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健康伦理:概念、使命与目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健康可以定义为公众的健康,公共健康伦理旨在对公共健康进行伦理学研究,其主要使命在于为促进公众健康、预防疾病、减少风险和伤害提供伦理支持。公共健康伦理的根本目标———公众的健康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  相似文献   

2.
危及公共健康的专利的存在,让专利的合理性及合法性颇受质疑,强化伦理审查是提高专利道德合理性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专利伦理审查面临多重挑战,致使伦理审查流于形式:意识层面上,面临“去伦理化”主张的挑战;立法层面上,立法不完善,缺乏审查依据和标准;实践层面上,审查主体、公众参与及反馈机制不健全。目前可通过厘清观念误区、健全法律体系、引入伦理审查委员会等多种举措来完善专利伦理审查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经济性干扰使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诸如被资本挤压、规划失衡、华而不实等现象,带来了公共空间与人际交往的割裂。健康城市理论主张人与城市要素之间互相支持,建立可持续关系以构建优良的人居环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把握健康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贯彻需求为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规划前提,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互联网思维,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并健全公众决策机制,使公共空间真正“源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国城市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网络公共空间已经成为人们发布信息、获取信息、表达意见、探讨公共话题的公共领域,但是当前网络公共空间里却存在着各种话语乱象,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谐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哈贝马斯的交往思想对认识网络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治理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乱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运用哈贝马斯交往思想中的公共领域、交往理性和话...  相似文献   

5.
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建筑的物质存在,也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容器。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应该具有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视野:一方面重新点燃乌托邦的激情,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探索与创造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空间内容与空间形式,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超越现实,追逐幸福生活的乌托邦之梦;另一方面则以意识形态为引领,将矛盾、冲突、混生与挤压的多元空间融入有机和谐的公共空间之中,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再生产重构现实,展现意识形态在创造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无限潜能。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在职业领域是职业人,在经济领域是经济人,在公共领域是公共人.而公共人是职业人、经济人、道德人的整合,职业伦理教育文化应以利益为起点,以学会价值选择、学会职业自律为根本,以形成公共理性和公共善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公共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公众目标而做出的选择,代表了公众或是绝大多数民众的合法利益.公共决策者代表公众行使决策的权利,但决策者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亦是政策所指向的对象之一;这两者的利益不是永远等同的,因此代表着利益分配的决策便有其较为深刻的伦理前提.民众的合法权益是他们最终的衡量标准.决策者的伦理缺失将不可避免造成公共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它们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这使得它们在研究目标、方法、原则、理论基础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冲突;个人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冲突;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冲突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冲突.因此,生命伦理不能作为公共健康伦理的起点.公共健康伦理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应对公共健康中不断出现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教育是针对环境恶化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德育活动。保护生态环境更自觉、更自然的力量基于伦理,来自对环境伦理的真正体悟。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道德意识、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在环境伦理教育实践路径中,要大力倡导绿色创建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环境伦理教育合力,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体现政府教育主导作用,推进政府主导环境伦理教育系统化、一体化、网络化和终身化进程;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教育功能,营造有利于环保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激发公众生态责任和参与意识;完善环境伦理教育运行保障机制,从制度、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环境伦理教育实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健康伦理是公共健康体制、公共健康政策和立法的基础,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伦理学领域,它都是一个新课题。文章旨在对公共健康伦理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对公共决策及其目标设定进行了制度伦理、伦理评价、伦理选择模式等探索。以此为启发,设定公共决策目标应坚持伦理关怀、兼顾效益与公正的伦理原则,其伦理模式应包括以下六大环节:设定决策目标的综合公共利益;对决策主体的伦理要求和制度约束;进行公共决策环境的伦理评估;发动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决策过程进行控制与矫正;注重公共决策目标的道德满足度。  相似文献   

12.
培育公共精神、凝练核心价值已构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共识,相应的伦理诉求多趋向于制度、秩序或规范重建,而制度、秩序与规范的有效性必须以执行者的道德正义为前提,"人—制度"的逻辑悖论又极易催生伦理正义诉求的价值陷阱。难题破解必须诉求于伦理生活中自由而自觉的道德主体,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群体因知行合一的独特气质构成当前中国社会正义生成的伦理引擎,成为人民大众主体意识觉醒的"起搏器"。其发生与发展依赖伦理生活中的两种力量:一是以公共事件为契机的公共精神教育;二是政府主导的伦理正义体系。其中,先进群体是前提,公共事件是媒介,政府主导的价值体系是保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韩国政府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公共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定《婴幼儿保育法》和《幼儿教育法》明确幼儿入园 的权利,为学前儿童提供无偿保育津贴,通过对弱势群体儿童实施重点保障措施等确保学前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通过推进保 教一体化建设,实施全国统一的“Nuri 课程”,进一步加强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践行学前教育义务性认证制度等措施,确保 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实际补贴与预算不符、无偿保育实施过程中的学前教育不公平 现象、教师准入一体化及评价认证中的问题等。借鉴韩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我国应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推进学前教育精准扶贫;通过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政策规范;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统筹规划0~6 岁 儿童保教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是“大跃进”的产物,此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从实践的层面上阐述了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社会根源。实质上,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有理论根源、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思想根源则是关键,是主因。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健康的伦理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诸如"非典"、禽流感等流行病的不断发生,公共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对于公共健康的伦理本质,我们可以从公共健康的概念、公共健康作为起源与存在的合伦理目的性、公共健康作为社会制度的伦理正当性以及公共健康作为行为原则和规范的道德品格性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金融危机的客观现实,通过对我国的影响和国人勇于担当的智慧,阐明了真正危机是因人心之贪婪和人伦之无信,故伦理危机才是根源所在。基于我国国际诚信品质的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消费的合理适度等策略,推行是避免经济重蹈覆辙和推进社会伦理合宜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7.
唐瑜潞 《国际公关》2023,(23):137-139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公共伦理的考验。本文以基层低保政策为例,探析因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欠缺导致的公共伦理失范现象,并通过具体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事务管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8.
在以理性分歧为特征的现代多元主义条件下,公共理性成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转向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一些学者试图从霍布斯式的公共理性观念中获取灵感,但这种观念是建立在纯粹的强力之上的,没有任何认知与伦理的基础,同时它在本质上仍然是私人性的,而不是公共的。当代公共理性以认知和伦理之维为其内部的构成性要素,以强力为最终的外部保障,但它的认知方面仅仅在于,它在认知能力上不逊于其他认知方式,而其真正的优越性则在其伦理之维。结果,公共理性的辩护方式意味着真理与辩护之间的某种距离。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者在其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建立和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展甚微,这必将影响到法律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应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类型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迅速蔓延与高危行为有着紧密的直接的关联.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伦理态度以及社会伦理态度又有着深刻的关联.从伦理学角度分析艾滋病高危行为,可以从源头上了解高危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由此,从公共伦理政策构建的层面上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提出干预,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