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词汇变异及其文体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词汇变异是英语语言变异的形式之一,常被用于诗歌、小说等文学语篇以及广告、日常口语等非文学语篇。本文从词性转换、词义变异、词的超常搭配、新词创造及词形拼写变异几个方面来探讨词汇变异及其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变异是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的交叉研究,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二语发展的动态机制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对中介语变异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国内核心期刊上相关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展示了我国中介语变异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它既是语言发展的需要,又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语言变异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符变异、语域变异以及修辞变异,它是语言多样性和社会性的反映。语言变异给语言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动态语言系统,是目的语的变异之一。中介语产生的因素可以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语言内部因素强于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强于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强于社会文化因素。中介语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个案而言,上述因素的功能会表现出凸显的差异。中介语是母语、目的语选择性压缩投射映像的合成,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的关系是空间合成关系。  相似文献   

5.
诗歌语言的变异集中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创造性的使用。一首诗是否具有别树一帜的鲜明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的变异。本文结合诗例,从语符、词汇、音韵格律、语法等方面对英诗语言变异手段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从语言变异这一独特视角来欣赏英诗中蕴含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论英诗中的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变异在英语诗歌中运用广泛且深受诗人欢迎。本文借用英诗详细地讨论英语诗歌中六种常见的语言变异形式:语音、语法、语义、语域、词汇、书写,并分析其变异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文体学视角下,探讨语言变异的文体功能及其翻译策略。语言变异有两种典型的形式,即非标准化语言和非语法化语言,它们不仅出现在语音、文字层面,而且还出现在词汇、语法、语义甚至语域等层面,在语篇中具有文体功能。对于语言变异的翻译,应根据语境理论确定翻译原则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尽量使原文情景语境中具有文体功能的语言变异在译文情景语境中发挥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从而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根据不同的语境,可采取直译、异化、转换、变换和舍弃等翻译方法,以传达原文的文体功能,保持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DST(Dynamic Systems Theory),探讨第二语言发展中的变异现象。DST反对传统的语言静止观,认为语言具有复杂、开放、自组织、自适应及发展的非线性等特点;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简化论(reduc-tionism),直面复杂、动态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而且发展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我们研究语言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系统阐释了基于DST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着重探讨了具有自组织内在特质的中介语变异及把变异可视化的极值图表。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图式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和词汇重组阶段所起的作用,并阐释了图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认为二语词汇习得第一阶段(形式阶段)是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图式.第二阶段(母语词目中介阶段)是母语图式和目的语图式,第三阶段(二语整合阶段)则是目的语图式的运用,学习者只有通过对词汇习得前两个阶段的掌握,才能达到第三阶段。进而指出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有利于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图式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和词汇重组阶段所起的作用,并阐释了图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认为二语词汇习得第一阶段(形式阶段)是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图式,第二阶段(母语词目中介阶段)是母语图式和目的语图式,第三阶段(二语整合阶段)则是目的语图式的运用,学习者只有通过对词汇习得前两个阶段的掌握,才能达到第三阶段.进而指出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有利于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很长阶段里,学习者会受到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依赖母语来获取二语词义,并将母语语言的搭配方式和学习策略应用到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断积累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母语和目的语思维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些探讨,以求对外语教学和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语言中均普遍存在相当数量的词汇化句干,此类语言信息块的使用能够缩短使用者话语输出的编码时间,提高理解语言输入的解码效率。故此,二语学习者需要增强对目标语语块信息的注意力,将之内化进而提高二语语用能力。词汇化句干对中介语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词汇化句干的使用将促进中介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变异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英文小说作品中的变异现象繁多,大体上可归纳为词汇、书写、语音、方言、语法、语义、语域以及历史时代的变异这8种形式。各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英文小说中的运用能产生特殊的文体作用和艺术效果,因此,准确全面地把握变异语言的内涵对领会文学作品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告英语中语言变异的表现形式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是一种独特的语体,特殊的语用目的决定广告在语言方面必须有所创新,语言变异是广告英语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法,包括量的变异和质的变异两方面,通过语音、拼写、词汇、句法等变异手段实现其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广告无处不在,为了吸引受众,必然要打破常规,实现陌生化,做到新颖独特。从语言层面来看,实现陌生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广告语言变异,广告语言变异就是广告创作者有意识地在广告这个载体中对常规语言的超常运用,主要包括语言形式变异和语言意义变异两方面。语言形式变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词形等方面,语言意义变异大多表现为语义及其搭配变异、语法变异等。由于陌生化,英汉广告语言就能最大限度激活受众的奇特感,最终实现劝导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理论已对二语习得产生重要影响。学习者要经历的各个阶段中介语都具有系统性和可预测性;要了解二语习得中所涉及的心理过程,需要将学习者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动态系统理论(DST)关注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过程。如何描述和研究这一多变量共同作用的变化过程一直是该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动态系统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内部自变异的研究上。动态系统理论着重研究内部自变异过程的原因以及如何研究这一变异过程的方法。语言自变异发展过程对于语言教学有启示,当然动态系统理论在内部自变异这一研究问题上也存在不足,有待于更深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二门语言(简称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使用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一种过渡语系统,是一种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近的近似系统,是语言学习者自己构建的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并以此作为理解和生成第二语言的基础。研究中介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学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二语习得者的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文章探讨了中介语的理论基础、中介语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者习得语言过程中语言迁移情况,以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目的语,最终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