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记     
由新疆大学研究生处安排,我于1999年10月4日至1999年11月上旬,带领经管系97级和98级两级研究生共17人,赴山东地区和上海市进行国有企业调研、考察。在山东,我们先后去了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等地,前后调研参观了十几家著名国有企业,分别是济南轻骑、小鸭集团、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青岛港务局、三环锁厂、张裕葡萄酒公司、金猴皮鞋厂等,并同各地的经济部门的同志就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上海,我们对上海贝尔电信设备集团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宝钢、上海白猫集团…  相似文献   

2.
一、国企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83年起步,主要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特别是199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2000年底可以说已基本实现,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国有小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但是,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非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束,而是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和难题,必须从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分析制约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探索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和难题,必须从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分析制约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探索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湖南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省委省政府在深刻分析湖南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原则、思路和方向 ,确定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措施 ,实现了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是国企改革 ,征程漫漫 ,需要锲而不舍地步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解决国有企业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深层次矛盾 ,实现国企改革和全省社会、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6.
佘传奇  蔡俊 《学术界》2004,(4):222-226
国有企业民营化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迅速发展的 ,因为它对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作为一项经济政策工具被 10 0多个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我国的国企改革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由于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内环境的区别 ,我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与国外还有所区别。国有企业民营化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要想顺利进行 ,必须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7.
历经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逐步转轨为市场经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最深。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包括大型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至今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型国企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和有关的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重组的角度来审视国有企业改革,并就自觉进行社会重组的方向与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这种分析基于一个基本命题,即:国企改革问题不只是企业层次的问题,必须上升到社会层次进行研究。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许多人以为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它诞生的初期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如果从1956年算起,至今已有叙余年;如果从1978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篇综合调研报告,真实地记录了云南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革与发展的历程。2000年3月,作者受全国百家大中型企业调查领导小组的委托,对云天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通过此次调查和一年来的研究,作者深感云天化所走之路,是一条国企改革的成功之路。云天化以成功的实践,雄辩地说明了党和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积极、稳妥和有成效的。从他们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光明前景。云天化的成功经验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加以宣传和推介,其目的是使那些还在改革困境中挣扎的国有企业得到一些启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15日,新疆屈原文化研究会、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和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兰亭国学社邀请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学教学专家秦绍培教授在新疆大学举办了以"国学的现实意义"为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正江主持,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部分教师、人文学院研究生会研究生、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企业家问题。国企改革中的企业家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内部制度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拔制度、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产权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扫清了国企改革中的思想障碍,大政方针已定,深化国企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十五大关于国企改革的指示精神,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注重以下三个坚持:一、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即达到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界限明晰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管理价值化,实质是把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从理论上讲,三年脱困的基本经验是改变了单纯依靠厂长经理的错误做法,通过发挥国家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去解决企业结构调整、债务、冗员、社会负担及内部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这就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走这条新路以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①。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难题   国企改革需要解决三大难题:第一,怎样把国有企业推入市场 ?第二,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搞好国有企业 ?第三,发展国有企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邓小平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贡献蔡捷、李子英(天津商学院)概括为两点:①邓小平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导和灵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坚持公有制与共同富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推动国企改革的动力,也是评价其功过是非的标准。②邓小平提出了国企改革理论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5.
赵新居,女,汉族,出生于1964年2月,硕士研究生学历,新疆大学社科部副教授、哲学教研至主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教学课程8门。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600学时以上,所在的哲学教研室由于开展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学生对哲学教研室近三年的考核评估分为新疆大学社科部第一。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也面临着突出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论述,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开启了新思路。这一思路提出及其落实,跳出了以往在公有还是非公有所有制藩篱内各自画圈圈的窠臼,力图在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下,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而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三年目标。江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过去的关口。”最近,参加市政协“振兴重庆工业经济”专题调研,到一些企业实地考查,耳闻目睹,深感国有企业不合理的负担太重。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不合理负担,让企业轻装攻坚,方能过关。这是实现“三年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的力度加强,改革的方法多样化,从中央到地方都鼓足一股劲,力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取得突破,基本解决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然而,在这场国企改革攻坚战中却存在着不同的思路和做法。有些地方仅...  相似文献   

19.
济理论探讨 在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那么深入探讨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战略定位及所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使脱胎于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决定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企业家。国企改革的成败取决于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职业企业家是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组织指挥者,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适应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职业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造就一个具有改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的职业企业家阶层,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保证和成败关键、政府与整个社会应为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创造一切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