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水扁1月28日(中国传统的春节)在岛内放出所谓“震憾弹”,陈水扁说,他觉得应该“认真来思考废除‘国统会’、废除‘国统纲领”’,要“在适当的期间好好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样的‘国统会’、这样的‘国统纲领’要来追求什么共同的统一,甚至在纲领中来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这都是非常有问题的”。陈水扁的一番话,激起岛内外的强烈反响。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和国际舆论纷纷谴责陈水扁的讲话,批判陈水扁是要向法理“台独”迈出实质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的“废统”闹剧是严重伤害两岸关系的“逆向操作”,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以“终统”落幕。其不顾岛内、大陆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一意孤行,已陷失道寡助的孤立境地。陈水扁选择已成鸡肋的“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做文章,是无力挽回厄运的困兽之斗。其借“终统”转移民众对执政当局不满的视线、玩弄法理“台独”制造新的台海危机、拉美国“护独”的套路不可能得逞。但对其继续推进法理“台独”的可能事变,要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毋庸讳言,陈水扁制造的“终统危机”直冲两岸关系,甚至直冲美国的两岸政策。美国对此表态含糊不清,左右环顾,甚至说出什么“国统会”还在的令人奇怪的话出来。如果美国真的无法读懂陈水扁的意图,或者是与陈水扁演双簧的话,美国目前的两岸政策迟早面临跛脚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当局加快了以武拒统、以武谋独的步伐。今年的6108亿军购案更表明台当局决心与祖国大陆为敌,在“台独”的路上愈行愈远。陈水扁当局赖以与祖国大陆对抗的台军武器详细部署情况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受去年12月11日第六届“立委”选举的影响,台湾政局出现新的态势。从总体上看,虽然泛蓝军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但没有立即转化为提升整体实力的动力;虽然陈水扁当局没有获得“立法权”,但没有改变泛绿军的上升趋势;虽然泛绿军进入“后陈水扁时期”不可避免出现“权力卡位战”,但是民进党当局推行“绿色恐怖”和准备“长期执政”的步伐不会放慢。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8年间,陈水扁和民进党当局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台湾推行“台独”政策。而台军历来被岛内“台独”当局当作是“抗和拒统”的工具,军费预算年年增加,军购武器也从防御转向进攻。  相似文献   

7.
去年8月23日,陈水扁抛出台湾与大陆是“一边一国”的同时,首次提出“认真思考‘公投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陈水扁有意为举行“公投”进行舆论试探与铺路。只是“一边一国”引起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特别是美国的不满,陈水扁不得不派人到美国“赔礼道歉”,重申“四不  相似文献   

8.
近来,陈水扁明显升高了“台独”调门。针对二阶段“修宪”,陈水扁强调“宪改”工程的主轴就是要破除“大中国”意识。8月2日,在接见美国“福尔摩沙”基金会亲善大使时,陈水扁抛出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四阶段论”。8月6日,在出席台联党4周年党庆时,陈水扁又提出了“一个原则、三个坚持、五个反对”所谓处理两岸事务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陈水扁当局“台独”分裂活动明显升级的一年,其主要表现有:一、极力推动“公投新宪”,企图以“宪改”之名行“制宪”之实,谋求“法理台独”。2004年初,陈水扁不顾岛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对,公布了两项所谓“和平公投”的议题,执意要“公投绑大选”。在“3·20公投”被岛内民众否决后,陈水扁并未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鼓动“公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日,陈水扁发表元旦祝词,内容称将继续“催生台湾新宪法”,推动“新宪公投”,并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所谓两岸经贸新思维。陈水扁的元旦祝词一出,即引发台湾各界的强烈反弹。  相似文献   

11.
最近,陈水扁抛出所谓“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并宣称将组成“九人推动小组”加以落实。这是陈水扁为缓和岛内外压力、捞取选票、深化“一边一国”的新花招,“两岸和平”烟雾弹背后掩藏着不可告人的“台独”阴谋。  相似文献   

