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本文就高校如何通过深化改革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创新人才 ,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在行业和地方科技创新中的优势,探讨了将二者互相结合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机制,进而阐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逐步建立,原有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财政支出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投入战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供给方式和绩效考评等方面着力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国际规则和科研工作规律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管理新机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企业需要变革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本文在阐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海尔集团实施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剖析,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创新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泽民同志就创新问题所发表的一系列谈话中,蕴涵着丰富而又精深的创新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要靠教育,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自主创新,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并支持创新,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民营企业人才利用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砚雯 《河北学刊》2006,26(4):198-201
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民营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河北省民营企业人才利用机制创新的条件和措施,以使之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配套。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和国家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要务之一。创新人才既要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充满创新精神,同时还要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服务型政府是基于公民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在民主秩序框架内依由法律和公民意志进行治理,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当今社会创新人才有三维生存空间,即自身空间、承载空间和社会空间,其开发有五重主体,即服务型政府、人才自身、教育机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创新人才开发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和五重主体作用下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服务型政府具有主导作用,应该形成政府主导、自身优化、教育机构先行、人才市场搭桥、用人单位激励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人才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发展理念上,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坚持走人才强国之路,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人才发展.根据国家整体发展需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人才价值实现是人才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人才以用为本,通过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人才作用.实行党管人才原则,为人才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下,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与人才的关系,有助于指导政策的制定,使其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蔡常青、马俊林的<内蒙古持续快速发展与人才支撑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从宏观共性到行业领域特性,对新时代人才问题,特别是对内蒙古人才发展问题,论述精到,启迪颇多.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育管理是推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是维持高校教育秩序的关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定了高校整体的健康发展,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层次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文章对如何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充足且配置合理的科技投入。现阶段我国科技投入总量虽然大幅提高,但仍存在重试验轻基础、重研发轻转化、重总量轻质量等关键问题,导致我国创新驱动的瓶颈日益突出。科技创新中基础研究能力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换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深入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从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投入结构两方面下功夫,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规模,优化科技投入结构,而且需要完善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才与项目的信息特征构建了人才与项目匹配的理论框架。对湛江人才与项目对接的实践及问题的分析表明:近几年,湛江项目实施受到人才与项目对接问题的影响,对人才建设及管理机制带来了挑战与风险。为此,需要对人才与项目匹配的机制进行创新。包括重新认识人才性质和转变人才建设观念、重视区域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围绕项目所需人才实现人才政策创新、强化项目与人才的对接供求机制、构建人才测评和科学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体育产业人才总体上存在着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人才总量不足、高端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缺乏、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体育产业人才发展机制仍需进一步调整等诸多问题和不足。推动河北省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应加强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建设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体育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从整体上对河北省的体育产业人才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健全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创建政府、企业、高校等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协调机制;外部引进和本地培养相结合,以本地培养为主;优先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大众健身服务业人才;建立省内体育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重视体育行业的交叉和交融特性,优化本地高等学校体育院系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虽然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和激励高层次人才的举措,但目前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制约着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从完善引进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来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虽然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和激励高层次人才的举措,但目前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制约着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从完善引进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来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国际霸权稳定理论,利用2001~2020年新疆工业细分行业数据,理论推演、实证检验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发展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新疆产业政策带来的创新投入能否抵消贸易摩擦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新疆整体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小,但对纺织业等受打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程度较深,新一轮贸易摩擦通过限制新疆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或将影响新疆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潜力。在此背景下,新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稳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新疆产业创新投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西方贸易打压的程度,但其弱化程度偏低。面对新一轮中美贸易战,新疆产业创新投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抵消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强化了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新疆应以“适度战略”为支撑,突破思维局限,精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贸易摩擦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倒逼作用,推进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的思想 ,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 ,全面阐述了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8.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在价值观上,摒弃传统教育机械、单向的“适应论”而走向“超越论”;在教学观上,废除传统教育“奴化”学生人格的做法,自觉发展学生以创新为内核的主体性人格;在教育质量观上,转变以获取书本知识的多少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人才质量观上,转变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倾向,努力塑造智商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人格。二是更新教学内容。其重点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变更单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的发现式教学,变更以训练记忆为中心的教学为以训练思维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四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力资本,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核心生产要素,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激励体系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吸聚机制、运作机制、牵引机制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探究质疑问题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