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92—1894年间欧洲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法俄同盟的最终形成。它不仅宣告了欧洲20年风云莫测外交的新一轮终结,而且也由此使欧洲的国际关系步入了一个更加微妙、更加危险的阶段。本文试图对这一关系及其变化略加分析。法俄同盟形成后的最初时间里,欧洲大陆列强都力求保持着一种克制的心态,以求得表面的相对平静。英国最先打破了这一平静。1894年、1895年和1896年,英国一反以前对大陆  相似文献   

2.
欧洲今天走向联合,有着古代中世纪文明统一性的"历史因缘".近代欧洲虽然一直处在民族国家的"分裂"之中,却没有中断和抹杀欧洲文明的统一性.欧洲一直存续着统一的伦理原则和法理原则的内涵,近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形成是这种统一性的表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的特征具体反映了欧洲统一性的近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战后四十年的国际关系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和战前相比,具有了某些新的特点,而且从发展方向看,显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国际关系史不可不注意的问题。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是: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它的发展趋势不是从两极走向多极或三角世界,以一种新的形式恢复旧式强权政治,而是朝着新的三个世界的方向发展。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体现了时代的正义潮流。  相似文献   

4.
对国际法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完全一致。国际法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在欧洲产生并形成初步体系;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晚期从欧洲扩展到全球,并逐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从冷战后至今直至未来,处于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成熟体系的阶段。新世纪在国际法"当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为形成一个完善与成熟的国际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和基本态势进行了深刻评析。他们肯定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揭露和抨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列强扩张争霸的体系,是欧洲列强对外殖民侵略的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种认识,对我们认识国际关系的历史和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方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19世纪以来,欧洲强国面临着如何处置不断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难题。"东方问题"成为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黑洞,最终成为引爆欧洲体系"内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东方问题"并不是到了19世纪才产生的,奥斯曼帝国从15世纪就嵌入到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之中,是欧洲最先面对的"他者"之一。18世纪中后期,西欧、北欧以及东欧次区域体系相互融合与挤压,欧洲大陆体系与海外殖民体系相互博弈,奥斯曼帝国恰恰处于这种体系挤压的切面上,被动地卷入到了欧洲体系之中。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体系并没有将"东方问题"纳入其中,从地缘文明的角度,奥斯曼帝国并非欧洲一员,在主观意识上,维也纳体系的设计者也"忽视"了奥斯曼帝国。欧洲体系的变迁改变了"东方问题"的内涵,而"东方问题"也挑战了维也纳体系的僵化与狭隘。希腊革命之后,依靠维也纳体系确立的通过会议体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难以奏效了。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时期。这种变动主要是欧洲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但是变动如何发生、向着何种方向发展却有很大的偶然性。 1 859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 ,在欧洲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本文认为 ,达尔文主主义通过对 1 9世纪后半期一些国际政治思潮的影响 ,强化了欧洲政治的现实特点 ,并因此对以后德国的崛起与扩张、列强瓜分殖民地的斗争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后冷战时代,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尽管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引发冲突,但文化确实已经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变量在发挥着作用.美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浓厚的国家,色彩浓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国家认同,并成为美国主导世界的外交模式形成过程中的恒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欧洲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且漫长的过程,它虽然与欧洲本身的地域、民族、经济发展和历史的文化渊源有直接关系,但是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及其策动的历次帝国战争对于正在形成中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与冲击,对欧洲国际关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欧洲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对于欧洲近代国际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奥斯曼因素的历史考察是必要的,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我们描述了斯巴达与雅典两个强大城邦之间的战争。现代学者从古时伯罗奔尼撒战争总结出规律,并用"修昔底德陷阱"这概念来表述,一个强大的国家面对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强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之间必有一战。本文对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了研读,并结合当今中国与美国的国际关系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相结合下产生的丰硕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域性等的差异,分别形成了以中华文明、欧洲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为主体的世界文明。其中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文明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由于欧洲文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得中华文明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这将引领着当代社会走向更将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史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学科发端于196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由我国著名学者王绳祖先生所主持的近现代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1979年和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单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国高校中最早从事国际关系史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重镇之一。2001年初以该学科点为主要依托成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后,增设了国际关系法学硕士点。现设有欧洲国际关系、美国对外关系、亚太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23年鲁尔事件与欧洲格局巨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尔事件是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调整的转折点,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展开的激烈斗争,促使凡尔赛体系迅速解体,为欧洲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1950—60年代中苏关系演变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50 6 0年代的中苏关系包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家间的关系、新兴民族国家与传统欧洲大国的关系等广泛的研究内容 ,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领导人等诸多因素 ,因此一直被世界各国学者视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案例。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中苏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问题进行梳理 ,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为经,以国际关系基础、国际关系结构和国际关系观念为纬,以纵向考察与横向剖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系统探讨和揭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即在国际关系基础方面表现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国际关系结构方面表现为全球性扩张,在国际关系观念方面表现为以民族国家意识的崛起和建立国际秩序构想为特征的世俗化。这些特点生动地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名符其实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已经形成,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以"文明的冲突"的范式来解释冷战后世界的格局,这一理论的影响也大大超出其最初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领域,而渐渐成为决策者、研究者以及普通大众思考多元文化的重要视角之一.在对澳门的多元族群和文化的研究基础上,文章指出在这个城市,多元族群文化以交流、融合为主,突破了亨廷顿所认为造成文明差异和冲突的种种因素,而各自形成了相互借鉴和交融的文化杂合体.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是欧洲列强霸权角逐最为剧烈的时期,它使欧洲大陆的霸权几易其主。欧洲列强的争霸斗争,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十九世纪欧洲列强争霸斗争的探讨,将有助于对该时期国际关系史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十九世纪欧洲大陆霸权的更替,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议论,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18.
南方塞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冲突与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世界史,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可分为三大文明区:东方中华文明长期处于独立发展状态,北方欧洲文明和南方西亚北非塞姆文明长期处于冲突和交融的状态.以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为起源的南方塞姆语文明起源早于北方印欧语文明,后者在前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并征服了塞姆文明区.塞姆文明在中世纪以伊斯兰文明形式再度崛起,战胜了希腊罗马文明,并形成了阿拉伯和土耳其两个帝国.近现代欧洲文明又一次后来居上,为了争夺霸权发动了世界大战.伊斯兰文明各国在推翻欧洲殖民统治、争取民族复兴的斗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9.
法俄同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法俄同盟的形成是德奥同盟的自然反应。恩格斯把它们看作是当时欧洲大陆上“互相威胁  相似文献   

20.
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由来已久。但是 ,在 19世纪 70年代之前 ,日本的行动受到中国、俄国乃至后来其他西方列强的制约。 19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地区性的矛盾已不是孤立现象 ,欧洲国际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远东的局势。由于德国的崛起 ,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格局和列强的对远东政策。美国对远东政策也受到了这一变化的影响。另外 ,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所以 ,在远东逐渐形成了有利于日本的国际环境。日本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一有利国际环境 ,勾结西方列强 ,一步步实现了其吞并朝鲜的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