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水面,提高池塘水体的生产效益,把青虾养殖与鱼苗鱼种养殖结合一起.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既能捕到青虾产量。又不影响鱼种产量,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2.
于忠诚 《小康生活》2001,(10):24-24
鱼种池每年有4—5个月的利用率不高。笔者总结了鱼种与青虾混养技术,为鱼种池的合理利用找到增产、增效路子。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只要能育鱼种的池塘,都能进行鱼虾混养,一般要求面积1—5亩,水深1—1.5米,底泥较少。为集中捕捞和清塘方便,在池底开挖宽  相似文献   

3.
投放的鱼种,由于运输途中过度颠簸,体力消耗过大而产生昏迷翻白现象,若不及时抢救,极易死亡。现介绍一种效果好并且简单的徒手急救法。具体方法:当发现鱼种昏迷翻白,立即把鱼种放在水温为5—10℃的避风向阳的清水中,用手在水中浇水,使水花均匀地撒在鱼肚面上,浇水频率接近鱼的呼吸  相似文献   

4.
新挖鱼塘放养鱼苗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投放大规格鱼种。鲤、鲫鱼种应在8厘米以上;草、鲢、鳙鱼种应在17厘米以上。投放前几天,将池塘水深加至20厘米,每667平方米水面施生石灰75千克,清塘消毒,预防病害。(二)要重施基肥。鱼种放养前,每667平方米水面应施经过发酵的人、畜、禽混  相似文献   

5.
兰天 《小康生活》2003,(7):28-28
同一鱼塘上半年养成鱼,下半年育鱼种,可提高鱼塘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一、鱼塘条件选择面积3—15亩,水深1.5—3米的鱼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二、生产程序前季鱼1—2月投放鱼种,3—6月加强投喂,6月起捕销售成鱼。后季鱼7月15日之前投放当年夏花鱼种,8—10月强化培育,11—12月保膘,年底销售鱼种。三、成鱼饲养 1.鱼种放养:放养前15  相似文献   

6.
吴健 《小康生活》2000,(11):21-21
网箱养殖大121鲶,一般当年3—4厘米的鱼种,经过半年饲养,成鱼可达1—15千克,每立方米网箱产量可达50—80千克。  相似文献   

7.
唐文联 《小康生活》2000,(12):27-27
用药液进行鱼体浸洗消毒,是投放鱼种时必不可少的,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这里介绍几种消毒药液的配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卫  韦举 《小康生活》2002,(12):27-27
(1)选择池塘。池塘水深2米-2.5米,靠北向南,阳光足,水源好,能排能灌,池底平坦。面积2000米↑2-3000米↑2,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2)鱼种投放。鱼种投放早、规格大、数量足,是高产的关键。3月-7月以建鲤为主,搭配少量的鲢、鳙鱼;8月-10月,再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每一季共投放鱼种  相似文献   

9.
目前很多鱼种培育池,从鱼种并塘越冬后到次年5月份,要闲置5—6个月时间。这样,可利用池塘闲置时间饲养青虾。到次年5月中旬以后.再培育扣蟹或鱼种.实行二茬轮养.提高水面利用率。现将我们今年10亩池塘二茬轮养获得亩产青是561斤、扣蟹9100只(规格80—100只/斤)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使鱼种安全健壮越冬,确保丰产,特提醒鱼种养殖户注意:一、要抓住晴暖天气,强化越冬投喂管理。不少人误认为:冬季鱼类进入冬眠不要投喂。其实不然,即使冰冻天气鱼类也要摄食,只是摄食量小一点而已。遇到晴暖天气,鱼苗的食量就会马上增加,据试验观察,封冰融化后投喂,鱼苗马上集中到水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西充县仁和镇石桥坝村农民冯齐祥,在自家砖房屋顶上,建了两口各24平方米的养鱼池。从92年5月养鱼至今,每年平均收入6000多元。冯齐祥养鱼致富的“决窍”是巧用食盐。(一)鱼种消毒:在鱼种放养前,用5%的食盐进行消素。方法是:在鱼塘边放上一个装有温度15-20℃的食盐水溶器,将鱼放入浸洗15-20分钟。(二)防止泛塘:当发现池鱼有泛塘征兆时,每亩取食盐5-10公斤,用水溶化后拌匀,全池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两位承包小型水库养鱼的农民反映:2000年他们投资上万元的资金又打了“水漂”,所放的数万尾鱼种”回捕率很低,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原因何在?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一是防治草、青鱼肠炎病。方法有三种:(1)将大蒜头捣碎,按每50千克鱼种用大蒜头0.25千克与饲料拌和,再按每10千克饲料中用0.40千克的量在拌好的饲料中加入食盐,然后喂鱼,连喂3—6天。(2)将面粉调成糊状,再拌入捣碎的蒜和草料中,草与大蒜的比例为100:0.30,连喂6天。  相似文献   

