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地把握民主的涵义,是进行民主建设的首要条件和理论前提。传统观点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形式。伴随着人们对民主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民主的涵义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认为,民主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存在,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要对其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民主的涵义,作为对民主本质的概括,必须适合平解释全部民主现象。这是对民主涵义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  相似文献   

2.
张静 《社会工作》2011,(15):20-21
一 标签理论关于越轨行为的基本观点是:在人们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因为被贴上越轨者的标志是一个关键因素。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对于吸毒者,社会公众往往会给其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对待吸毒者的态度是既怕又歧视,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与道教:世俗性叙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钧 《学术交流》2006,9(11):164-168
《西游记》虽然主要由佛教、道教形象及其情节构成,但统摄全书的基本叙事观点却并非道教观点,而是世俗观点。它不但对道教毫无敬意,而且内含反讽。这表明作者不是以道教立场,而是以世俗立场,借用道教题材来编自己的通俗故事,表达自己的世俗观念。《西游记》对道教社会特性的见解和反讽说明《西游记》的作者不可能是道教中人。  相似文献   

4.
欲望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一个中心议题。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主张克服欲望的羁绊,塑造道德的人格。然而在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上,他们持有不同的立场。孟子主张通过"寡欲""养气""立志"的内在方式来实现对于欲望的克服和道德良知的发展;荀子则主张通过学习"礼法"的外在努力来充实"义",使之成为克服和疏导欲望和情感的道德力量。相比于孟子的内在方式而言,荀子的外在方式无疑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儒家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严肃地向全党提出了学风问题。他说,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针对性的。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态度。一种是把它当成教条,从中找现成的答案,一旦找不到或答案不能完全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时候,就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用了”,要不就认为你的实践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从中找立场观点方法,以马…  相似文献   

6.
舆情变动规律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来华 《学术交流》2005,(12):155-159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因此,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理解为民众在社会政治方面的群体心理活动。在本质上,舆情则是民众与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舆情的产生、变化和结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它的产生看,它是国家管理者“生产”或“管理”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类政策、法规、制度、措施以及领袖形象和社会问题等诸多的复杂内容刺激的直接结果;从它的变化和结束看,舆情是随着刺激它产生的各类社会事项的变化和结束的情况而变动的。但是,舆情作为政治性很强的群体心理活动,它的变化和结束又有着自身复杂多变的规则和轨迹:舆情的主要持有者或主体本身的基本构成和政治素质,都会对他们的群体心理活动的具体情形产生影响;民众对过去的一个社会事项曾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会部分地“残留”在他们对一个新的社会事项的心理反应之中。掌握舆情变动规律,对“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效峰 《唐都学刊》2014,(6):108-113
在社会秩序建设方面,《淮南子》高度重视教化美俗的作用。但特别的是,《淮南子》既持有道家式的"齐同"而视的"化俗"基本立场;又游走在儒道之间,持有"行齐于俗,化成天下"的"化俗"施行思路。这使得《淮南子》的"化俗"设想在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两个层面上分别落实,试图以道家"齐同"的理论姿态实现儒家"美俗"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
刘冰  栾景和 《学习与探索》2006,23(6):101-104
法律的恒久生命力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最终都趋同于把法律作为精神权威和行为规范的现象足以昭示法律之于人类社会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人类对法律的独特的理性价值追求。法律价值具有二重性:一重体现为法律中的人的理性价值追求;一重是法律具有满足主体追求的属性。前者表现为法律的内在价值,后者表现为法律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涵义、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发展是一个评价性范畴,其本质是社会实践,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其形式是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社会发展既有自己内在的基本要素,又有外在的基本形式,其结构是内在要素与外在形式的统一.社会发展有四大功能改造变革的功能、满足维护的功能、调控功能和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0.
蒋颖 《求是学刊》2016,(4):16-23
1925年以后,霍克海默逐渐摆脱导师科内利乌斯学院派哲学的影响,对德国观念论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批判。最初,霍克海默站在黑格尔辩证哲学的立场上对康德知识论的二元论与形式主义进行批判;但同时他也发现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一个永恒的本质,它把现实的总体性当作一种精神内在发展的产物并最终导致了绝对性,这造成了黑格尔体系的封闭性并成为一种形而上学。鉴于此,霍克海默又接受了康德"实践理性优先性"观点,但将具体的个体需要、利益、困境作为理论认识的动机和标准,并系统地联结历史与社会现实,用社会历史的反思来追求幸福。由此,霍克海默又超越了康德,否定了康德唯心主义的道德哲学,产生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想,也就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前身。  相似文献   

