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给江西省农副产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对江西省农副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政府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江西省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行业协会规范企业的生产、加工行为,组织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一系列措施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设想,以促进江西省农副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2.
结合福建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其在水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指出质量安全、水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技术性贸易壁垒、贴牌出口、原料和用工等是影响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等提升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比加入WTO前更加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概述WTO成员国,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常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然后分析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最后提出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出口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频率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2002-2009年间,国外严格的、不断增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国农产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进行分析。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辽宁应积极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积极发展海外投资等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进行分析。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辽宁应积极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积极发展海外投资等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佛山机电业技术标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佛山机电业出口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尽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成为佛山机电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在正确认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的基础上 ,从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农业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的内在素质等六个方面攻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进而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新形势下,技术性贸易壁垒被很多国家频繁使用,中国尤其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基于人工收集的WTO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数据与特别贸易关注案例数据,结合2000—2010年中国海关微观企业出口交易数据,定量检验了发达经济体对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总体影响,及其对中国微观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和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和实现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壁垒冲击并未削弱中国总体出口,相反地,遭遇壁垒后中国出口价值、数量、出口企业个数均呈现净增加效应;第二,净效应背后是企业显著的“优胜劣汰”和“提质升级”动态调整,尤其是中国出口逐渐向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出口高质量产品的企业集中;第三,净效应存在多个维度的异质性,尤其与企业所有制特征相关,出口质量显著优化的净效应主要出现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  相似文献   

10.
福建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来自日本、美国、欧盟,最常遇到的技术壁垒是技术性标准和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环境保护法规、商品包装和标签及商标标识等四个方面。技术壁垒对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减少,失去市场;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同心合力,才能有效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保护贸易措施 ,它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它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性等特点。我国应实施出口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标准化战略以及构建我国的技术壁垒体系 ,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29家烤鳗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分析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情况,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归纳企业对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看法,并提出应对烤鳗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1)企业要实施市场多元化,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公共技术平台;(2)行业协会加强鳗药管理,在国内外市场推介鳗鱼产品;(3)政府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立TBT数据库等公共品。  相似文献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涉及GDP总额、人口总数、地理距离、汇率、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等相关因素.通过构建引力模型研究以上因素可知:贸易国(地区)与我国GDP的上升对我国蔬菜出口存在正向影响,两地直线距离的延长对我国蔬菜的出口有着负面影响,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一定程度地阻碍着我国的蔬菜出口.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逐渐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机电产品作为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为严重的产品之一。利用引力模型检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根据检验结果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农产品出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越来越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认真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外原因,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州局辖区40家茶叶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分析茶叶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梳理企业对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文献研究,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层面提出克服茶叶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路:(1)企业要完善茶叶出口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管理水平;(2)建设以行业协会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协调行业品牌建设;(3)政府要制定内外统一的标准,提高公共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严格而近乎苛刻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措施和名目繁多的包装、标志、卫生、环保等要求而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对此,我们应采取提高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实施绿色营销,利用法律维护权利等应对措施,以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特点,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并说明了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注意的问题,从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和企业的微观应对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指出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9.
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根据1992~2012年相关茶叶贸易数据,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度量中日农残标准差异及修订加权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程度变量,实证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短期内对出口产生负面效应,而长期中具有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出口贸易产生正面影响的作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协同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致使出口企业苦不堪言.我们应积极利用我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