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以国家翻译资格考试制度为背景,文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翻译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翻译学院的建设,改革高校本、专科外语翻译的教学,规范业余翻译的培训市场,从而健全多层次翻译培训体系,推动我国翻译职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是,目前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蕴力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工作要从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出发,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事业;重视和加强中译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有效解决中国对外翻译事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民主平等和文化多元共融共存等呼声愈加高涨的情形下,翻译工作者在时政翻译实践中应建立文化自主意识,体现中国个性特质的制度文化、价值观及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我国翻译事业近年来虽取得长足发展,却呈现厚古薄今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泽介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文章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从翻译文化战略观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困境及原因进行剖析,阐释翻译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文学体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得益于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所以培养出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为了近年来翻译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以《夜雨寄北》英译为例,收集200份翻译实证,与许渊冲先生译作进行分析对比,进而研究学生的翻译成果并探讨教学策略以促进改善诗歌翻译教学,培养更多合格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承载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有功能。中国译者是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特有功能的主体力量,这在全球化语境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中国译者可以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来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7.
翻译之难事     
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笔者认为翻译之难还可细分为:(一)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差异造成的困难。(二)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差异造成的困难;(三)中国特色事物的翻译之难;(四)越通俗越难;但因为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并存,因此翻译的困难和可译性同在,所以译者能同时感受到翻译工作的Pressure和Pleasure。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项积极的伦理交往活动。作为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伦理站在对翻译进行价值评判的角度,探寻差异性文化交流的最佳切合点,以达到文化交流中最大限度的沟通与理解。中国特色词汇承载着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民族文化。文章结合切斯特曼的基本翻译伦理模式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译者应遵循的伦理模式,为差异文化对话、互渗、共生道路的寻求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因一部《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维新思想家马建忠,于1894年冬向清政府上书《拟设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翻译对中国反抗外国欺侮并最后战胜外敌的重大意义,力陈创设翻译书院、开展翻译活动和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但出于种种原因,马建忠翻译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本文拟立足历史文献,结合现代学理,较为全面地展开对马氏翻译思想全貌的文化解读,从文化战略考量的角度具体阐述作为马氏译论内在精神的翻译批评、"善译"标准、"名目画一"和翻译实业化等思想,彰显其在新时期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研究必须把语言纳入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文化系统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层级,物态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于表层文化,制度文化属于中层文化,心态文化则属于深层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认真查阅源语文本所涉及的地域文化相关文献资料,仔细考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源语文本中的地域文化意义。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也具有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造成了各自语言上的巨大差异。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工作,因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汉英两民族的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的准确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习惯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分别论述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依赖学习汲取外国文化制度得以发展的日本,其翻译行业的发展必有其优势可取。文章围绕翻译职业化进程中的三大要素,探讨了日本翻译行业协会、职业教育、资格认证机制的发展特色。从而发现,日本翻译职业化进程更具专业性、高端性和战略性。翻译职业化的发展必须把握时代变迁,紧跟翻译市场的需求,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战略,以此支撑翻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翻译工作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语际翻译与文化翻译——兼论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际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深谙的语和原语两种文化的译者,才能在译文中准确地表达出原语的文化意蕴。就中国传统典籍的对外翻译而言,只有交互使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更多地保留中国文化的色彩,才能使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在其原始意义或概念意义之上,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文学翻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负载词处理的得失。本文试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词、制度习俗文化词和精神文化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话语权的密切联系一直是语言文化中的霸权运动——后殖民主义译论关注的话题。针对全球信息传播失衡,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状况,鉴于当前公众对于大众传媒日益增长的文化信仰与依赖,以及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制度手段这一社会现实,提出要针对传媒文化产品的翻译重点,做到发现与输出同步,编译与重塑并重,以中国人自己中译外的方式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和话语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与话语权的密切联系一直是语言文化中的霸权运动——后殖民主义译论关注的话题。针对全球信息传播失衡,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状况,鉴于当前公众对于大众传媒日益增长的文化信仰与依赖,以及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制度手段这一社会现实,提出要针对传媒文化产品的翻译重点,做到发现与输出同步,编译与重塑并重,以中国人自己中译外的方式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和话语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17.
翻译受到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贯穿翻译的全过程。首先,翻译选材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其次,译者对翻译策略的取舍同样受译者所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以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为例,论述了历史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必须传递其负载的深厚文化内容与审美情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古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应结合文化翻译的目的以及古诗词本身的审美特征综合进行。通过对水文化意象文化内涵的分析,从技巧层面深入探讨中国古诗词中水文化意象的翻译能够推动中国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佛经翻译是贯穿中国翻译事业发展的一条主线。从佛经翻译的杰出人物入手,探讨佛经翻译在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越来越关注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对比中国翻译史上两位杰出人物鲁迅、林语堂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主张,不难发现他们二人身处相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翻译观,对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大相径庭,这表明翻译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译者的主观选择,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译者所处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作者自身的文化态度、文化立场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