11.
哈特作为新实证主义的法学代表,立足于英国的司法现状提出了著名的"法律规则说"。该学说得以提出是在批判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基础之上,并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的分析方法而形成的。哈特从规则的"内在方面"阐述了义务的真实含义,区分了"被迫"与"义务"的概念,从而厘清了"法律命令说"的错误。文章认为该学说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即引入语言哲学新方法、采取内在观点新视角、激发论战与回应、倡导法治国家的规则之治,其理论贡献对于我国法制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云阁 《学习与探索》2006,2(1):148-150
发展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内涵,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原则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体现。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从理论上深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在实践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民主理想,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一套民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也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平合作为基础的民主社会和一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民主文化.罗尔斯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民主的: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社会形态的民主、作为文化态度的民主.这三个层面虽然紧密相关,但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界限.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虽然并不构成一种完整的民主理论,但从根源上加深了我们对民主制度及其理论前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以传统社会中国人的法律态度为切入点,对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法律心理进行梳理分析和新的诠释. 所谓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现代社会心理学普遍认为态度具有三个要素,即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有关态度成分的"三元论"的观点正反映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知、情、意三大要素.这里我们也以此为分析框架,从知、情、意三个层次对传统社会中中国人的法律态度进行探讨,将法律态度的心理内容划分为:  相似文献   

15.
制度冲突视野中的农村法治建设障碍及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土文明的传统在农村社会依然根深蒂固,因此,我国农村仍旧是一个乡土本性的社会。它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质,这些特质是农村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在制度的分析框架中,这些特质属于内在制度的范畴,而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所推行的法律则属于外在制度的范畴。农村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制度冲突的视角分析,其实质就是作为内在制度的乡土社会的特质与作为外在制度的法律相冲突的结果。欲突破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必须对这一冲突进行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是人的内在德性的充分展现,是先秦思想家创造的"天人合德"道德范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是完全内化于人的内心的自我约束行为准则,这一准则不具有外在强制性,因而在当代无法起到有效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而法律则是由习惯发展而来的外部强制的行为规范,这一外部行为规范所满足的是社会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这一最低要求无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必须靠内在德性与外在法律的结合,方可实现和谐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当代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在新世纪迎来了新的复苏契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两方面的和谐就需要在人的内在德性与外在法律之间构建一个德性践行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问题一直是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人的真理,真理是为人类的生活而确立的。作为美国新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也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他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一切哲学问题和理论观点,包括对传统真理观的质疑和批判。罗蒂通过否定各种普遍性真理观来坚持一种反真理观的普遍立场,提出了一种通过说服而不是通过强制使真理符合我们的信念,使我们能够应付世界,从而使我们的预测和控制力得到提高的小写的追求真善美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8.
文学接受系统包括接受客体、接受主体、接受环境和接受效果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有的属于“常数”,有的属于“变量”,这些要素本身的内在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文学接受系统的整体结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将文学接受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来研究,揭示它的内在系统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不仅是当代接受美学发展的必然走向,而且也是当代文艺学体系变革与重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不仅是一系列经济发展指标,更重要的是现代的政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然而我国当前的现状却是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严重脱节.这种状况的深层根源在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固着所导致的对现代文化的非理性抵抗.为此,我再次提出"好公民"概念.作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植入到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中,旨在融合现代政治法律文化对"公民"的内在要求和我国传统文化对"好人"的一贯诉求,使现代化的政治文明和法律文明因注入儒家文化的血脉而不再给我们一种完全疏离于本土文化的异己感和外在感,促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完成法治社会"公民"的角色转换,以文化的和谐来构建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社会疾病是当今实践伦理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它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但这个概念本身具有许多内在的困难。阿克塞尔·霍耐特借助亚历山大·米切利希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社会疾病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作者区分了社会疾病的三种可能的患病主体,并对这三种可能方案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其次,作者进一步就社会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指出米切利希不仅遗忘了历史因素,而且在征服外在自然、将内在自然社会化以及调节人际关系这三个社会再生产要素当中,只强调了内在自然借助道德教育社会化这一个因素。最后,作者回顾了自黑格尔以来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表明自己进行批判的基础是马克思和帕森斯所阐述的有机体思想,并由此证明社会疾病存在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