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少年来,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书,司空见惯的形式,一是记叙文,二是记叙文中引述一些民歌为例子。1983年9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瑶族同志蒙冠雄、莫义明、蓝怀昌、刘保元等编的《瑶族风情歌》,却独辟蹊径,记录的内容全是“歌”的形式。可惜迄今未见到第二本此类的书。对《瑶族风情歌》的编写,民间文艺家过伟评说“积累了经验”。经验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致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情爱图;二、民族审美活动的氛围及特点;三、造型表现手段的新突破。这些经验不仅为学术界的朋友们研究瑶族历史社会、爱情生活、心理素质诸方面有个翔实可靠的借鉴,还为文学界往后众多的记录工作者编书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4年暑假,我受命在张家界摄制电视纪实片《张家界土家风情》(以下简称《风情》)。经过一个暑假跋山涉水的拍摄,加上一个多月的编辑制作,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长达41分钟的《风情》片的摄制任务。一位从事土家族研究的老教授看了《风情》片后对我说:“这个片子里的许多镜头,  相似文献   

3.
阮西湖先生所著《2 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民族出版社 2 0 0 4年 5月出版 ,以下简称《探析》)对世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展示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析》一书关于“‘苏维埃民族’理论的出现与前苏联民族问题”的研究有 9篇 ,关于“‘美利坚人’和美国民族问题”的研究有 4篇 ,关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民族情况与民族问题”的研究有 9篇 ,关于“前南非的种族隔离制政策”的研究有 3篇 ,关于“瑞士、英国北爱尔兰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幽骚》是壮族民问叙事长诗,是云南文山壮族的优秀文学遗产。它主题鲜明,表现方法独特,具有浓郁的壮族风味,堪称壮族文学史上一颗明珠。本文从风情画面、审美情趣、民族性格等方面揭示《幽骚》的壮味及其特质,实事求是,多有见地。  相似文献   

5.
当我接到1988年第4期《广西民族研究》时,很感兴趣地连续读完了《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以下简称《论断裂现象》)、《论壮族思想意识、心理结构及其中的卑弱成分》,(以下简称《论卑弱成分》)、《对古老壮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以及《汉文化的南传及其对壮族古代文化的影响》(以下简称《影响》)等几篇论文,我被各位作者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对壮民族文化所作的科学的反思,特別对  相似文献   

6.
《无冤录》     
《无冤录》《无冤录》是元代王与所撰的著名法医学专书,二卷。王与曾官海盐县令,书成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以宋慈《洗冤录》为蓝本。上卷为官吏之章程,计十三则,多载至元、元贞、大德间官吸条格。下卷为尸伤之辨别,计四十三则,多引《洗冤录》、《平冤录》...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世界民族研究学界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葛公尚同志主编的《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聚合了国内十多位学者数年辛勤耕耘的精髓,反映了我国学者在国际政治视角下研究跨界民族问题的最新成果。该书包括“理论篇”、“世界篇”和“中国篇”三大部分。“理论篇”对有关跨界民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诸如“跨界民族”的界定和分类、跨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世界篇”对当代世界近20个跨界民族热…  相似文献   

8.
1996年,《民族团结》杂志改为大十六开国际流行版本,制定了“围绕民族抓新闻,围绕读者抓服务,围绕社会抓重点”的办刊方针,并在封二推出“中国少数民族英才录”系列报道。1996年4月—9月,民族团结杂志社与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了“红塔杯”全国摄影大赛。1996年5月,创刊于1957年的《民族团结》杂志出版第300期。1996年底,本刊首次推出“中国十大民族新闻”,并从即时起,历年与国家民委共同推出此项评选。1997年1月,由民族团结杂志社编辑、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摄影画册《中国少数民族英才录》出版。画册首次并独家以人像摄影的…  相似文献   

9.
弁言 (一) 《俍歌》、《僮歌》,是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公之于世的用壮族方块字书写的民歌集子。感谢清乾隆年间的文学家李调元,感谢不明履历的东楼吴代和四明黄道,辑录、保存并初步注释了《俍歌》和《僮歌》,我们从而有幸领略壮族一部份先民的风采,壮族从而有幸在中华民族的文艺苑里有了第一部自放其彩的“开荒性质的著作”。 (二) 《俍歌》的原辑者吴代、《僮歌》的原  相似文献   

