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提高师资培训质量,适应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三结合”专升本英语专业开设了独立的写作课并配备了由华中师大外语系文斌老师编写的教材《英语应用文写作》。这本教材科学切实地将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从英语的词汇、句型、段落结构入手逐步过渡到学习叙述文、描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对增强学员的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写作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学员熟悉某些语法项目或某些词汇,而是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要表达思想,说比写相对要容易一些。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是学习一…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在文艺理论与批评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一批有关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的论著。然而专门研究文学评论的却寥寥可数,如张世君的《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吴炫的《文学评论十面观》,傅延修、夏汉宁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潘凯雄的《文学批评学》等。这些书或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或偏重于批评  相似文献   

3.
陈文新 《江汉论坛》2006,1(2):141-142
我手头的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著,既不以“中国文学论稿”为名,也不以“中国文学批评论稿”为名,而以“中国文学观念论稿”为名。王齐洲教授的这一选择,颇有深意。20世纪30年代初,郭绍虞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学术名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其自序谈到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动机时说:“我屡次想尝试编著一部中国文学史,……终于没有更大的勇气以从事于这巨大的工作。……所以缩小范围,权且写这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这里,郭绍虞先生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4.
笑话林     
做事情 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很胖,一天,他们班老师要求班上的同学开始写日记,日记内容要写《我帮家里做事情》。  相似文献   

5.
“理解曾国藩”———评池子华新著《曾国藩传》汪远忠曾国藩,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近年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关论著不胜枚举,有关他的传记也已出版多部。然近读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池子华先生新著《曾国藩传》,仍觉该著颇多创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季红真文学批评管窥●李秀萍季红真从事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在大学时代。在她读大学二年级时,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季红真参与了这次论争,在《读书》杂志上署名禾子发表了《爱情、婚姻及其他》一文,从此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此...  相似文献   

7.
读多了大陆学者写的研究鲁迅、何其芳的论著,常有大同小异之感。然而读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文章,虽然有些观点难于赞同,却常常给人新发现的喜悦。我谈香港大学中文系黎活仁博士的新著《现代中国文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台湾业强出版社1993年2月版),就有这种感受。鲁迅的《野草》和何其芳的《画梦录》,作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史上的一块丰碑,用阿英编的《现代十六家小品》的话来说,它是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是中国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全方位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力作──读赵长峰主编《毛泽东思想研究》樊瑞平近十几年来,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持续关注的对象。在毛泽东百年诞辰之际,学术理论研究和出版更是高潮迭起。在此期间出版的有关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论著,多有立意新颖、层次...  相似文献   

9.
与吴则虞先生谈《晏子春秋》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曾经比较仔细地读过《晏子春秋》,并且从文学角度对它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它写定于战国时代,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古典作品。后来,高亨先生写了一篇《<晏子春秋>的写作时代》(收在《文学遗产增刊》八辑中),肯定了这部书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在1961年6月9日的《光明日报》上,我读到吴则虞先生的《试论<晏子春秋>》一文,受到不少新的启发,但也感觉到有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下面,愿意把有关《晏子春秋》时代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吴先生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0.
通常口语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打基础阶段。从听、说、读、写几大技能的关系而言,正如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听力训练也是开口说的基础,故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先锻炼自己的听力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学员平常工作负担重,所教内容难度有限,与所学及所考的东西相距甚远,而短期面授上课效果难以持久,所以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学员们平时忙里偷闲且持之以恒地创造语言环境进行自练。如除了听教材《英语口语教程》的磁带外,还可找《新编英语900句》、《中级美国英语》等等难易度适当的磁带来听。除了听…  相似文献   