12.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作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为了反对分裂国家,促进和保证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而不是一部战争法,不是要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与台湾关系法》是一部“和平分离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要维持两岸“和平”,强化两岸“分离”。该法对台湾问题产生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离”(一个中国);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裂”(一中一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13.
台湾陈水扁上台以来不断加快分裂的步伐,从暗地里“台独”走向公开“台独”,从文化“台独”走向宪制“台独”,最近又推行“公投”制造两岸紧张关系。“台独”分裂危机日益加剧,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一定要认清陈水扁与台湾当局的“台独”本质。“台独”的本质是卖国主义。制止“台独”分裂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两岸统一的道路不会平坦,但终究是能走通的。台湾民众要以史为鉴,不要丧失和平统一的契机。美国不会无条件地当台湾的保护伞。被分裂势力牵着鼻子走,就会拖祖国统一大业的后腿,甚至会走上分裂祖国的危险道路。选择谁当台湾领导人,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泛蓝胜出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14.
陈水扁发表元旦讲话是一篇“违逆主流民意,引导台湾沉沦”的演说。 其“违逆主流民意”,证据有三:一、扁演说发表后,台湾股市应声下跌124点,市值缩水2976亿元新台币。股市是“政局风向标”、“民心寒暑表”,台湾民众对陈水扁的失望和不满,通过股市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只有等到让75%以上的台湾民众都具备了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台独”才算是大功告成。陈水扁没有明言,但那却是他上台以来在岛内所作所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弊案加剧陈水扁的执政危机 “反黑金”和“人权”一直是民进党选举动员时所唱的高调,也一度被标榜为民进党的核心价值。但是,一连串的弊案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层级也越来越高。台当局高层不断涉入弊案,显示民进党不但“反黑金”没有成功,自身反而在加速“黑金化”,其政商勾结的程度之深,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民进党和陈水扁不仅陷入政绩不佳、碌碌无所建树的泥淖,同时又因下属接连涉入大小弊案,“第一家庭”的纪录不干不净,操守备受质疑。标榜“清廉”、“改革”的政党形象遭受重创,政党满意度迭创新低。  相似文献   

17.
《福建社科情报》2006,(2):21-21,17
因应“三合一”选举的大败,台湾民进党的执政人事布局,到50天后的1月22日才算“尘埃落定”。当然仍由陈水扁在“总统府”领军决策,苏贞昌掌“行政院”,游锡垫任党主席,组成新的“三头马车”。一般认为,这是陈水扁、民进党为2008年“总统”选举确立的架构,届时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很可能就是“苏游配”。但在2008年5月之前,显然还是陈水扁“说了算”。  相似文献   

18.
从9月9日开始长达35天的反贪腐倒扁运动,于lO月10日“天下围攻”到高潮后,暂时画下休止符。似乎陈水扁已经走过险滩,化险为夷了,台湾社会与民意的焦点转向北、高市长选举。同时民进党的基本盘并没有明显的萎缩,“台湾认同”、“本土政权”在岛内依然有着市场。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两者间,泛绿民众依然倾向民进党,倒扁似乎反而促使民进党和陈水扁抱成一团,并形成蓝绿对抗的态势;“倒扁”反而造成泛蓝受伤了,受创最严重的将是马英九。深绿内部最近一段时间批扁倒扁,或许是基于恨铁不成钢.不希草民进常被陈水扁拖垮;  相似文献   

19.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6,(1):F0003-F0004
05年12月 5日 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挫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请辞。“行政院长”谢长廷也在选后第一时间向陈水扁请辞。不过谢长又廷接受了陈水扁的慰留。 8日 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败选,陈水扁首度表示,会严肃面对外界责难。 9日 “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三合一”选举当选人名单,部分县市地检署拟对涉贿当选人提起当选无效之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统体思维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强调要从总体上、从纲领上、从终始上认识和把握各种矛盾 ,表现出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循环性三个基本特征。“全”、“统”、“环”这三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构成了中国古代统体思维三维的立体思维模式。中国古代统体思维在古典战略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举其要者 ,可概括为谋全胜、重系统、计环周三个方面。谋全胜是指以周密的思维方法制定万全之策 ,用最小的代价保全国家和军队大局的理想胜利。重系统是指无论进行战略基础理论研究 ,还是战略对策研究 ,都着眼于系统整体 ,把握事物内部的统系结构 ,抓纲挈领 ,研究出指导全局的系统的战略理论和完整的战略对策。计环周是指认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预见可能到来的变化形势 ,制定出具有先见之明的顺应时势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