家初成立的时候是純粹的一种奴隸制。”他在批評周代为封建社会說时說:“周代的社会歷來以为是封建制度,然与社会進展的程序不  相似文献   

2.
杜诗讲稿     
一 秦州詩風格 杜甫在秦洲寫的詩,集中在五言律,給人以一种新的風格之感。这种風格,应該是关塞詩所特有的。杜甫后來到夔州后曾有著名的詩句道:“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赋动江关。”杜甫的秦州律詩确乎就是杜甫生平最蕭瑟的詩,应該是受了庾信的影响。杜甫一生最后的一首詩又會說他“哀伤同庾信”;(“風疾伏枕书怀”)  相似文献   

3.
“抓早”     
“早”是什么意思?用古話說,叫做“先其时也”,用我們时代的語言来講,就是“走在时間前面”。夺得了“早”字,就意味着在工作中取得了主动权。正象人民公社的社員們說的:“早字貴如金”。“早”是要靠人們发揮主观能动作用来爭取的,这就叫“抓早”。毛澤东同志教导我們,革命和建設事业的发展是不停頓的,而又是有阶段的,因此,我們在做一切工作的时  相似文献   

4.
《論語·阳貨》篇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詩? 詩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識于鳥兽草木之名’。”孔子只用了四个字,就点明了詩歌(也就是文艺)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之說,构成孔子文艺思想的核心。孔子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論的开山祖师。在此之前,对詩歌的性貭与功用,只有一些极初步的认識,如“詩言志”和“刺”、“究”、“告”、“訊”、“(谂)”、“諫”、“頌”等“美刺”观念的萌芽;沒有专門的研究,也沒有研究的专門家。孔子的文艺思想,特別是他的“兴、观、群、怨”之說,可与欧洲文艺理論的創建者柏拉图和亚里  相似文献   

5.
一我們學習了國家總路線之後,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着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完結,而我們现時生活在其中的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則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痆註一]在這裏,可能有人發生問題:爲什麼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就標誌着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完結?如果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完結,那麼爲什麽又仍繼續稱目前中國的社會是新民主主義的社會? 關於這個疑問,我們可以從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中找到解答,  相似文献   

6.
三十多年來,我注意搜集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旁及一般史料,1953年秋又从事中國近代教育史料的整理,始知已前为中華書局圖書館搜集的东西不够多,关于帝國主义侵略中國各方面的資料尤少。1955年初到基督教协進会圖書館,1956秋又到徐家匯天主堂藏書楼搜閱选錄資料,發現許多为外間所未見或少見的有关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資料。它們記載了百余年來“列强”侵略中國和它們之間互相矛盾的史实。研究和运用它們,可以發現“列强”勾結封建統治使中國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一些陰謀手法及它們之間勾心斗角的一些事实,不独对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有帮助,就是对今日全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也有現实意义。“学術月刊”編者願給我“一席地”作簡要介紹,我很感  相似文献   

7.
《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的“引言”中,毛主席在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場問題、态度問題、工作对象問題和第一位的工作問題之后,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学习問題。毛主席說:“我的意思是說学习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在談到学习社会的时候,毛主席又說:“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說,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級,研究它們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們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內容和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的风格是否有阶級性?力揚同志在“詩国土的百花齐放”一文中,对这个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 “我們不能把艺术上的形式和风格问题同阶級立場問題等同起来,认为某一个阶級的作者必須而且只能采用某一种艺术的形式和风格,而另一个阶級的作者必須而且只能采用另外一种。……艺术上的每种形式和风格,不仅被社会各个阶級所利用,同时它們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还会跨越若干种社会形态而存在。…………这些情况和事例,都說明艺术上的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能說它們有什么阶級性的。当我們在討論着艺术上的形式和风格的問題时,是不应該輕率地牵涉到阶級立場問题上去的,……”以上的引文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那就是說,艺术上的形式和风格都是沒有阶級性  相似文献   

9.
作者来信     
編輯同志: 承蒙你們在第五期上刊登了拙作《談性格类型——典型共性中的初級本質》。但有一段文字需加以說明或更正。文章一开头有两个问句:“究竟有沒有超越于阶級性之上的‘共性’?这种‘共性’或‘普遍性’与阶級性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原稿在这二个问句之间还有一句:“如果說有这种現象,那么該作何解释?”而且指出这”正是当时(六○年)与人性論  相似文献   

10.
談到历史科学研究的方法論問題,我想需要从什么是科学說起。毛泽东同志在《整頓党的作风》中談到什么是知識时說:“自从有阶級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識只有两門,一門叫做生产斗争知識,一門叫做阶級斗争知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門知  相似文献   

11.
折衷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是一种唯心主义。折衷主义者主观任意地把事物或现象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平列起来,等量齐观。他們在說明事物或现象时,总是企图把它們所有的个别特征和个別因素罗列起来,“东抽一点,西抽一点”;“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們的这种做法表面上好  相似文献   

