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作为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在有效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法院廉政建设、实现为民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缠访闹访等涉诉信访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如何破解涉法涉诉信访困局,提高司法公信力,已成为法院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两个民事诉讼案例,具体分析指出法官在合理规范和严格适用法律条款的同时,更要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否则简单机械地适用法律,就有可能损害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有法必依"与维护社会正义在实践中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和司法裁判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它们在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法律环境、法律专业化背景、涉及的范围和程序性要求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二者发生矛盾冲突的危害在于,涉法涉诉信访成为一种外在于司法裁判的制度设计,会导致司法公信力的下降,并进一步造成法律权威受到损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下,尽可能地将涉法涉诉信访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纳入到法治化轨道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高发的根本原因;而现行信访制度的不完善则是直接原因;司法权威缺失,历史文化传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高发的外因。应强化信访职能,整合信访资源,构建和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的各项制度,如党政领导信访负责制、涉法涉诉信访监督机制、诉访分离制以及信息沟通、交流和反馈机制等,以较好地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5.
“两法”的修改实施,一方面强化了检察监督职能,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量,对检察机关处置信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妥善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修课。本文结合永安市院工作实际,就当前检察机关如何处置涉法涉诉信访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法官渎职犯罪不仅会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而且会损害司法权威与公信力,妨害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法官渎职犯罪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我们还需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法官自身因素等方面加强对法官渎职犯罪原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公证被法律赋予较强的证据效力,但其公信力当前却不断受到挑战。《公证法》在很多情况下涉及对公证文书的审查。因此,对于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有进行形式审查的必要,但要求公证机构或公证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却是错误的,同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也不可以公证机构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政治思潮在网络空间形成与传播的结果,以极端平民化为主要特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促使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发生转变,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滋生出具有双刃剑作用的网络民粹主义。一方面它在维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贪污腐败等方面起到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会产生削弱政府公信力、分裂社会阶层、妨害司法公正、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众多消极作用,因此对网络民粹主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找到消解网络民粹主义负面影响的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信任资源有所流失,致使群体性和危机性事件频发,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度未有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困难重重.为此,要在满足人民需要、构建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的政治意识公信力、政治体系公信力、政治行为公信力,以及政治发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公证的效力问题是公证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其完善对公证制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有公证的学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述,并在对两大法系公证的效力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证的效力应定位为公信力和对公证机构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正确分析判断涉检信访产生的原因,研究和完善处理涉检信访的工作机制及创新化解途径,对于提高检察执法公信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采用政策、法律等手段,积极推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国家和法律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的生活幸福.公司法是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它的基本价值就是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自由公平的竞争,这样的公司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如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信访的碎片化逻辑与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信访是信访在信息时代的延伸,政府构建的网络信访平台和民众对信息媒介的自由运用构成了网络信访的现实状态。在网络信访中,技术与现实互相融合,展现出多元、复杂的现象,恰可以用“碎片化”一词概括。网络信访碎片化的现实逻辑在于信访者的原子化、事件发生的异质性、科层管理对复杂信访事务的整合失效。单一的科层控制非但不能消解冲突,反而会促使冲突复杂化。基于此,普遍的价值规范需要在碎片化的网络信访中确立。基于法治原则的网络信访法规政策需要完善;公平正义的话语需要构建;网络信访也需要在协同治理的框架内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人类自身理性关怀的方式和手段,只有良法才能体现人文价值。能够反映公平正义原则,逻辑结构和内容合理并保障人权的法律,才是良法。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是最高的办事原则,法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公信力,才具有最高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是公民利益表达和监督的途径,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助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中国信访治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无理上访所致,无理上访对法治的不断冲击致使法治化进程陷入困境。通过对一起长达30年的无理上访的个案考察分析,信访制度的政治意义已超然于法律意义,信访部门的无原则救济功能凸显,究其原因是政策的失灵、法律的失效和个人主义的膨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应对之道是信访部门的限权、信访法治化和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重大疫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疫情防控中的公益活动集聚社会力量,能有效弥补政府救援短板,在疫情大考中展现夺目的风采。利他主义、公平正义及公共利益是重大疫情防控下公益伦理内涵的三大要素,但非常时期的公益救助也难以避免伦理问题。文章围绕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公益伦理价值共识、公益活动主体的权责界限等方面,从现实、认知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重大疫情防控中公益伦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重建公信力与德育相结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互补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民监督员制度蕴含了司法的民主性和公平正义的思想,体现了现代社会民主法治的理念,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是检察系统防止检察权滥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侵权是造成多人人身财产利益损害的侵权行为,基于赔偿基金制度所具有的维护社会稳定、节约社会成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精神等社会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大规模侵权风险救济的主要管理手段,明确赔偿基金的法律地位和设立宗旨,建立信托式赔偿基金的管理模式,在基金筹集、管理、支付等方面逐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