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 ,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 ,拥有巨大的自由 ,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 ,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高瑞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计算机互联技术与文学联姻而滋生的网络文学现象,现已成为一道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学在改变着传统的文学观和文学格局,它使文学走下神坛,走向民间和大众。由互联网的自由性带来了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具体表现为创作的自由、发表的自由、传播的自由、接受的自由、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等,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点上体现了文学的大众性、游戏性、自由性本质。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批评伴随着网终文学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它以形式灵活、互动快捷、参与性强等特点给传统文学批评注入了活力,推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但在蓬勃发展的背后,网络文学批评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评价主体混乱、批评功能弱化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因此,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学批评,促使其健康发展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52-54
网络文学的兴起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特点 :作者身份的网民化、技巧的网络技术化与创作欣赏的即时化。而传统写法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文学自由与文学霸权和经济霸权的交锋、文学批评的慎重取舍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5.
唐祖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6)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胡新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5-126
伴随着网络以及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以二者为创作基础的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为当今文学界的一种新形式,并以其独有的风格在文学这块沃土上大放异彩。而传统文学是指在历史的各个朝代中,发表记录在竹简、布料、纸张等载体上的文学作品,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写作技巧成熟等特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虽然在存在方式、创作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别,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互通共存的,甚至在诸多方面网络文学还是对传统文学的丰富与发展,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创作的灵感以及来源上讲,两者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他们都是文学,而文学就要源于生活,是作者通过文学的形式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抒发与宣泄。本文将从文学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分析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条能够促使二者融合发展的道路,以期对我国未来文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女性网络文学受到女性主义全球化和主流文学个人化创作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个人化特征。它是创作主体挣脱社会主流意识统辖而返回文学本体的一种主要方式,是当代文学发展进步的成就之一。正确理解、区分女性网络文学个人化以及帮助、引导其健康发展,是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耿艳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90-91
网络革命被喻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索绪尔的符号语言学把言研究从思维、化、历史的研究中解放出来,确立符号本身的独立世界,这为网络语言作为独立个体提供出了可能,而网络语言又为网络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学艺术的创作在网络时代,又有了新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徐文武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4(1):71-74
中国网络文学最早起源于海外留学生,他们最初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乡恋国的情感,表现身处异域所感受的中西文化冲突.网络文学的最初运作方式是网络新闻组和电子文学期刊.国内互联网发展后,中文网络文学得到迅速发展状大,网络文学创作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网络文学的运作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王浩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27-32
近年来网络文学方兴未艾,并渐渐有向主流化迈进的趋势。其中所表现出的性别倾向十分明显。男性在自我崇拜的同时,似乎显得很"传统"。主要表现为大男子式的英雄意识,强者意识。女性所创作的网络文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个体性别意识空前高涨,这也是开放环境下女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5-34
自由主义者在建构自由理论过程中存在两次逻辑抽象,第一次导致自由权与自由分离,第二次导致生命权与自由权分离,最终使自由与生命走向对立。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生存状况的研究,揭示出自由主义自由论缺少生命关怀的理论缺陷及其现实根源,从而将自由理论建立在对个人生命活动状态的考察之上,为建构生命自由论设定了基色。生命自由在内涵与外延上超越自由权和生命权,它以现实生命个体为主体,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命共同体为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与其他自由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动态平衡。生命自由论为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2.
姜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672-676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网络文学的文体学创新进行研究,认为网络文学的文体创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体裁创新、语体创新和风格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不同的文体特征。它们赋予网络文学以生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汉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4):177-180
在近一、二十年来的社会生活中,网络的普及不但使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生态和文学观念.“网络空间”成了一个与“庙堂”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与空间.网络空间的隐蔽性、交互化、边缘化特质培植了新的民间文学——网络文学,使文学创作回归本源.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民间文学,沿着中国文学创作的民间传统,开创了自由宣泄、边缘化和自我书写的网络民间创作路线,使民间精神得以复活和拓展.网络文学以其民间性创作立场与“非官方”、“非主流”的性质,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谭洪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77-81
网络与文学的联姻产生了网络文学,使得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也呈现出多种类型,有消遣型与功利型、嗜好型与职业型、分享型与旁观型、消费型、欣赏型和鉴赏评论型;也使得他的接受主体出现了空前的主体与对象的相融与互动,接受主体更加自由,并且趋向年轻化、校园化等特征;同时,网络文学接受主体对网络文学也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其正确认识,以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钱少青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51-53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神性主导品格,显示出空前的平民性和民间性,内容随心所欲,具有鲜明的超文本性特征。网络文学也存在着题材狭窄单一、写作手法欠缺等问题,这需要网络写手们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需要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以及建立网络文学自身特性的审美标准和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罗孟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92-94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表现.网络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它的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快乐性、大众化、自由性取向,已为人们所认知.正确地认识网络文学审美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新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6-89
网络文学体现了一种民间的自由精神。看取民间文学的主体尺度应是作者的创作立场。网络文学作者大部分取民间立场。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四特征也有一种惊人的相似性。网络文学在体裁、题材和创作手法上也与民间文学类似。 相似文献
18.
王寅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康德以意志自律原则为中介把道德和自由意志联系起来,本质地确立了作为立法者的道德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他的法权理论来自道德的形而上学演绎,权利的普遍法则就是普遍自由的法则,从而为政治自由和平等奠定了先验的、无条件的道德基础。康德的社会正义学说体现了他试图统一道德与政治的理想,但抽象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逻辑与历史的矛盾是他的二元分裂的哲学本身所不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已经悄然存在3年之久。它在囊括了类似于传统文学的网络期刊、网络文学论坛等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包括了 BBS、MUD 以及部分网络聊天等另类文学,并且体现出了载体的网络化、题材的普泛化、语言的电子化、主体的年轻化和超文本性等一列的特点和特性。而且网络文学也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又是由多种因素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20.
邓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4):69-73
网络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促进文学回归、文学大众化和文学反馈机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诸如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等诸多矛盾。我们期待网络文学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与传统文学建立互学互补、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在新世纪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