12.
“非攻”的学说是墨子首倡的。墨子生于春秋战國之际,当时正是奴隸制的生產关系快要崩潰,过渡到封建制的时期。大国兼并小國和各国间的彼此攻战都非常頻繁和激烈。墨子为了反对这种侵略和兼并,因此提出了“非攻”的主張。墨子“非攻”的理由主要是認为“攻伐”是“不义”的。他說:“殺一人謂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非攻上)又說:“今至大为攻國,则弗知非,从而譽之謂之义,此可謂知义与不义之別乎。”(同上)为什么“攻伐”是非  相似文献   

13.
博与專     
博和專是做学問的兩方面。博,是指認識的廣度;專,是指認識的深度。博和專是相对的。天底下浚有“万能的学者”,也很少那种只懂一門旁無所知的專家。孔子可以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却不一定是地理学家、美学家、医学家……;郭沫若先生可以是史学家、文学家、詩人……,却不一定是数学家。文学史家,即对文学史一門而言,也可謂博了吧!其实不然。精通中國文学史,未必是新文学史專家;精通先秦,未必精通明清;唐詩專家,又未必就是李杜專家。所謂博是指对一般事物  相似文献   

14.
“中东战紀本末”与“文学兴国策”这兩种东西都于中日甲午战爭以后、庚子义和团反帝事起之前的五年間,由上海广学会出版。它們在介紹“西学”“西政”之中,細致地宣傳了殖民思想。当时“礼部奏議,乡会試第三場兼間时务,……学政經古場,准令兼試时务策論,考选优生”。这几部書是广学会“取会中尤切于近事、尤裨于华事、尤助于試事”(“中东战紀本末初編”“广学会記:附考試时务揣摩各新書紀要”第二頁)时务新書的重要著作,在当时的“士子”中流行很广。它們都是美国傳教士林乐知著譯,而由蔡尔康笔述,都在万国公报分期发表过。梁启超的“西学書目表”及蔡元培叙的“东西学書录”均經介紹为应讀之書;其中的文章也有一  相似文献   

15.
在解放前,汉語受着瑞典的高本汉、法国的馬伯乐以及其他許多西方资产阶級語言学者的歪曲、誣蔑(同时又有国內买办阶級的知識分子給他們做应声虫),不是說現代汉語是“原始語言”、“單音节語”,就是說它沒有“形态变化”和“詞类区分”,甚至說是根本没有語法,由于这些惡意歪曲、誣蔑的影响,我們的語法学家和語文研究者們就多  相似文献   

16.
看到文史哲1956年12号王仲犖先生“古代中國人民發見石油的歷史”一文,引証了不少古籍中关于石油的記載,对于研究中國文化史和經济史是有用的。但是对于王先生所說中國古籍中对于石油的最早記載,我有不同的意見。王先生認为最早記載石油的是張華博物志。并注明“書成于三世紀末年”。但是,我認为中國最早  相似文献   

17.
《哲学研究》今年第4期发表了方克立的《关于孔子“仁”的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論问题》一文,評冯友兰的“普遍性形式”說。文章說:“馮友兰先生在分析孔子‘仁’的思想时,实际上貫彻了一种超历史超阶級的抽象方法”,例如任分析孔子所說的“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命題时,馮先生認为,“应当区分它們的‘字面意义’和‘具体內容’?幼置嬉庖蹇?这些命題是超历史超阶級的,孔子所說的‘人’和‘欲’都是沒有阶級性的;从具体內容看,这些命題是有阶級性的,孔子所要爱的还是剝削阶級的人。”  相似文献   

18.
我國是一个近七亿人口的大國,农民占全部人口的大多数,在我國談普及教育的問题,从根本上說,就是如何解决农村的普及教育,如何使广大农民羣众掌握先進科学文化知識的問题。三十多年前,毛主席就說过:“中國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之后,他又明确指出:“农民——这是現階段中國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謂扫除文盲,所謂普及教育,所謂大众文艺,所謂國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話?”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語录是毛主席著作中最精辟、最深刻的話,是名言警句。它文字簡短,含义深刻,句句都是真理。广大工农兵群众,对学习毛主席語录的好处也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战士們說:“学語录象照鏡子那样,天天照,經常照,可以随时得到启示,受到教育。”工人們說:“过去一下学习几大篇,  相似文献   

20.
我对于詩經陈風月出篇的解釋与旧說大不相同。王季星先生看到了拙作“詩經引論”和“詩經选注”,針对我的論据,提出批評,因而他的批評比較具体而深刻,这是更值得欢迎的。但是他的批評僅僅是發揮了旧說,似乎还未能够推倒我的說法。此詩的第二章:“佼人懰兮?标懙旅鹘浀溽屛?“刘本又作懰”腋葑鳌傲酢钡墓疟?根据“刘”字的本义是“殺”,來理解此詩。王先生根据張揖埤蒼“刘”字作“嬼”而解做“妖”,又举玉篇廣韻等書为証,从而得出这样結論:“可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