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我之歌》——惠特曼生命精神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全面体现,而其中的《自我之歌》则是浓缩了的《草叶集》,它是诗人对于生命以及宇宙万物所作的哲学及宗教的思考,它的实质是惠特曼生命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疾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难题,中国古代落后的科技发展和医疗水平也促使了诗人赋予疾病神魔化的意义。“病”最初是一种医学术语,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疾病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含义,疾病书写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骚客抒发胸臆、寄寓情感的一种独特手法,反映了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和政治文化,有其独特的艺术象征特质。中国古代诗歌对于疾病主题的描写,隐喻着诗人对于自身和对于社会的不同精神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古人的生命观和艺术观,是中华优秀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的民族诗人,惠特曼必须在自身的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维系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而无法在与世隔绝的情形下建构民族诗歌话语。自《草叶集》1855年问世以后,社会反应便介入惠特曼的创作,对其思想意识、创作理论、创作计划、主题与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正负两个方面的干预,而该诗集陆续更迭的版本既可以印证社会干预对诗人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导致社会产生新的干预的中介。在《草叶集》的六个版本中,前三个出版于内战爆发之前,后三个则于战后问世。本文拟从内战后的版本入手,通过从多重视角评析主题内容,结构,语言风格,以及版本外在形式的文化内涵等等,探讨诗人后期创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倪瓒题画诗具有冲淡之美,这种冲淡之美在他的题画诗里表现在诗人对“无我之境”的塑造,诗人对自身宁静的心灵、闲适的心态的描摹和诗歌意象的选择上。形成这种冲淡之美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以及受佛教、道家文化的影响;二是社会文化心理与文人心态对诗人创作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篇章语言学的信息分析中,主题分析具有与主位分析不同的意义。并且,主题分析对于隐喻语篇存在特殊意义,因为主题和概念隐喻是隐喻语篇建构和识解的重要手段。主题分析帮助人们认知隐喻语篇:从创作角度,概念隐喻建构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从识解角度,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的关系是隐喻。  相似文献   

6.
认知是大脑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学认知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读者认知和经验的参与,而且需要读者与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世界发生互动,从而理解了文本,深化、扩展了读者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文章阐述了文学认知功能中的隐喻认知功能,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理解隐喻时利用了头脑中有关的世界知识和经验,同时读者对隐喻的理解深化了自身知识和经验并形成概念、进一步完善了自己对隐喻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解读英语小说中的概念隐喻,讨论隐喻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并非只有新奇的隐喻才是翻译的重点,文学作品中不乏隐藏在文本中并不引入注目却决定着作品风格的隐喻,这些隐喻才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在当代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东西文化的隐喻不断地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当代中国读者的知识面非常广阔,因此,在翻译隐喻时应以直译为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文化互鉴和文学赏析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从文化互鉴视角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忠实作品原意,消除文化隔阂对作品赏析的影响;其次要巧用归化与异化的方法,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再次要根据原作特定的表意语言,对接本土文化;从次要解析作品的方言和戏剧性独白,呈现出原作的文化特色;最后是要尊重原作的创作背景,感知作品文化艺术之美。同时也期望以上方法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品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与转喻的连续体观为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唐诗中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外化为特殊的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是诗人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操作互动的结果.翻译唐诗中这些隐转喻和转隐喻现象,要以强调译语读者最大相似体验和最佳相似体验为内核的认知等效原则为依规,采取保留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变更源语喻体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舍掉源语喻体以及消解隐喻与转喻互动关系等三种可行路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我自己之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叶集》的精华篇《我自己之歌》表述了华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理念和诗人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力求解答“我自己是什么?”这一富含哲思的问题。在对此问题阐述的过程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灵魂与肉体”、“上帝与自我”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超验主义思想。本文从哲性诗学的几个侧面论证惠特曼与爱默生,黑格尔,尤其是与康德等哲学家在思想上的联系,并通过解析《我自己之歌》中对“自我、上帝、灵与肉”等认识客体所做的真诚表述,阐述诗人思想深处超验主义的泛神观念。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来表达和传承。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概念隐喻,且自成体系。通过分析比较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异同,进一步阐明概念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中英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在概念隐喻指导下,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并不只是文学上的魅力和意义,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也是极为深厚的. 本文旨在挖掘《李娃传》中关于中国传统婚恋观、新女性观及中国文化雅俗兼容观的深层意义,来寻找其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对其作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Lakoff的概念隐喻观对《论语》中以"人"和"信、德"为目的域的隐喻进行文化解读.我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背景及经验知识是隐喻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隐喻.  相似文献   

15.
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隐喻理论的解释范围不断扩大。从古希腊的修辞观到对语言本体进行解释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化研究,从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概念隐喻到完全彻底的认知隐喻观,所有这些都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一直以来在这些研究的背后,缺乏一种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即共性。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域之间的叠加和互动是各类隐喻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隐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隐喻的共性;另一方面,隐喻的内容又是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隐喻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观照,在达成所指目的时可以采用等喻或者换喻的方法,在达成语用目的时,可以采用转换意义、省略喻体的翻译方法。恰当的隐喻翻译,有助于塑造诗人爱国求索的形象,有利于目的语读者领会诗人笔下深刻的内涵,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促使文学走向现代化,国外文学对新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惠特曼以及欧美新旧大陆各种流派对于“五四”当年及其以后的许多诗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惠特曼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翻译及接受情况,可以看出翻译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陕博日历·2021·大唐花舞》中的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理论,构建概念映射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模型,探析总结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提供借鉴。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需要经过解码—编码—实现身份归属三个步骤。针对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编码过程,译者需根据自身解读选择恰当的隐喻翻译方法,对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再隐喻化或去隐喻化或非隐喻化的改编,以译文实现与目的语读者的视域融合为最终目标,促使中国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隐喻意象为目的语受众成功接收,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惠特曼研究的成果与主流发展趋势,侧重评述了几部有影响的专著,包括《重写惠特曼》。文章首先概述了20世纪70年代后惠特曼研究的发展状况,解读对惠特曼的研究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关联,并着重阐释了美国的惠特曼研究者缘何坚持不懈努力研究这位诗人,将其推崇为民族诗人,希望通过他来展现美国的民族个性与想象力。本文认为:除了惠特曼的诗歌及其具有远见卓识思想自身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美国惠特曼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也促使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不断得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意象图式以及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所蕴含的意象、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旨在揭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这首诗中所隐含的隐喻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也为古典诗词的赏析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