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参与式预算试验的可持续性问题,是近年地方财政预算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遇到的新课题.经济滞后、发展缓慢地区参与式预算改革试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深入推进的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地方经济贫困、财源拮据、可用于参与式预算试验的新增财力不足;"乡财县管"体制与公众参与的预算改革发生冲突;信息化建设滞后,预算信息链条拉长,以及预算信息质量不高.因此,应当积极推广适应经济滞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式预算试验,以推进公民参与预算管理和基层社会民主治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壮大地方财源,用增量财力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理顺基层政府间关系,建设责任型政府,实施"扩权强乡""乡财乡管"体制;普及财政预算知识,倡导民主治理理念,培育公民文化,夯实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基础;完善预算公开机制,为公众参与打造开放有效的预算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容,同时也是参与式预算的突出亮点和关键。在国内的参与式预算实践中,温岭市泽国镇在公众参与方面一直坚持比较独特的乒乓球摇号做法,相对来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因此,本文从泽国镇参与式预算案例的代表机制切入,着眼于谁参与和如何参与两大关键问题,比较选民代表与人大代表的代表类型及作用发挥情况,对当前基层民主治理中两种代表机制的实践价值作了探讨。未来的基层民主治理既需要激活基层人大制度的活力,也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同时有必要用随机抽取的公民代表来弥补选举式代表在民意表达上的不足,推动塑造出更加民主包容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的民主性基础使网络民主成为可能.网络民主是作为网民的公民借助网络的信息媒介,参与公共事件、影响政治社会决策,建构公共生活的网络集体行动创新过程.网络民主的功能取向在于公共协商与治理.网络民主的制度创新以导引公共领域的形成为核心目标;以理性的公共运用为条件;其有效性源于网络民主参与的集体行动与正式制度系统之间的互动联接.其具体路径在于:以公共性原则引导网络集体行动;促进多元理性的交往融合;促进信息共享;以地方性公共事务为当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这一视角,考察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对于推动地方治理创新和公众参与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3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来把握以公共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参与对于地方政府改革和治理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使公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过程实现程序化、常态化的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创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地方民主治理创新模式的参与式预算已成为当代国家寻求社会公正、实现政府善治的重要理性工具之一,亦是我国财政预算公共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为了保证其在我国的积极稳步推广,需要进一步从改革动因、实现路径、控制模式等方面入手,比较和解析国内外改革实践与理论,同时借鉴一些成熟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办法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家的公共财政目标,内在统一了宪政所涵括的民主理念和法治要求,其实现对规制国家行为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审议,不仅是民主财政的重要内容与运行规则,而且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是现代国家走向宪政民主的试金石.根据立宪主义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完善预算审议制度,从国家制度层面应重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地方治理层面,以地方财政改革出现的参与式预算为契机,构建公民直接参与预算的程序机制;从公民权利的视角,则应逐步推进预算公开,落实公民对政府预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17-2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和国家孜孜以求的执政目标。参与式预算是实现财政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路径。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国家党政层面的支持,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升等,为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发展初步铺垫了可行性的基石。同时,参与式预算还存在层级、范围和水平等限度问题,需要面对不能逾越的边界。在未来的发展中,参与式预算需要以实现参与式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为目标,激发大众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参与成为一种"优良生活",并且提高公共治理的效能和觅得更广泛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8.
近年中国地方政府参与式预算试验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预算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直接参与预算过程和监督政府花钱的一个基本制度和方法.在中国参与式预算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参与式预算在落实公民权利上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却在行政领域和人大制度中拓深发展,成为一种完善治理、强化行政权力的地方创新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的模式,也是中国对全世界参与式预算的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9.
林聪 《学术论坛》2012,(6):41-44
多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和模式的创新是实现多民族地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和维护多民族地区稳定的关键。多民族地区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着多元文化冲突,社区治理责任碎片化,社区治理政策碎片化,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社区治理信息孤岛化等困境,需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建构一套整体性和容忍性文化制度;构建民主透明的公共决策机制,制定整体性公共政策;整合基层治理权力,实现整体性治理模式;整合社区治理功能,施行整体性治理功能;整合社区治理责任,型构整体性责任机制;加强信息系统整合,打造整体性信息系统;坚持城乡一体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整合。  相似文献   

10.
协同治理作为近年西方国家兴起的解决复杂公共问题的独特制度形式,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界都颇为重视的制度安排。协同治理强调协商的决策方法、集体平等的决策过程和共识导向;它倡导民主治理理念,追求公共治理中的民主真实性、更好的公共理性与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相比于官僚体系、市场体系和混合形式,协同治理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参与者协商行为对集体决策质量的影响问题,集体决策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协同治理绩效的测定和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