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佛教思想成为垮掉派作家用以观察社会、看待世界的一种人生哲学,对"垮掉哲学"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佛教中诸如禅宗、缘起说、出世说等理念对垮掉派作家从现实世界的压抑中解脱出来,走出自我困境,超越自我意识,重新寻找一套价值体系等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垮掉的一代"以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对阶级束缚的反叛并以精神的狂欢、荒谬怪诞的行为为特征,揭示了二战后一代文学奇才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域的“三大板块”(陕北、关中、陕南)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这里的文学亦各存异质,各显情态。陕西作家普遍看重自然与民风的关系,他们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响,民俗风情充盈其中。在三地各具特色的文学景观中,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又迥然有别。陕西作家文学信念坚定,各创其路,各扬旗帜,每个作家坚硬突出的个性张力使陕北、关中、陕南的三地文学乃至陕西文学都未能形成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中,游弋着以根意识为主题、创作风格迥异的作家队伍,文章以钟理和小说为例,对作家背景、小说文本的解读以及对不同文学场域中构建的文学理想进行比较、思辨,开掘出"根"在台湾省籍乡土作家与大陆去台作家之间存在的意识差异。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现代美国社会和文化思潮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垮掉派文学"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垮掉派文学"以及由该流派的经典之作<在路上>所倡导的向往自由、精神独立、敢于冒险、勇往直前的理念具有与其它经典美国文学作品同样的永恒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天人合一”为中心的中国超稳定文化形态,决定了古典文学和谐、柔性的风格基调.五四时代个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自觉唤起了作家风格意识的自觉,引发了文学风格划时代的变革,传统文学的和谐宁静被打破,代之以崇高与悲剧.  相似文献   

7.
"垮掉的一代"文学和博普爵士乐一样,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共同的时代背景使它们在精神上彼此相通,爵士乐和"垮掉的一代"的精神诉求不谋而合.博普爵士乐对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小说主题之中,也就是"垮掉的一代"的本真追求,即对于真实和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秦地多作家,陕西重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秦地作家多小说,倚诗文,是为一大优长,且成就丰,传播广,影响大.而报告文学创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李若冰、魏钢焰之创作高峰以降至今,专注于这一领域且有集束性成就者并不见多.近年来,集记者、编辑、作家为一身的陈若星,以报告文学创作的执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学风格.我概之为"大爱情怀的拥抱;视野论域的广阔;清朗风格的怡人"这样三个层面的文学品质.如此文气绵长,情采厚重文本的奉献,无疑倍增了陕西文坛创作的丰盈与时代大写的应有张力.  相似文献   

9.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不同个性气质的作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题材,显示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华裔文学中的伊斯兰文化带分布于中亚、西亚、东南亚的大部地区,及欧美的个别地区.此文化带的艺术特质体现为:作品中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汉儒文化"化合",作家具有"三重"望乡心态,作品的美学风格为倾向民间底层的现实主义.发掘此文化带,能为世界华裔文学的文化地图新拓出一个中亚板块,能将华裔少数民族文学纳入学界的研究视野,还能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华裔文学的比较,思考世界华裔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艾伦.金斯伯格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本文通过其代表作《卡迪什》的简要分析,论证他超越传统,以急流瀑布般的感情宣泄、随意的结构、色彩分明的画面,在思想和艺术上为美国文学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新诗之"莽汉主义"与美国垮掉派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1980年代中期,莽汉诗人初涉诗坛时,不仅可以上承朦胧诗、"文革"地下写作而汲取到今天派等精神因子,还可相当广泛地接触到已被批量译介的垮掉派文艺。在具体创作中,以李亚伟为样本,我们更可以清晰看到垮掉派作品传播对诗人创作风格转变的牵动。伴随垮掉派的强力辐射,莽汉主义表现出迥异于传统诗歌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形态,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先行者,但仅隔数年就衰落解体,无力成为先锋诗坛的主力。究其病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以行动意识代替写作实践、以青春激情稀释人文理想;二是"文革"记忆恶性膨胀。二者合力将莽汉主义推至破坏、解构一极,而未确立积极的建构意愿。  相似文献   

13.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不同个性气质的作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他们的作品显示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4.
"苦难"是文学写作的一种重要的叙事资源,在当前"底层写作"和"苦难书写"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时,本文尝试以"苦难"书写为视点透视近年来作家的写作立场,反省文学中的"苦难"书写所提供的写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寻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写作中,作家关注的是生活中的何种苦难境遇、如何去讲述苦难、面对苦难作家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策略?考察这样的一些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话语逻辑,在今天多元共生的文学视野里,不仅能提示文学如何观照当下生活,而且期待通过对苦难叙事的历史流变的梳理,透视一个时代文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5.
作家言语风格独特性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精神个体性”的体现 ,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移易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 ,直接来自于呈现在具体文本中的作家独特的言语风格。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作家言语风格的独特性 ,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言语方式 ,即其在进行文学话语活动时对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式句法以及修辞手段的独特选择和习惯性运用。  相似文献   

16.
后垮掉派是继承和拓展垮掉派政治和文化遗产的一个流派。它同垮掉派一样,既关心时事、世事、眼前的俗事,也关心东方宗教、哲学和文学,甚至关心虚无的来世,是一个非常关注社会现实,同时又非常浪漫而通俗的新诗歌流派。后垮掉派诗歌,和垮掉派诗歌一样,同其他美国诗歌流派(美国禅宗诗除外)的分水岭是它超越了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狭隘价值观,尊重不源于西方古典传统的第三/第四世界的多元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学流派和文学风格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摆正一定流派的文学见解与它的艺术风格共同性之间的关系,摆正作品的构成因素与艺术形象体系在风格构成中的关系,否则,对于一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风格,不容易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当前在文学流派的评价方面,存在着重视流派的文学见解轻视流派风格的倾向,在作家风格的评价方面,存在着重视作品的构成要素如题材、语言、地方色彩等方面的一般特点,而忽视对于作家、作品形象体系的研究的倾向,尤其忽视对于内在深层形象的深入细致的体会和把握,因此得出的评价常常脱离文学流派的实际,脱离作家、作品的实际。关于“山药蛋派”的讨论,就存在着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垮掉一代”禅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一代"借助东方哲学尤其是禅宗思索改革社会的良方。从习禅、写禅、化禅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看到禅宗在"垮掉一代"中的全面渗透。"垮掉一代"身体力行地进行禅宗实践,如打坐、沉思、去寺院研习禅经、开设禅堂,甚至担任禅寺住持,不仅将禅理应用于日常生活,而且以禅入诗,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禅典,将禅宗思想融入诗歌创作,提倡强调直觉的具有禅宗美学特质的自发式写作。虽然"垮掉一代"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但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深深打上了美国本土烙印,形成独具美国特色的"垮掉禅"。  相似文献   

19.
冰心、张爱玲两位女性作家都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但两位作家的创作风格截然相反,不论是描写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呈现出高雅与通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陕西作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创作风格。陕北文学以路遥为代表,深受生存文化影响,形成了宏阔大气、粗犷奔放的创作风格;关中文学以陈忠实为代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含蓄蕴藉、内敛深沉的创作风格;陕南文学以贾平凹为代表,深受秦汉文化和荆楚文化影响,形成了或质朴厚重、或自然朴素、或神秘鬼魅、或虚无缥缈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