10.
壮族民间长诗的数量很多。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被称为“壮族歌谣文化经典”的《嘹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嘹歌》的搜集整理以及伴随的研究已逾半个世纪。现在,对《嘹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无疑有益于今后对《嘹歌》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从而丰富壮族这个善歌民族的歌谣文化的内涵。为清晰论述起见,搜集整理及研究分田东县和平果县两部分进行论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做无意割裂《嘹歌》作为一项文化事象的整体存在。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七月号)发表的《壮族“歌圩”》一文,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现将两篇不同意见的来稿刊载如下。我们认为,对壮族“歌圩”的看法,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而不同意见的讨论,则是澄清思想,提高执行民族政策自觉性的重要方法。我们欢迎读者就壮族“歌圩”和其他少数民族类似活动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出版广西民族学院周光大教授主编的《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一书,已于1998年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本以一个民族为实体,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专著。该书在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衍...  相似文献   

13.
《元文类》     
《元文类》原作《国朝文类》,《四库全书》本改题今名。元代苏天爵编,共七十卷。所录诗、文八百余篇,起自元初,迄于延祐,按文体分为四十三类,故名。编者旨在保存文献,全书收诏制、奏议、碑传行状多达二百三十余篇,为研究元代史事的重要资料。传世有元统二年(1334)刊本、至正二年(1342)杭州路西湖书院刊本。《四部丛刊》本据至正二年刊本影印。  相似文献   

14.
《凤凰泉》、《蓆芨草》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宁夏西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火仲舫所著戏剧集《凤凰泉》,与海正生合作编撰的西吉诗歌作品选《芨草》,近日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这两部作品反映了回族聚居区的风情民俗和现实生活,充满了对民族和祖国的挚...  相似文献   

15.
《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涉及到的民族美学问题研究及意义黄毅邵志忠的《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是一部多角度、多学科的壮学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民间文艺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同时它又是一部民俗学著作,因为它研究了壮族的民俗;而且它还是一...  相似文献   

16.
195 6年笔者研读过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的两部大作《粤江人民流域人民史》和《僮族泰族粤族考》之后 ,对我国壮族与国内外那么多的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很感兴趣 ,于是我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如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 ,这本书翻译了西方学者和泰国学者对泰族的研究论文 ,实际上旁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许多民族 ,使笔者对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0多年来 ,我把壮族的研究延伸到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国 ,其中泰国的泰族是重要的方面 ,因为泰族人口多 ,他与我国的傣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  相似文献   

17.
安海燕 《中国藏学》2023,(1):99-108+215-216
明封大智法王班丹扎释的传记《西天佛子源流录》载永乐九年(1411)班丹扎释在乌斯藏修习、参学时,不知何故,“太宗文皇帝怒乌斯王(阐化王)逆旨,欲遣大兵取乌斯国”,由此引发了“乌斯王”的恐慌。“乌斯王”情急之下向正在楚布寺禅修的班丹扎释求救,班丹扎释携“乌斯王”侄等一行前往明廷向明成祖陈情,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文章发掘学界新近公布的《大乘法王传》及《大乘法王致明成祖书信》中的重要信息,结合《贤者喜宴》《明实录》等传世藏汉文史料,考查“乌斯王逆旨”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乌斯王逆旨”指的是金字使者奉旨在乌斯藏迎请萨迦座主昆泽思巴(大乘法王)时,“乌斯王”意欲阻挠昆泽思巴前往明廷而制造障碍一事;《西天佛子源流录》对班丹扎释化解危机的功劳有所夸大,事实上是大宝法王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班丹扎释作为陪送大宝法王返藏的侍从在此事件中承担了沟通和联络的任务。“乌斯王逆旨”事件的整个过程发生在明廷落实对乌斯藏“多封众建、分而治之”政策的大背景下,班丹扎释奉大宝法王之意携阐化王侄前往明廷陈情以及随后再次奉命入藏安抚阐化王,皆与明廷派往乌斯藏执行多项任务的主使团随行,他是明廷治藏政策形成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相似文献   

18.
我代表《壮学丛书》编委会 ,感谢大家出席《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首发式。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并保持着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不仅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且也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同化的政策 ,不承认壮族是一个民族 ,因而壮族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到了 1 9世纪末叶 ,西方国家的学者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开始研究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仁钦道尔吉、郎樱主编,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目的5本著作出版。它们是:《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斯钦巴图)。2000年6月9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98岁高龄的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会上这样评价: 典型的史诗是人类早期的东西,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产物。当然,实际上…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候,一部系统论述壮民族发展历程的著作——《壮族通史》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一千多万壮族人民高兴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全区各族人民高兴的事情。这部《通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观、唯物史观为指导,探讨研究了壮民族的渊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重大事件与特点。它的出版发行,不仅对弘扬壮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促进我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