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玲  王帅  韩思琴 《四川统计》2012,(12):14-16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内江地处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位于"双核一带"的中点,是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和重庆经济区四大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智 《四川省情》2013,(10):44-44
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情》2007,(9):58-58,60
国家把成渝经济区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十一五"规划,将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极来培育,批准重庆和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遂宁与成都、重庆等距150公里,地处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最佳辐射点。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规划中,遂宁是唯一一个既进入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又进入成渝通道发展轴,还纳入了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市州。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下,“十一五”期间,遂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飞速跨越。  相似文献   

6.
成都经济区的范围与生产力布局特征 在四川省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征求多方面意见,最后对成都经济区范围界定为5市5县,即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雅安市的雨城区和名山县。一些研究者还提出,遂宁市也应纳入成都经济区统筹布局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都和重庆这两座位居西南的特大城市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将成渝地区和长三角、津京冀、东北地区等跨省区的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层次的规划,列入“政策关照区”。当前,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成都和重庆在未来的密切合作,将使成渝地区成为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相媲美的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成渝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周边城市个个摩拳擦掌,我们翘首以待,期盼着国家相关政策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8.
王跃  章夫 《四川省情》2005,(6):31-31
1.GDP论成都近些年G D P增长非常之快,其G D P只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富裕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成都还辐射了成都周边的城市,形成了成绵德经济区,这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非常之大,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第四个经济高速增长区。成都的G D P在以更高的增速拉开同重庆的距离。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出都高于重庆。2.文化论成都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人文气氛比重庆浓,历史上出过一批又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成都人爱读书,有西南最大的图书商城和图书批发市场。成都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基础,大专院校的实力强过重庆。成…  相似文献   

9.
遂宁,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右翼,属于成渝经济区腹地核心经济带,位处成都、重庆等距辐射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突出。遂宁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一员,其经济的快好发展可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有力支撑,更将有效示范和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建设给遂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遂宁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周贤伟 《浙江统计》2005,(10):42-43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要构建三大城市群,即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带动闽东、闽北、浙南发展,是经济区的首位城市.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其定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带动漳州的经济发展,并向闽西、闽中、奥东、赣南拓展.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带动莆田市的经济发展,并向闽中、三明拓展.  相似文献   

11.
向丽  胡珑瑛 《统计与决策》2017,(16):126-130
文章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内1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Tapio脱钧指数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及所属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关系,并对其脱钩状态进行判别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京津翼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最理想,辽中南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均为相对理想的脱钩状态,其他城市群的脱钩状况均不容乐观;在17个中心城市中,仅有洛阳、深圳、成都和西安4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城市脆弱性的脱钩状态相对乐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脱钩状态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达到3627.1亿元,占全省的17.2%,仅次于成都经济区,居第二位。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四川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中确立的“一极一轴一区块”规划中“一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四川统计》2013,(12):56-57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全面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重点经济区发展,到2017年把川南经济区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新兴增长极。城市群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形态。因此,分析研究川南城市群建设发展的创新之举、突破之举、合力之策不但是川南在全省率先突破的发展要求,更对全省推动“四大城市群、五大经济区”,落实“多点多极战略、着力次级突破”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实现追赶跨越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楠 《四川省情》2010,(6):23-24
川渝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成渝经济区规划以“十二五”末为近期、2020年为远期,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西三角经济区的界定及其基本区位的明确,结合西三角的自然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互补、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集聚、便捷式立体交通等现实基础的分析,探索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思路,实现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导机构集中化、区域治理多元化和投资平台国际化的可持续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经济区:秦唐经济区、石保沧经济区、京津廊经济区,选取每个经济区发展速度快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环渤海西岸地区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功能定位: "两区两基地一枢纽"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为"两区两基地一枢纽",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将力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区的两大主体省市,四川和重庆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壁垒,把成渝经济区定位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中部     
《统计教育》2005,(10):52-52
一个城市群中部现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以武汉为龙头的中部城市群已经形成五大城市圈:武汉“1+8”城市圈(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长株潭城市圈(长沙、湘潭、株洲),昌九工业带(南昌、九江、景德镇),郑洛汴工业轴(郑州、洛阳、开封)和安徽“一城四市”经济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它们对整个中部以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大经济带中部城市大多沿长江、京广线集聚分布,形成十字形构架。纵向贯通中部的京广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批准成都市、重庆市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2007年4月川渝两地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协议包括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康庄大道,四川应该围绕“新”字,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包括新机制、新体制、新增长方式、新发展模式等,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三位一体”,形成统筹、集成协调和互动效应。营造四川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营造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已经规划为我国国民经济今后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因此,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中,四川要抢抓成渝经济区战略机遇,构建成渝经济走廊,使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实现经济链接和互动,并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得到中央在政策、项目和投资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