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营销风险管理》课程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营销风险管理》课程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有机的、全面的、系统化的改造,把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实验教学(依托信息技术和工具)、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花较少的时间较快学会适应社会需要的本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当前机械设计实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针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从实验项目的设置、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要求以及教学理论的验证几个方面进行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为目的,构建了"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功能出发 ,对现代课程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对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分析 ,并根据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出高等教育课程建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是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的主体之一。为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辅导员首先要克服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平时学生工作中积累的素材和经验,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机会走向社会,把学到的形势与政策理论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及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习惯于"背理论"、"考理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基础"课立体化考核模式,使考核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立体化考核,要切实转变"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观念,克服在考核过程中的惰性心理,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层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思路、建设原则、建设过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运用途径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库为教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来源,又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除了对体育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践需要再认识和反省外,更需要从社会发展需求和课程理论视角,深入探讨和分析学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重新审视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进而充分认识体育指导思想与学校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结构(体育课程文本)等的关系,探索构建学校体育课程及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高专"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于理论的讲解不能深入理解等现状进行改革。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途径应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内并占有适当的比例,实践性教学设计同样也应受到"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足够重视。对"概论"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既有利于深化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品格的认识,又有利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式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指出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概念,阐述了"四位一体"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主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开展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训练教学.  相似文献   

11.
《网页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讨,说明《网页设计》课程适合这种教学模式,能在课堂教学中巩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整合和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建构主义理论看,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情境"、"协作"和"会话"。而微博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将其应用于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恰如选择了合适的"情境"去促使学习者进行合理的"协作"和"会话",使学生自觉形成对知识的建构,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定位,形成"课前链接交流的教学预习——微博课堂协作的知识建构——课后知识学习的积极延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科导论是专业入门课,备好讲好这门课,有效引导新生专业入门并产生兴趣,对今后学习至关重要。就《工商管理学科导论》而言,为达到课程设置之目的,应着重做好五个“导入”:绪论导入、概念导入、理论导人、主干课程导人和名著名篇导人。通过五个导入,交给学生一张学习本学科专业的“地图”。  相似文献   

14.
在专业认证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正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如火如荼地展开,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改革正当其时。传统教学大纲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师为本,抑制学生学习自觉性;理论为主,忽视实践性知识的价值;课程交叉重叠,干扰学生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不同性质课程间缺乏呼应,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应当在“OBE”理念引领下,科学架构课程大纲,清晰描述课程性质,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分析组织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技能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使各门课程的贡献度最大化,期待在不断更新、合理整合和灵活实施的动态操作中,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在创建和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从课件建设、课堂设计、学科建设入手,优化师资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平衡师生关系,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能理论在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真正承担起职前培训的职责,必须突破传统课程及常规授课方式的局限,运用先进理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试图借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中融入其理论精髓,突破传统课程观的束缚,最大化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核方式是课程评价环节的体现,也是教学效果反馈的基本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开设的公共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具体方式普遍存在着方式不合理、过程不规范、结果不科学等现实问题。改革传统考核方式为多元化复合考核方式,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现实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具体考核题型与考察大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结果相结合、考核的具体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现实性相结合等入手,逐步形成新形势下符合当前大学生现状的多元化考核具体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尴尬,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是高校乃至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理论课教师把握载体的能力,增强师生之间平等有效的互动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模式,培育人文精神的关键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课程内容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目的强烈的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是课程内容的价值追求,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学生的期望,尽管思政课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服务于此政治性的实现,但一线教师重点关注课程吸引力更为恰当。课程内容对学生的价值属性即生活性,是学生接受教育意愿的基础,挖掘并科学展现内容的生活性是提升课程吸引力的关键。本体性是思政课及其模块教育教学内容相互区别的特征,本体性内容的提炼既彰显教师的功力,更是教材体系向教师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是课程吸引力提升的重要条件。唯有课程的政治性、生活性、本体性相互融通并统一,课程方有吸引力,实效性方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篮球运动课程同样蕴含着深刻的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篮球运动的哲学规律、技术阶段的变化特征以及竞技水平的提高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高度契合;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篮球技术中丰富的引申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篮球技术背后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引领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篮球运动课程可以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教师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充分发挥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