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高校毕业生选派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光宝 《人才开发》2006,(11):24-25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参加农村基层工作,社会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天之骄子的新下乡运动”。这些高校毕业生通过严格的公开选拔后,打起背包,奔赴农村,他们如何从喧嚣的城市融入到闭塞的乡村生活?如何经历从天之骄子到田间地头“村干”的角色转换?他们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2015年9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曾庆生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汝南县三桥镇魏庄村任第一书记.曾庆生同志是一名受部队培养并在地方人社系统工作多年的优秀党员干部,履职一年多以来,他严格按照省市驻村要求,坚持工作在村、学习在村、吃住在村,总是脚穿迷彩鞋,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村组,深入农户,访民情、听民声、理民意、寻对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骑行书记”.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小康村建设的督查管理张家连,张中祥桐柏县把小康村建设做为统揽农村工作全局,92年以来、从县直单位、有关企业择优选派200余名业务骨干,编成100个小康工作组(包括地委、行署派驻桐柏3个工作组),承包全县100个行政村,进行小康“百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栖霞市委、市政府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先后选派15名优秀科级干部到困难企业挂职,让“局长”当“厂长”,走出一条企业解困新路子,取得良好效果。 这个市选派科级干部到企业挂职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挂任一把手,履行法人代表职责。以往机关干部到企业挂的都是副职,主要职责是协助企业工作。这次栖霞市的做法是,选派科级干部直接挂企业正职,签定目标责任书,全面履行法人代表职责,名义上是挂职。实际上唱的是主角。15名挂职干部中,挂任一把手的有5名。 二是选内行,用其长。就是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拨出来,派到困难企业挂职。尤其注重选派过去曾在企业任领导职务的科级干部返回第一线,回到原企业再造辉煌。市金河集团公司前段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水泥产量萎缩,质量下降,4条生产线只有1条勉强维持生产。仅能产出325号水泥。1996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笔者参加河南省“一村一品”及新农村建设培训团.赴日本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主要任务是学习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新农村建设经验。培训团先后到达日本的福冈、神户、大阪、东京都、大分县、琦玉县等地.分别听取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总代表陈化北、日中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林欣关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介绍,较为系统地掌握了“一村一品”运动的理念和精神。对日本的工业、交通、风土人情等有了大致了解。特别是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所闻所见中有很多方面体会深刻。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07,(4):52-52
河南省人事厅近日授予中牟县十里铺村等13家单位为该省首批“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以带动全省农村充分借鉴日本“一村一品”经验,进一步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围绕实旋“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开展结对帮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一村一品”的迅速发展。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迭1177个,“一县一业”示范县一个,从业农户43.67万户,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产业发展涉及粮,果.牧、菜等10多个产业。  相似文献   

8.
应江西省外国专家局邀请,日本大分县“大分一村一品国际交流推进协会”专务理事安东忠和事业部长吉野贤一8月21—29日前来江西南昌、抚州、吉安和赣州,分别向来自涉农管理部门、“一村一品”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一村一品”示范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乡镇、特色村相关人员1000余人传授了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一村一品”运动是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发起倡导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成功例子,受到世界瞩目。2002年,江西省委、南昌市委等主要领导到日本大分县实地考察时,对“一村一品”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即推广…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8,(1):108-108
近日,湖北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8年到2010年,全省每年选拔6200名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确保三年内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严格标准,选准人才。从2010年起,区委坚持每年从农业、水利、畜牧、林业、旅游等部门选派10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各产业园区、企业、村(社区)开展挂职服务,助推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选拔中,坚持择优推荐、按需选派的原则,严格坚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仪陇县村村建起人才服务中心南充市仪陇县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万村书库",整合各类村级资源,在871个村建立了人才服务中心,让3万多名农村人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家"。村级人才服务中心重点对村里的农技能人、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等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帮助提供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6,(8):21-21
2006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暨经贸合作活动周于6月25日至30日在香港举办。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裴菲率“一村一品”产业招商分团参加“活动周”.期间与农业部门共同举办了中国江西(香港)农业招商引资暨“一村一品”产业项目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6月29日上午,“推介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百人会场座无虚席,50余位企业参会代表.江西省直部门代表与莅临推介会的50余位客商欢聚一堂,探讨项目合作。出席推介会的还有:京港人才交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和及江西省农业厅、省社联、省外国专家局的领导等。江西省外专局局长裴菲就推介“一村一品”产业项目作了“投资‘一村一品’产业,共创互利双赢远景”的主题发言.利用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投影材料推介了“一村一品”产业招商项目.向出席的客商宣传了江西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优势和政府扶持政策。客商对“一村一品”产业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推介会”后,参会代表及企业代表与客商就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了洽谈、签约。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围积极实施“海外智力西进工程”、“海外智力援疆计划”等一大批重点引智项目,共在西部地区实施各类引智项目12186项,聘请外国专家24069人次,选派1.6万人出国(境)培训,资助西部地区的国家引智专项经费7.787亿元。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广大青年干部、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纷纷作为科技下派干部深入农村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破解“三农”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令人敬佩。但笔者需要指出的是,要在农村真正服务好农民群众,达到增长农民才干、增强农  相似文献   

15.
一百二十年前,在我国留学生史上,曾有过一次专门选派少年出国留学的历史,这就是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由上海出发赴美国的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为十二岁的少年留学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岁.客闳一八四七年赴美留学,是我国第一位留美学生。一八六七年回国后,在三十多年里,他多次向政府积极提出组织汽轮公司、选派留学生、开矿山、设国家银行等建议。选派少年赴美就是他倡议实行的.当时清政府决定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德福城成立了以陈兰彬、容闳为正副主委的“中国幼童出洋肄业局”,同时在上海成立“幼童出…  相似文献   

16.
10月19日,“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成果总结交流会暨炎黄奖颁奖仪式”在成都福德酒店隆重召开,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副局长张建国,香港工商专业联会永远名誉会长罗康瑞,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等出席了会议。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香港工商专业联会自2002年起,开始共同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计划”,选派西部地区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香港培训。目前,该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三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区和重庆市的44名学员圆满完成了在香港地铁公司、中华…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训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国培计划”的实施,而影响教师培训的效果是多样的。通过对政策的解读和实施过程的分析,对选派方式和组织者、教师的个人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成立村理事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一是农村信访问题增多。信访量上升,解决难度加大、信访级别增高、投入精力增多,基层压力加大,需要发挥镇、村、社干部的作用,做好"三大调解",特别是人民调解的作用。二是农村监督制约机制滞后。解决农村监督难问题,需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初,烟台市福山区决定以“用2—3年的时间,使每一名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农民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进而在全区农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受到了基层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第一,狠抓培训网络建设。区、镇、村三级组织分别以区委党校、镇党校和农民学校作为培训主阵地,区镇党校在硬件建设方面上了档次,有156个村建起农民学校。从山东农科院、莱阳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和区内农技部门聘请40多名专家组成了高层次师资队伍。各镇、村也建立了由“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师资队…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留学工作要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科学、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2004年全国将选派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3630名,较2003年增加近500人;加大资助力度,奖学金标准有所提高;加大研究生选派规模;新设立博士后研究选派类别;鼓励行政管理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