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光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2)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是一部具有严肃文学作品内涵的通俗文学作品。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便是其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性的文化向度的集中体现。作品不仅对战时陪都重庆社会弊害予以批判与自省,同时对生活其间的重庆人的“劣根性”予以批判与自省。这种双重批判与自省,回应了当时文学对于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传统回归的呼唤,充分显示出这部作品具有的文学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安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129-135
张恨水《八十一梦》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戏仿力作,作者为排解苦闷的趣味立场呈现出复杂游移的戏仿姿态,使《八十一梦》文本世界显得丰富而多元,蕴含了多重趣味,造就了丰富的戏仿形态,既有时空穿越的陌生化呈现,也有拼贴混杂的"上下古今"式戏谑,还有对新文学文体的降格化戏仿。《八十一梦》与鸳鸯蝴蝶派的众多读者,成功地完成了对源文本和戏仿文本的双重"解码",文化趣味、文学记忆、阐释方式等趋近,形成了鸳鸯蝴蝶派的阅读共同体,这一通俗文学共同体对文学生产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敬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从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创作规律的角度,阐述了张恨水的小说创作从改革章回体起步,虽然走的是一条与新文学作家作品相逆的道路,最后却殊途同归,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雅与俗、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商品属性诸关系的处理上,无疑会给当代文坛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慧芳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40-142
在长篇小说《藏獒》中,杨志军以藏獒为中心意象,通过对青海高原藏区神奇而瑰丽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对神秘的藏文化的展示,对执着而又纯朴的人性的展现,对忠勇而又无私的藏獒世界的传奇打造,营造了一个奇特而含意丰富的文化寓言,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审美探索。 相似文献
5.
黄忠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从“代后记”《融入野地》的独特文体与《九月寓言》的关系来看 ,这部长篇小说有两个叙述目标。两个叙述目标在小说文本中的不相容性 ,将本应属于该小说的思想主人公形象排挤成了一篇亦小说亦散文的“代后记” ,这就导致了它与小说的结构性变化———由小说的一部分变成对小说的一种解读。这一变化 ,一方面使小说的神话世界寓言化了 ,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小说的神话性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梦创作类型及意蕴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梦创作千姿百态,寄寓深远,依照梦的内容可以分为预兆梦、思绪梦两大类。梦是人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或者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者直接表现现实,基于梦幻的这个特性,《聊斋志异》梦创作的深层意蕴往往呈现出对理想追慕颂扬和对现实否定批评的两极指向。 相似文献
7.
黄忠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67-70
《黄瑞云寓言》是当代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寓言作品。它记录了作者个人苦难的升华 ,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展示了作者高贵的人格 ,其诙谐幽默的喜剧品格 ,精炼质朴、新鲜活泼的语言 ,使其成为当代汉语写作的规范语言作品 相似文献
8.
刘正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101-102
通过对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和<八十一梦>四部小说的探析,阐论张恨水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表明恨水的"恨而醒世"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9.
《庄子》寓言颇具戏剧性,其戏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寓言的代言性质与戏剧代言体如出一辙;二是寓言中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层层推进的戏剧情节;三是多样的戏剧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李露菲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94-95,98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诸子寓言多是用来表达哲学观点,在历史散文中,《战国策》寓言是时代的折射,它用来传达纵横家的政治看法。本文将《孟子》寓言、《庄子》寓言、《韩非子》寓言与《战国策》寓言进行比较分析,着重论述《战国策》寓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酒国》是莫言小说中长期被研究界忽视的作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联系作家观念、创作主题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酒国》进行文本解析,可以看到《酒国》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义性。《酒国》是莫言突破自身创作进行实验探索的力作,它包含着莫言对于小说传统、文本叙事以及饮食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在莫言小说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方维保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6-7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最初走的是鸳鸯蝴蝶派的路子,但在五四的民族与国家精神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将情爱与国家相联系,以情爱承担民族国家内涵,并最终归附于国家话语。这使张恨水的小说不同于鸳鸯蝴蝶派,更使他因此而受到知识话语的肯定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寓言创作思维是人类思维进入成熟期的表现,它经历了一个从神话思维脱胎并逐步成熟的漫长过程;寓言创作思维具有主题先行、注重逻辑理性和哲理性、简单明了的特点和鲜明的审美特征;寓言创作思维对后世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推进小说创作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吕建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93
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中流淌着浓重而深致的东方情调,而在这种东方情调的背后,潜伏着贯穿作家创作始终的浓郁而深沉的东方情结。本文力图从分析文本中三位女性人物入手,对张恨水在《啼笑因缘》中流露出的东方情结进行整体性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武怀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作为建安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安时代的赋作同当时的整个文学一样呈现出抒情化和小品化的趋势。在咏物赋的领域里,动物赋表现出较强的抒情化和寓言化倾向,静物赋受当时同题共作风气的影响,表演化的创作使其抒情性大大减弱,同时也助长了因袭与讲究形式美的倾向。动物赋与静物赋所表现出的差别体现了审美移情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梁启超、茅盾和张恨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为中国近代或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报人身份和经历的影响是这三位作家小说创作的共同特点。它以富于层次性的方式显示了近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特性,并从特定方面彰显了中国近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从与报刊关系角度看文学创作,还可以促使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进入大视域并有效回归到创作现场。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寓言结构艺术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松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道”。作者以多种结构方式相互交错、相互补充,使得这一主旨得到充分的展示。《庄子》独具匠心的结构艺术,不仅造就了容纳大量寓言的便利条件,而且连用寓言的格局,更加有利于对寓言主旨的多侧面多角度论述,从而使其寓言文学表现出较为完整的艺术美。这种结构艺术带来的巨大功效,对寓言文学及后世学者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181-184
道教从酝酿到正式创立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梦度人 ,是道教的传统 ,在元代神仙道化剧中得到集中展示和充分表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元代神仙道化剧中的“梦”情结进行探讨 ,一是从弗洛伊德“梦是愿望的满足”出发 ,对“梦”情结进行心理探源 ;二是从梦与中国古代宿命论的关系和庄子“真人无梦论”着手 ,寻找“梦”情结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泰霖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寓言创作在我国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先泰时起就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流变,到了唐代,更显成熟,这从柳宗元的寓言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寓言乃是比喻,有其本体和喻体,《庄子》寓言自不能外。《庄子》寓言的本体就是他的人性之道、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庄子》寓言的喻体可分为神话题材、社会题材和自然界题材三类;其寓言的本、喻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乃是“一本多寓式”,其优越性则在于寓言主旨可以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