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4年,段建军、李伟的《写作思维学导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开创了写作理论的-个新体系,已被教育部指定为"十一五"规划教材.最近,作者同系列著述的第二部《新散文思维》又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本书以新时期特别是三中全会至20世纪末的散文即新散文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新散文发展演变过程及内在思维规律和属性,详细展开新散文创作思维过程,以期揭示出散文创作的-些内在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2.
散文创作繁荣而散文理论贫弱,这在当下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散文的内在规模的视点切入,对散文艺术做出一些新的表述,提出若干新的概括与思考,以期能填补和丰富当代散文鉴赏与写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尤其是秦汉派形成以后,散文流派演变加剧,带动了明文的健康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家、散文家王阳明的出现。所谓流派演变,涉及散文家革新意识的形成,以及散文艺术精神、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的转换,王阳明正是以其特有的心学理论、散文主张和散文作品,对它们起了催生、导向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古代散文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这一时期古代散文批评范式演变的总结 ,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批评标准和方法模糊不清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此文认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历时性演变中贯穿着言与文的矛盾。散文文体特征的实用性要求它自身的通俗化、质朴化,而早期文学观念的觉醒又制约着散文,使它呈现出绮丽的倾向。魏晋南北朝散文在“文”的主导下,整体而言趋向骈俪化,同时“言”也起着制约的作用,在多数时期处于边缘的位置,但是在某些时候会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在众多的矛盾中,必然存在着左右这一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这对主要矛盾在一定阶段上决定着这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局。在篮球比赛中,这一对矛盾就表现在进攻与防守上,这对矛盾在篮球比赛中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决定了篮球运动的特点性质,决定了篮球比赛的发展演变趋势。只有深刻的认识攻防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才能使我们科学地认识篮球比赛,从而提高篮球比赛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共同体"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纽带。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主体性与被动性,这是人的内在矛盾。要超越这一矛盾,必须对共同体进行追问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寻求人的主体性。从共同体理论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共同体理论大致经历了道德共同体、契约共同体和美学共同体三个阶段。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期盼建立新的共同体,化解社会风险,重构我们的生活世界,创造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毛泽东的鲁迅论可以推进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的历史景深.二人思想的契合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五四"新文化内涵,二人思想的歧异反映了毛泽东政治理念的工具理性.毛泽东对鲁迅评价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革命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裹挟着个人意志与历史逻辑的悖论,该矛盾的解决可以释放出"五四"文化与毛泽东思想遗产的当代能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毛泽东与鲁迅思想的关系可以推进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历史景观之纵深层面.毛泽东的鲁迅论表明了二人思想的相通,反映出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五四"新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毛泽东政治理念的工具理性.毛泽东对鲁迅评价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革命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裹挟着个人意志与历史逻辑的悖论,该矛盾的解决可以释放出"五四"文化与毛泽东思想遗产的当代能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11.
萧统、萧纲、萧绎之文体类较杂,数量不少。就内容而言,或论及文学,或抒情言志,或赞赏德行品性。从形式来看,三萧散文讲究藻采,语句流畅精炼,虽骈、散并行,但骈句数量颇多,散句数量较少,体现出骈文走向成熟时的特征。三萧散文内容多样,功用各异,成就较高,在南朝散文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语用在翻译政论篇章时常呈现口语词汇、成语、省略句、无连接词以及一些辅助语言等特征,并且具有使篇章呈现整体性的功能。译者在利用语言资源和运用语用功能时应注重读者的反映以及读者在接受篇章时的心理特征,正确处理好语用与篇章的关系,语用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这样,政论篇章便可在极大程度上达到缓冲和解决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杂文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文学归属、文体特点、文体选择等方面对近十五年的鲁迅杂文文体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4.
明清两朝是八股文与小说共同繁荣的时期,八股文作者在不断接触、阅读甚至创作小说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将小说因素融入八股文,并形成了游戏八股文一类。由于八股文作者的创作态度不同,存在无意渗透小说要素和以游戏态度写作八股文的区别,使游戏八股文蕴含的意旨和趣味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散文中存在着思想的矛盾性。他在经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过程中,现实与心梦的矛盾冲击着他,迫使他寻求精神上和文学信仰上的突围。他感悟到与违背自然的"生活"相比,鲜活的"生命"更多地带有形而上的理想主义色彩。自然与人为的悖谬,使他看到了社会的丑陋,更强烈地追求抽象抒情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关学追求、选材、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对晚明性灵小品的继承和超越。梁实秋在美学追求上讲究闲适和情趣,但他能保持学者本色;在选材上讲究“小”和“近”,但更注意表现普遍的人性;他行文简洁,却又借鉴了西方随笔写法。  相似文献   

17.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8.
独特的士林文化品格造就了独特的晚明文人,而他们情有独钟的小品文,恰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他们独特的心态.山水小品清新隽永,追求真趣,想象奇特,融俗于雅.闲适小品澹泊从容,富有闲情雅趣.追求闲适,是晚明文人崇佛向道、淡泊避世的一种方式,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的一道人文风景,也是他们掩饰其内心失意和焦灼的自我安慰.香艳小品放荡不羁,纵情声色.打破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道德之后,晚明文人一反常态,恣意纵情声色.这与个性解放思想和"尊情说"的影响有关,也与文人士大夫根深蒂固的风流"雅好"不无关系.但无论如何,在他们放浪行骸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仍是一颗颗抱负不得施展的焦虑、困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清朝嘉庆年间,盛京地区官风已开始败坏。至道光、咸丰时期,官吏贪婪不法呈常态化趋势,为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在官风带动、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封禁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多重作用下,盛京地区民风日益下移,主要表现在赌博风行,鸦片烟毒开始蔓延;社会治安恶化,盗窃、抢劫普遍,暴力案件频发;地方黑恶势力称霸一方。官风堕落,加剧了吏治腐败,导致同治年间大规模反清武装的兴起,也促使清政府于光绪初年推行改革。民风下移,与游民的流入不无关系,大规模反清武装失败后,游民群体反而壮大,民风随之继续恶化。清末胡匪、马贼猖獗难治,即反映出道咸时期民风下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人格精神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为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所体现出来的独立人格精神 ,一为愤懑不平之气所体现出来的依附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 ,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此种悲剧性人格外在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特质、天赋要求与实际社会角色、社会环境的矛盾 ,而背后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人与外在环境冲突的悲剧性“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