11.
朱东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名誉系主任。早年留学英伦,回国后执教英语多年。一九三○年起在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十年代末,开始传记文学的写作和研究,他以中西贯通的学力,刻苦探索,辛勤耕耘,在传记文学领域里进行了新的开拓。半个世纪以来,他陆续写出了《中国传叙文学的发展)和《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等论著多篇;创作了《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六部政治家、文学家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西德的一次写作练习——《一次自行车障碍赛——公告、私人信件、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次写作练习围绕"一次自行车障碍赛"这一社会活动展开,涉及到"公告、私人信件、报道"三类实用文体的写作。其中"私人信件"写作思考题为:给年轻人的家庭、退休的老夫妇、面包店老板分别写一封信,写信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袁伯诚先生的《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与司马迁的卒年》一文。这篇文章对我的《司马迁生卒年考辨》(《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一文中有关《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和司马迁的卒年提出质疑。读了之后,对我虽有启发,但觉得一些主要问题仍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柳如是别传》为陈寅恪一生最后一部著作,为陈寅恪构思、写作时间最长的一部著作(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稿前后达二十余年,仅写作就长达十年之久),为陈寅格所有论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著作(大大超过了他早年的三部代表作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之总和,这三本书加起来不过四十多万字,而《柳如是别传》则多达八十多万字,几乎相当于前三本书的两倍),为陈寅恪本人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为陈寅恪所有论著中思想内涵最深的一部著作.这五个“最”足见《柳如是别传》的非凡价值。但这只是就陈寅恪…  相似文献   

15.
回顾自己科研能力的提高过程,我深深地感谢《阴山学刊》这个无声而亲切的老师给我的启发和帮助。几年前,我这位有了十几年教龄的老师却对撰写论文、搞科研一窍不通,虽然有许多想写的东西,就是不知从何下手。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阴山学刊》编辑部。各位编辑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给予了许多写作上的指导;向我推荐了与我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刊物及文章。读了他们推荐的书刊,我真是眼界大开,虽谈不上茅塞顿开,但也了解到各学科目前的科研动态,领略了诸位专家学者渊博的学识和独特而新颖的学术论点。但是,在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类院校…  相似文献   

16.
《管子·侈靡》篇在全书中篇幅最长 ,文字错误较多 ,不容易通读。它受到现代学者的较多关注 ,应该归功于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对它的经济思想的发现。① 半个世纪以来陆续发表的大量有关论著 ,大多深受这篇著名论文的影响。笔者粗读《管子》 ,对关于《侈靡》篇的一些基本问题 ,诸如侈靡涵义、全篇主题、著作时代 ,以及它和《轻重》篇的关系等 ,有些和前贤不同的看法 ,写出来请同好批评指正。一、“侈靡”释义  “侈靡”一词 ,战国秦汉文献中屡见 ,都是指贵族或富民阶层的奢侈消费。《侈靡》篇对这种奢侈消费方式也有具体的描述。所…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的当代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历史小说”的当代嬗变王世城历史写作在中国文学史中源远流长。从《春秋》、《左传》到《史记》,再到《三国演义》、《水浒传》,历史作为一个清亮的文化源头,时时介入混浊不清的现实。只不过,历史写作从来不是为写史而写史,它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每次历史书写总...  相似文献   

18.
最近 ,由卜召林教授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研究》(下称《研究》问世了。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著 ,以“五四”以来的文学批评为历史框架 ,以宏阔的结构和多维的审视视角 ,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在对极富典型性的新文学批评家进行个案  相似文献   

19.
论《六一诗话》写作动机与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六一诗话》写作动机与内在逻辑李清良《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评论专著。诗话之体例,亦创于是编。因此,《六一诗话》研究是今日诗话研究之基石。本文试就《六一诗话》一书的写作动机与内在结构逻辑作一探讨,希望能促进对《六一诗...  相似文献   

20.
“坚实的理论,第一手资料,创新的论点。”这是我笔之于《夏氏箴言手册》的写作学术论文的要求。以之规范自己,也以此要求我的弟子们。硕士学位论文是如此,博士学位论文更必须是如此。也就是我在每届博士生入学第一课所讲的,必须做到的“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这是必备的前提条件。所谓“理论”对历史学来说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好读本是《资本论》。当年我所指导的硕士生,此书是作为专业课开设,博士生因时间短,写博士学位论文任务艰巨,不作为专业课,但要求多读,逐步做到有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