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一文探讨了碳税制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而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一文对欧盟航空碳税性质进行解读,质疑其合法性,并提出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法律路径.陈红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看中国的碳税发展前景》一文从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为参与绿色经济时代世界规则的重新制定积累制度经验、中国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的需求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开征碳税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碳税发展经验的梳理,对中国未来碳税的开征提出了几点建议.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一文提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碳税开征时间、税率标准与征税对象的确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碳税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一文探讨了碳税制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而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一文对欧盟航空碳税性质进行解读,质疑其合法性,并提出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法律路径.陈红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看中国的碳税发展前景》一文从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为参与绿色经济时代世界规则的重新制定积累制度经验、中国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的需求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开征碳税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碳税发展经验的梳理,对中国未来碳税的开征提出了几点建议.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一文提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碳税开征时间、税率标准与征税对象的确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碳税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一文探讨了碳税制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而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一文对欧盟航空碳税性质进行解读,质疑其合法性,并提出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法律路径.陈红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看中国的碳税发展前景》一文从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为参与绿色经济时代世界规则的重新制定积累制度经验、中国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的需求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开征碳税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碳税发展经验的梳理,对中国未来碳税的开征提出了几点建议.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一文提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碳税开征时间、税率标准与征税对象的确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碳税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王文革《关于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一文探讨了碳税制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而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颜士鹏《欧盟航空碳税之合法性质疑及中国的法律应对》一文对欧盟航空碳税性质进行解读,质疑其合法性,并提出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法律路径。陈红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看中国的碳税发展前景》一文从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减排压力、为参与绿色经济时代世界规则的重新制定积累制度经验、中国税制的绿色化改革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式转型的需求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开征碳税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碳税发展经验的梳理,对中国未来碳税的开征提出了几点建议。邹敏、张璐《论中国碳税制度的建立》一文提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加强对碳税开征时间、税率标准与征税对象的确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碳税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欧盟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向国际航空业征收"航空碳税"。来自美国的四个原告提起诉讼,指控欧盟"航空碳税"指令违法,要求确认其无效,却在欧洲法院遭遇败诉。欧洲法院对该案的判决有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之处,应予以分析和质疑,指出其错误之处,同时探讨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全球气候上升已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开征碳税,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外压力,还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在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各国碳收征收的有益经验,并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欧盟航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评析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1日起欧盟通过征收航空碳税的形式将民用航空领域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之中,这一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欧盟这一单边、强制性、未经其他国家同意的做法违反了规制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违反了规制民用航空的《芝加哥公约》,不仅损害了国际气候谈判取得的成果,也侵犯了非欧盟国家的合法利益。面对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国际社会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亦应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但航空碳税背后的博弈反映国家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受到其他国家的强烈抵制,主要是由于实施规则不合理,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利益。航空碳税会推高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成本,航空碳税隐含的贸易壁垒影响我国航空业未来发展,运输成本的增加还会转移到货物贸易领域,从而对我国其他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全球航空业碳排放的市场机制仍有可能设立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碳税和碳交易体系。为积极应对航空碳税给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应发展航空低碳技术和碳交易市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通过对碳关税和碳税等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借鉴国外开征碳税成功经验,作好中国开征碳税的各种准备。中国应择时开征碳税,避免碳关税的不利影响;加快实施"走出去"和外包战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欧盟将航空业纳入减排贸易体系的指令,不仅将冲击国际航空业,还挑战了现有的国际法规则。不少国家及其航空业协会声称反对欧盟的单方面措施。美国航空业协会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法律诉讼,中国、印度等29国的航空业宣布抵制欧盟航空碳税计划。欧盟坚称其措施具有国际法上的正当性,是控制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合法措施。因此,有必要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欧盟航空减排贸易指令合法与否。通过对《京都议定书》,尤其是对第2条进行文本分析、历史分析和目的解释,结合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分析可知,欧盟单方面针对国际航班征收碳税的措施不合法,也不适当。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此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实行贸易制裁,具体将表现为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如今碳关税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武器,我国作为商品出口大国,面对国际碳关税的挑战,应加快绿色税制改革,及早开征碳排放税,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法律制度,更好地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开征碳税既有利于树立国际形象,也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在碳税的推行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国家碳税政策特征进行比较,从征税范围、税率、税收收入使用和优惠政策四方面借鉴其成功经验。最后得出我国应循序渐进地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政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碳税风险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为了降低中国的碳排放量,可以考虑开征碳税来达到这一目的。对于中国开征碳税,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认为实施碳税政策在削减碳排放的同时必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和宏观税负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开征碳税对收入分配等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有的甚至是正面的影响,并针对模型的回归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迁和气候灾害逐渐凸显,各国都面临着碳减排的压力。部分欧盟国家开征碳税来控制碳排放,而美国却不推崇碳税。碳税政策是利用税收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迫使人们改用清洁能源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化石燃料消费比未课税的情况下减少。对中国燃料价格和碳排放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变化是燃料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JP2〗而燃料价格变化不是碳排放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中国化石燃料需求的〖JP〗刚性,预计在中国开征碳税所能实现的碳减排效果不会显著。  相似文献   

15.
碳税征收的科学基础与立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我国正考虑推出的碳税,是直接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税,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而且相较于其他调节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碳税作为一个新税,其开征必须先经过严谨和慎重的立法,汲取其他国家碳税征收的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在立法原则上予以准确把握。以税法基本原则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碳税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碳税立法应遵循必要原则、法定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6.
厘清碳排放权、碳税与低碳标准的关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无法回避的问题。碳排放权制度与碳税制度具有互斥关系,二者不应针对同一排放源重叠适用。基于对碳排放权制度与碳税制度的优劣分析,前者与后者分别适宜于大型与中小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减排。碳排放权制度与低碳标准制度也具有互斥关系,对无法适用碳排放权制度减排的排放源,可适用低碳标准制度;对适用碳排放权制度减排的排放源,不应再重叠适用低碳标准制度。与此不同,碳税制度与低碳标准制度不相冲突,二者可对同一排放源重叠适用。《气候变化应对法》应注意理顺温室气体减排各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避免制度之间出现龃龉。  相似文献   

17.
欧盟单方面的"航空碳税"立法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对航空业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在此对欧盟急切要求征收航空碳税的原因做了分析,同时这种单方面的征收有可能引发的国际贸易大战也是一触即发,特别是依托航空业发展的经济体的利益损失明显,这就需要各国对外找联合、对内促发展来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碳排放问题最终还是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制度,其中碳税的征收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中国一直积极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任重道远,我国可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进行碳税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论欧盟ETS法案对我国航空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ETS法案把航空运输纳入实施范围,是新时期世界航空产业制度与标准重新洗牌的一个信号,反映了环保航空欧洲话语权的重要分量。力图实现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转型的中国,在应对欧盟ETS法案的严峻挑战时,应当着力解决航空产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政府支持、专门法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航空条约制定和民族商品准入渗透中国元素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欧美一些国家借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失利的时机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出台了以保护环境为名、维护本国贸易利益为实的碳关税措施。碳关税一旦开征,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为此,我国应该把制定《碳税法》,构建碳标签制度,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应诉准备,并采取其他措施,作为应对这些碳关税壁垒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