14.
易廷明 《小康生活》2002,(10):25-25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水质老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原因,不少农民所养鱼种体质较弱。如在秋高气爽时不及时进行复壮,既不利于鱼种越冬,也将极大地影响来年养鱼产量,现将本地养鱼户秋季复壮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志谦 《小康生活》2002,(11):23-23
(一)供鱼种越冬的稻田要求蓄水深,避风向阳;最好是东西长而南北窄,呈东西走向,且要光照好,水源充足,保水保肥力强。(二)要在稻田四周开好鱼沟,中间挖“十”字沟,做到沟沟相通。在田块西北面挖一个比田底深50~80厘米,面积为5~10平方米的水凼,上面用稻草盖棚,用以遮挡寒风霜冻。用从沟内挖出的泥土加高、加固、加宽田埂,一般沟水深60厘米。(三)以草鲤鱼种为主要的田内需投喂精饲料和少量青草或菜叶。寒冬还可用煮熟的山  相似文献   

16.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采用“两段法”池塘养殖收益很高:1.建池。池底最好泥质,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m 左右防逃,水深1—1.5m。要求水源充足,中性或偏碱性,水温不超过30℃。鱼种池500—1000m~2,成鱼池2000—4000m~2,微流水式养殖最好。鱼池1/5的水面种植水浮萍或水花生等遮阳和供  相似文献   

17.
李玉英 《老友》2008,(7):45-45
钓早晨。鱼有早晨吃食的习惯。多数鱼种视觉不好,夜间觅食仅靠嗅觉和触觉,费力还提心吊胆;吃食太晚了,太阳升高,光线太强,且水表温度较高,鱼又上浮戏水去了。因此,黎明至10点钟的时段,既能使鱼看清食物,同时水中的溶氧也充足,而且天虽亮光线却不很强,因而,这时是鱼儿食饵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野钓五忌     
袁春 《老友》2012,(8):48-48
我们休闲野钓,除了要懂得讲究按季节施钓、分鱼种用饵、钓具匹配这些基本常识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相似文献   

19.
鱼种是发展养鱼业的基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种类全的优良鱼种,对开发利用各种水体,提高鱼类养殖产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经过10年试验,采取强化方法培育鱼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改善池塘生态条件。池塘面积、深度恰当,既能满足鱼种活动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草鱼鱼种在饥饿和再投喂下血糖浓度和红肌、白肌和肝脏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饥饿状态下,草鱼鱼种肝糖原含量的下降快于血糖浓度和下降,饥饿3d后肝糖原含量显低于对照组,饥饿15d血糖浓度显降低,提示草鱼鱼种在饥饿状态下通过分解肝糖原维持血糖浓度;再投喂后,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恢复正常,但均低于对照组。饥饿使红肌糖原含量降低,并先于白肌糖原含量下降,饥饿1d红肌糖原含量显低于对照组,饥饿7d白肌糖原含量显下降,再投喂21d红肌糖原含量恢复正常,再投喂7d血肌糖原含量恢复正常。说明饥饿状态下糖原含量变化越快,再投喂后恢复就越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