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了两种难以超越的内在见解,即"为艺术的艺术主义"和"为人生的艺术主义"的二律背反,也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本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罗生门》为例,拟从文中人物心理变化切入,尝试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2.
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的古典中国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古典中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国的漠视。这种情结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深刻地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及他与同时代作家个性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不同的黄昏美景,将自己的人生感受融入其中,构建了独特的黄昏意象.芥川文学作品中的黄昏意象隐现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投映着时代社会、病态人生的浓浓阴影,反映了芥川本人苦恼、悲哀、不安的内心世界及其对近代日本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概括人生,探索生活真谛。日本著名的“鬼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也是这样。在短暂的艺术生崖中,芥川凭借艺术的力量,异军突起,独辟蹊经,拓展出了具有特色的芥川文学。芥川并非我国读者所陌生。早在一九二一年鲁迅先生翻译他的主要作品《罗生门》《鼻子》、并给予高度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芥川的作品大量翻译介绍到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称道的评介文章。但是,与翻译介绍相比,评论显得过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芥川中国题材作品看成一个有机体进行整体观照,分析了它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指出芥川借中国题材作品进行古典中国想象,并不是出自对中国的好感.他只不过借此题材抒写他的人生理想而已.作品中表现出的某些心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总体态度.  相似文献   

6.
《戏作三昧》和《地狱变》主人公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也是作者芥川龙之介本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过程。《戏作三昧》提出了"为了艺术的人生"的思想,并通过《地狱变》中良秀这一画师,描绘了一个具有"为了艺术的人生"思想的艺术家形象。"为了艺术的人生"不是简单的艺术和人生二律背反或二者择一的选择,艺术是艺术家的人生之目的,艺术家的人生应该奉献于艺术,当处于艺术和人生的二律背反困境时,艺术家应该毫不犹豫地为了艺术牺牲人生。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文坛新思潮派最为代表的作家——芥川龙之介,其文学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尽管文字不多,情节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主题深刻,艺术水准高超。前期的创作主要是以历史事实为题材,映照现实,观察、解释人生,并以此为根基和载体,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及审美渗透到作品之中。后期的创作主要是根据其自身的经历、体会、感悟等,借助文学作品等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前途的失意与幻灭意识。芥川龙之介文学思想中有着浓厚的传统中国文化情结,他的中国之行与自杀标志着一个时代即日本大正时代文学的结束。  相似文献   

8.
19、20世纪之交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在融中西古今而直面民族现实的理论探索中,创化了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理论美学又区别于中国古典伦理美学的人生论美学传统。这一民族化传统以审美艺术人生之统一为标志,突出了艺术品鉴与人生品鉴的统一、真善美的贯通、远功利而入世的诗性价值指向,建构起审美活动、艺术实践、人生践履三维交融的大审美大艺术大人生的诗性情致。这一民族审美传统的确立为中国美学民族思想体系的建设和民族审美精神的化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题材作品群是笔者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指芥川作品中根据中国历史传说和古典小说改编、翻案而来,或者以现代中国为背景创作的那部分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是中国古典文化(文学)浸润芥川且深入骨髓的生动表现。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被誉为"鬼才",是对日本文坛产生深远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他以旁观者的姿态去理解人性,富于理性和哲理地批判利己主义。芥川生活在一个不安定的时代,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他对生活及人生失去了信念,在迷茫不安中毅然地选择了自杀。本文试以佛洛依德自杀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芥川几部作品的深入剖析,来解读芥川人生中的爱恨变迁,生死纠葛及最终选择自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自二十世纪十年代的后半期到二十年代一直很活跃的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被评价为“艺术至上主义作家”。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波涛汹涌的1927年’他因对自己的未来怀有“隐约的不安”①而自尽。留下“人生不过是一群波特莱尔而已”②的悲叹而死去的芥川,毕竟是无愧于“艺术至上主义作家”这个称号的。现在我想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选出题名为《朱莉亚诺·吉助》的短篇小说,研讨关于它与中国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家鲁迅的小说《药》③中的一个共通的小问题。但是,这里为方便起见,仅摘出有关夏瑜儿的一部分,而略去牵扯华老拴全家的部分,不去评论《药》的整个作品,从而谈到的问题极为细小,并希望通过这细小问题,就能说明鲁迅和芥川以及两国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古典诗词的教授,应在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的基础上,将古典诗词还原于生活化的情境中,着眼于古典诗词所传达的人生经验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连接,将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内化于切身的现实体验中,进而从古典诗词创作角度去具体实践。体验与践行,不仅符合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更有助于真切认知古典诗词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芥川龙之介与川端康成的文学个性及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以剖析近代人性的利己主义、冷静地关注并描写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见长;川端康成则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以回避现实、执著追求日本的"传统美"著称。"人性恶、现实丑"的揭露与"传统美"的追求,展示了二人迥然不同的文学个性。然而,在能体现人生及艺术追求的死亡观念上二人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最终都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从中可见日本传统的文学之魂及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对他们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代小说《太平广记·杜子春》而写的一篇童话,发表于1920年。当时,芥川陷入了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借《杜子春》一文表明了自己对绝望人生的希望。通过从作者和历史两方面作考证,提出作品中的老人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而杜子春则象征着作者周围的世界。而作品中老人对杜子春的态度表明了芥川对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根据唐代小说《太平广记.杜子春》而写的一篇童话,发表于1920年。当时,芥川陷入了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借《杜子春》一文表明了自己对绝望人生的希望。通过从作者和历史两方面作考证,提出作品中的老人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而杜子春则象征着作者周围的世界。而作品中老人对杜子春的态度表明了芥川对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徐桂萍 《南都学坛》2011,31(4):131-132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至高的艺术境界。在艺术高校教授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找出文学与艺术的密切关联点,努力将文学与艺术融会贯通,启发学生从相关的艺术视角切入,在艺术的想象中加深对古典诗歌意境美的深入理解。使他们在汲取我国古典诗歌精髓的同时,历练审美视野,激发创新潜能,提升艺术感悟,变得更纯净、更聪明、对人生更有信心,时刻向真善美靠近。这样,才能使古典诗歌意境教学的美学价值在艺术高校的课堂上更充分地发挥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实社会(民国时期)的关系问题上,诸多的论述都把芥川龙之介1921年的中国之行作为一个起点。但事实上,早在这之前,芥川已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这一点在《南京的基督》的叙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本论文以《南京的基督》为中心,通过对其成立和内容的考察,一方面证实了芥川龙之介早在他的中国之行以前就对中国现实社会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南京的基督》这一作品的欣赏、研究提出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8.
正如菊池宽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评价——"用银镊子翻弄人生……观照的清澈方面也出类拔萃"1,曾翻译过芥川多部作品的鲁迅也是善于锻造、使用"银镊子"的文学巨匠。貌似随意挑选的几个人生片段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的灵魂来,"断片"是鲁迅小说形式到内容上的双重浓缩精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艺术化是艺术对生活的时空超越和精神升华,艺术给人生以愉悦,使人生超越现实的羁绊,艺术也就凸现出对生活的深度感;西方后现代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把艺术与生活的纵深关系改写成平面关系,消解了艺术对生活的审美超越属性。但是艺术仍保持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一种特质,即艺术是生活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很多取材于中日两国的古典。以近代文化人的良知对当时的社会实质及对人的本性等问题进行揭示是芥川文学的重要特色。他极力主张文学不能仅仅是“告白”,这同那些常着眼于身边琐事或着力描写个人苦闷的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中,清晰地透射出中国近代文化人对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