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居民是农产品的重要消费群体,其对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少的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消费意愿,将直接影响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通过随机调查武汉市城镇居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认知状况及消费意愿,应用条件价值法分析居民对减少农产品农药化肥施用量的意愿及支付额度。研究表明,当化肥施用量减少50%时,居民愿意较高出普通农产品0.60元/kg的溢价购买环境友好农产品;当农药施用量较当前减少50%,居民愿意较高出普通农产品0.68元/kg的溢价购买环境友好农产品;当化肥及农药施用量均减少50%时,居民愿意多支付价格为0.94元/kg的溢价消费环境友好农产品。居民对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的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支付价格与其教育程度、月收入和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关系,尤其家里有未成年子女的居民支付意愿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产出,还可能通过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效果威胁粮食质量安全。基于水稻主产区1 063份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气候变化对水稻影响的感知越强烈,农户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的比例就越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平均增加7千克/亩。此外,风险态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也会对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加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明显地区农户农药化肥使用行为的引导,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尤其是合作社的建设,在提升数量安全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可以有效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激励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区的11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了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模型揭示其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影响农户地理标志品牌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生产规模、耕地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稻谷价格、农药残留检测等;(2)农户参与地理标志品牌减少水稻化肥使用量16.29~16.90 千克/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7.64~18.19 克/亩。(3)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品牌维护两条路径影响农户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收益,继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建议建设更多的绿色地理标志品牌,协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化肥农药减量化目标,积极提升农户地理标志品牌维护意识,完善绿色农产品溢价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南宁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和生产函数,分析了1997-2003年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粮食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作出关联因子排序: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施用量,表明粮食单产、耕地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的影响最大,从投入角度分析粮食总产与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关联度大;基于生产函数的贡献率分析表明:化肥施用量、农业科技进步、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08%、27.62%、12.12%、10.78%、8.91%、0.49%,说明7年来粮食增长主要依靠化肥投入、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增加作用微小。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我国第一,已成为陕西省果农增收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根据2002-2009年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动态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猕猴桃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化肥对陕西省猕猴桃生产影响较大,关联度分别为0.76、0.72;农药施用量增幅16.78%,居各影响因素之首。对此,提出了提升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的对策建议:避免滥用农药,保障果实质量安全;积极使用农家有机肥、生物菌肥;继续扩大适生区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行者,其农业生产行为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鉴于农村地区农户兼业化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脚于农药施用环节,探究农户兼业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农户兼业化后,会减少田间管理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但这一路径中存在一定的偏误,兼业为农户带来家庭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户作为“二元身份冶的载体,便会减少自留粮食耕地上的农药施用量。 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评价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分析在粮食生产用水过程中各项投入指标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结果表明:安徽省在2011年、2016年和2020年生产用水绿色效率总体处于上升的阶段;2011—202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的全要素利用效率(TFP)为1.001;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业用水量对粮食生产总产量有显著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空间差异表现为皖中>皖北>皖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是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主要影响因素;适当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和节水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省的县级面板数据,以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这一外生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农业风险管理对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完全成本保险试点通过降低农业收入波动促进了化肥减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开展试点更有助于降低自然灾害高发和农地经营规模更高地区的单位面积化肥用量。据此,应提高农业保险法制化水平,推进风险管理正式制度建设,以保障农业保险绿色减量效应的实现;同时实施差异化的费率和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自然灾害高发和农地经营规模更高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后规范理赔制度,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的稳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化肥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用于粮食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1983-2010年的数据,运用比较法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施用量以年均4.57%的速度增长,是粮食增速的3.52倍;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的化肥投入边际效用以年均1.58%的速度降低;粮食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化肥使用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增加0.32个百分点,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增加1.74个百分点。最后,针对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了重要支撑.以安徽省亳州市蔬菜种植户为例,基于141户蔬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农户自身素质、加大对农户知识的普及程度能够显著地规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在与农户认知相关的因素中,例如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农业知识的年培训次数、农产品售后体系的完整性、对过量施肥的看法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看法等,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人才引进策略的实施;改善基层知识普及学习工作方式;完善化肥农药生产标准,建立专业化销售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了重要支撑.以安徽省亳州市蔬菜种植户为例,基于141户蔬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对蔬菜种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农户自身素质、加大对农户知识的普及程度能够显著地规范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在与农户认知相关的因素中,例如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了解程度、农业知识的年培训次数、农产品售后体系的完整性、对过量施肥的看法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看法等,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人才引进策略的实施;改善基层知识普及学习工作方式;完善化肥农药生产标准,建立专业化销售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方法从农产品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2004—2011年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目标范围值;②在农产品层面,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③在区域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明显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可见,改善和推广节肥增效技术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降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加之民众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再次受到审视。粮食从田野到餐桌全过程的任意环节监管不到位都有可能发生农产品安全事件,由此产生的风险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基于LDA模型的构建,对网络爬取的“镉大米”质量安全事件媒体新闻报道资料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从供应链视角识别出农产品安全事件风险主题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源头风险始终是事件风险监控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4.
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布局不尽合理,农产品加工业和国际贸易呈现新态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种植业呈波动上升,农业要素和水耗持续增加;长江经济带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逐年增长,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中,化肥施用强度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标准;农业废水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农业需协同发展,调整农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内陆开放港口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国际贸易,倒逼农业转型升级;同时,需要提高发展现代生态友好型农业,降低投入产出比,控制化肥、农药等污染。工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齐头并进,方可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山东省安丘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认知和评价。对问卷结果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农产品质量信息以及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购买选择对消费者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这些评价结果反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目前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与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20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核密度函数动态演进模型、LMDI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农药施用量的变化特征,农药施用强度、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驱动因素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等因素在2000—2020年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期间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显著,农药施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农药施用强度对农药施用量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药施用量则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对农药施用量具有促进作用,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对农药施用量则具有抑制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等,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消费者识别安全生鲜农产品影响因素,对规避、防范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2009年11月初发生在扬州部分农贸市场的"荧光蘑菇"事件,对扬州市695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消费者识别安全生鲜农产品的能力提高主要受消费者学习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主观态度和外部信息环境状况两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一方面可以总结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基于西北地区农产品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构建模型,对2015—2020年西北五省区农产品供给质量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探索提升西北地区农产品高质量供给的有效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以来,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供应链研究领域的热点。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协同管理的研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归纳总结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协同管理的内涵,并对农产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自组织协同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建立一套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长效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药减量控害迫在眉睫,有利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本文利用2000—2013年国家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我国农药使用量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农药使用量增加的原因,以期为实现农药减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药使用量与人均GDP和人均农业总产值表征的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农药使用量先上升后下降。目前我国仍处于EKC的左半段,表明农药使用量还处于上升阶段。要实现我国农药使用量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需要加强农药减量控害的相关政策创设以及加大减药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