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达到3627.1亿元,占全省的17.2%,在四川五大经济区中仅次于成都经济区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李敏 《四川统计》2013,(12):56-57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全面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重点经济区发展,到2017年把川南经济区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新兴增长极。城市群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形态。因此,分析研究川南城市群建设发展的创新之举、突破之举、合力之策不但是川南在全省率先突破的发展要求,更对全省推动“四大城市群、五大经济区”,落实“多点多极战略、着力次级突破”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实现追赶跨越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为深入了解川南经济区的发展情况,本刊特派记者兵分四路赶赴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四市走访当地代表园区及企业,与各界人士交流座谈,结合最切身的感受,为读者奉上四幅精心绘制、最真实的城市发展画卷。让我们一起关注川南,祝福川南!  相似文献   

4.
严文杰 《四川统计》2012,(12):19-21
编者按:为深入了解川南经济区的发展情况,本刊特派记者兵分四路赶赴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四市走访当地代表园区及企业,与各界人士交流座谈,结合最切身的感受,为读者奉上四幅精心绘制、最真实的城市发展画卷。让我们一起关注川南,祝福川南!  相似文献   

5.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3627.1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8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01.1亿元,经济发展势态良好。本文将通过翔实的数据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的川南经济区。  相似文献   

6.
贺嘉 《四川统计》2012,(12):17-18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3627.1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8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01.1亿元,经济发展势态良好。本文将通过翔实的数据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的川南经济区。  相似文献   

7.
张柯 《四川省情》2018,(7):57-59
川南经济区是四川第二大经济区,在四川“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均将被定位为“新兴增长极”,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属于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中心地区,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而中心城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集聚地。因此,在川南经济增长第二极的构建中,需找到区域经济领跑者,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相似文献   

9.
张杰  江娅  林雪 《四川省情》2023,(4):50-51
<正>近年来,川南经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担南向开放主战场重任,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川南经济区发展日新月著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0.
遂宁与成都、重庆等距150公里,地处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最佳辐射点。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规划中,遂宁是唯一一个既进入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又进入成渝通道发展轴,还纳入了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市州。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下,“十一五”期间,遂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飞速跨越。  相似文献   

11.
南溪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宜宾、泸州、自贡三市品字形区域的腹心地带,金沙江和岷江自宜宾汇合后,首经南溪滚滚东去。新建成的成宜泸渝高速公路从南溪境内穿过,使南溪成为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一个重要的节点。全区幅员面积70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总人口42万。  相似文献   

12.
陈智 《四川省情》2013,(10):44-44
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加快建立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邓玲  王帅  韩思琴 《四川统计》2012,(12):14-16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颜林 《四川省情》2015,(8):14-15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其举世无双的英雄壮举彪炳青史,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川滇黔边区开展的游击战争,是长征途中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为配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而采取的一项战略决策,是红军长征史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等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比例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川南七市,历史渊源悠久,有非常相近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中互补性、关联度较强,近年来,七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的改革观和发展观,如何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情》2020,(1):12-13
2019年,四川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达到20144.3亿元,比上年增加1889.8亿元,增长10.4%,超额完成全年10%的预期目标。五区协同竞相发展从分区域看,2019年,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均同比增长10.7%,增速领先,较上年分别减缓1.5、1.0个百分点;其次,成都平原经济区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8.0%,虽较全省增速低2.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且是五大经济区中唯一增速高于上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情》2010,(4):10-11
2009年是“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坚强的北川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克服了震后交通不畅、次生灾害频繁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农民收入在国家对灾区农村救灾救济补助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49.6元,同比增加255.4元,增长8%(见图1)。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20,(1):48-49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分区域的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2018年末,成都平原经济区拥有法人单位47.80万个,占62.7%,比2013年末提高了10.0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9.67万个,占12.7%,下降了4.0个百分点;川东北经济区13.09万个,占17.2%,下降了1.9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3.41万个,占4.5%,下降了2.7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2.23万个,占2.9%,下降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主要特征。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370.6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04.6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977.8亿元,增长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