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新解读沈从文194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作品《看虹录》、《摘星录》、“七色魇”系列等,发现他1940年代的文学追求是用文字构图作曲,用文字保留生命中的永恒的线条、色块、旋律等等美感意象,最终达到“用意象构筑形式”的艺术目的。他所要诠释的是“爱”与“美”的永恒。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突出的文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曲《爱的奉献》,风靡了中国大陆,也陶醉了澳门:许多人唱“卡拉OK”都选这首歌。 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澳门当然也不会例外。温情的广角镜,向每个来访者开放,任你观之、察之、发现之。是谁,在追求着爱?是谁,在奉献着爱?又是谁,在珍存着爱? 澳门人把这种“爱”称为“社会福利”,即指那些由政府和民间福利机构所举办或提供的服务活动,其中有些与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人格成长有着密切关系。 在澳门,社会福利的宗旨在于通过援助金的派发和福利机构的社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创世、原罪、自由意志这几个焦点问题。奥古斯丁借用希腊哲学为这些基本教义提供了理论框架,成为此后基督教正统教义的基础。奥古斯丁在自然法之上提出了永恒法的概念,为中世纪神学自然法划定了前提,并系统论述了"恶法非法"的含义。永恒法根本上是一种宗教道德法则,其终极目的是人死后的得救,而实现途径则是精神生活中秉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的法则,正义之根本是符合永恒法的爱的秩序。  相似文献   

4.
当代英国作家詹尼特·温特森(1959-)的小说<守望灯塔>(2004)以苏格兰一个偏僻荒凉的海边小镇索尔茨为背景,通过银儿与瞎子普尤在拉斯角灯塔中相依为命的生活,讲述了银儿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在经历了众多不幸后,银儿找到了爱,领悟了爱的真谛,在海德拉林边小屋银儿又收获了来自神秘情人的爱.小说还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达克的爱情悲剧.达克原本爱着一个漂亮性感的红发姑娘莫莉,却因多疑抛弃了她,娶了一个他不爱的女人.数年之后,达克带妻子去伦敦参观大博览会时与英莫莉邂逅,旧情重萌.他改名换性与莫莉在布里斯托尔城外的一个地方每年秘密同居两个月.莫莉不堪忍受他的双重生活,请求和他一起去法国开始新生活,但达克拒绝了她,再次背叛了他所爱的人.莫莉离开他后,达克悔恨交加,终于不堪感情折磨而带着他珍视的海马化石走进了大海.与银儿相反,达克则经历了由心智健全逐步走向人格分裂的过程,是一个渐渐失去爱的过程.笔者注重通过银儿与达克心路历程的比较,阐释爱这一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萨福是希腊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女诗人,一生写有大量诗作,因为她在诗歌中对人类永恒的主题——爱的歌颂而成为古希腊抒情诗歌的先驱和最优秀的代表。萨福诗歌中最重要的母题之一,是人类永恒的爱,包括爱情、“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小镇上一位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剧生活。本文从南方社会强烈的社区意识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对传统的眷念与爱米丽追求个人幸福的个人主义表现之间的冲突来分析爱米丽的反叛人生。她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使她敢于自由选择,不屈不挠地与镇上的人对抗,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追求幸福和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权利而做出大胆的抗争与反叛。  相似文献   

7.
从童年到青年,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学生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苦或甜或涩,即使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对经历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爱和憎。但是一到作文,学生就无从下笔,教师也常埋怨学生的生活太单一,接触的范围太小。一、二篇作文还能凑合,十篇八篇就没什么写了,只好无病呻吟或抄袭。一次偶然的阅读训练使我深受启发,《现代文选读》(语文实验课本)有一篇阅读课文,张健行的《小镇四季》,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很能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其次,作者写小镇四季,不是一味地写春、夏、秋、冬,而是写小镇四季给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请在不“爱”的时候也能深情地注视你的老婆,请在不“爱”的日子里也偶尔送她一点惊喜,比如一个温情的拥抱,比如一个情真意切的吻。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之一。世界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的自我意识,有了人的感情世界,而爱情就包含在人的感情世界中。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爱就是爱,不附加婚姻、家庭、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等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和责任,所以,“爱就是对美的追求”这一本质暴露得比较充分。当然那时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够发达,精神世界不丰富,对美的追求也不太强烈,而这种追求要实现满足也比较容易,所以这种爱情常常被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忽视。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就把私有财产看作高于一切的社会因素,为了保卫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0.
工业文明下的英国人人皆朝着财富与名利的世界猛进.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温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自己同胞的爱,劳伦斯指出了工业文明的对人的全面异化.为了让英国的人们有所改变,学会生活,劳伦斯提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途径,即通过“灵”与“肉”的和谐使人回归自我,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纽带.  相似文献   

11.
爱的真谛──读王西广《永恒的呼唤》姜建国永恒的呼唤,唤醒了那些业已沉埋于时间深处的闪烁不定的爱之火,一串串火花跳跃而内在地讲述着美丽季节的一个个片断。在这里,我读出了一片赤诚,一点温暧,还有爱的迷醉、忧郁和苍凉。对于一个青年诗人来说,而今时代,让缪斯...  相似文献   

12.
<正>地毯以柔和的色彩和强烈的质感,给人们带来了宁静、舒适的生活感受。不妨在挑选地毯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感受地毯带来的丝丝温情。爱你所爱地毯不仅仅是一件配饰,还是一件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品。它把缤纷的色彩、精良的质地、优美的款式还有张扬的个性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当你需要为家中添置一款地毯时,只需考虑那些真正令你心仪的。与空间相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城镇相比,特色小镇除了注重生产功能之外,更注重生活功能,它追求特色化或主题化发展,追求产业中高端化、人口素质中高端化、生活品质化、生态环境景观化,兼具生产、生活、生态、休闲、文化五大功能.特色小镇主要是因为特定的生产集聚和生活集聚而产生的.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人类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和逆城市化之后,特色小镇才会规模化出现.特色小镇是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流出的蓄水池,后工业社会产业转移与升级的第二空间,旅居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家园.在我国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和重点镇建设的升级版,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也是中小城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是精神生活的主体,其自身人格文明的建设与完善应是精神文明的最根本最实质的内容。“善”和“爱”是人格精神文明的必备因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追求善应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永恒主题。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精华,大力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是造就健康文明的人格、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5.
陕北民歌的美来自生活,来自人性深处对爱、对幸福自由的永恒渴求。她之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因为陕北民歌感情真挚,语言鲜活生动,善用比兴手法,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音乐上都达到了相对完美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年初,一份沉甸甸的爱从大洋彼岸传来,一位美国母亲要为她的华裔养子寻找亲人。由此开始,这份爱开始在无教人手中传递,短短几个月内,收获了无数的善良与援助,一片、两片、三片……那张残破的回家地图日渐完整,这场跨越海洋的寻亲之旅,以温情开头,以奇迹结束,美丽而动人……  相似文献   

17.
谢庆浩  SAM图 《可乐》2011,(7):72-73
最佳纪录上世纪40年代,瓦胡岛上有个叫哈里克的海边小镇,毗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小镇上的人都爱打棒球,布鲁克是所有人中打得最好的一个。他是个优秀的击球手,已经连续在多场比赛中打出安打,只要再打出一个安打,就将创造出小镇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边城>在爱与美的氛围中交织着浓厚的死亡意识,二者的张力关系深化了小说的悲剧内涵.这是一个爱与失去的永恒悲剧,从中折射出沈从文对人类在爱与失去中无尽循环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是一部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的天才作品,它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蕴含于阴冷暴力、神秘怪诞又隐隐约约透出神圣温情的背景,整个场景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孤立的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与荒原,人物身上体现出“爱”与“恨”的两种极端,极度的爱中混杂着极度的恨,使小说在颤栗中呈现出极为强烈的戏剧色彩。  相似文献   

20.
约翰·多恩在诗歌《别离辞·节哀》中因以圆规比喻恋人而成为经典的爱情比喻。这一爱情之中包含了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对立与和谐,世俗之爱与宗教之情的相互融合。而圆规意象更是将瞬间的爱情化为永恒的爱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