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入世”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对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界定中“中国经济一体化” ,明确其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其次 ,进行了“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决定因素分析与效应分析 ,指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两岸四地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大环境背景下 ,中国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难以估量。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着重论述中国加入WTO ,将自然消减两岸壁垒 ,对“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视域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地缘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东亚的地缘经济,而阻碍因素主要是东亚的地缘政治现实。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相逆的状态制约着东亚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改善了东亚的地缘环境,促使东亚进一步的经济融合和政治对话,同时全球化的制度同质化过程也使东亚必须集体提升“制度能力”以应对全球化的风险。由此,一体化成为东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两岸经济协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在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时,应该认清以下三点:一是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经济一化和区域化趋势;二是台湾经济与大陆沿海经济已经初步一体化;三是两岸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形势下,台湾当局只有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台湾经济才能重新振兴,否则就有被边陲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使台湾经济遭受重创,经济陷入全面衰退困境.在此时艰下,台湾当局积极因应,先后推出两波"因应景气振兴经济方案",望能拉动内需、提升经济.除此之外,台湾必须正视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现状,积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融入区域经济整合中,才有可能摆脱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5.
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系的严重约束,需要寻求突破约束的实现路径。基于现实可行性的考虑,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实现路径可作如此设定:在遵守WTO有关规定基础上,遵循在一个中国的国家主权架构下的政经暂时分离原则,在次区域层面上从局部突破开始,以渐进方式进行。即两岸可在有条件的局部临近区域,率先进行制度性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安排,以开放性的次区域自由经贸区,导向全面性的两岸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区域经贸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虽然存在经济一体化的诸多困难,但成立区域经贸组织是东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美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在东亚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因而对一体化抱有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希望在东亚出现另一个"法德核心"似的欧盟。东亚各国在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认识到美国在东亚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努力将美国融入到一体化进程当中来,使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互动中谋求共赢。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谋取自身利益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日韩三国毗邻而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都反映出具有很强的合作基础.同时,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也突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性,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非常明显.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只要三国能够充分认识到一体化的利益,做到有效让步,就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将极大地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前景普遍悲观,这是由众多制约因素造成的。东亚各国国情差异、不对称相互依存、外向型经济、民族主义观念及现实主义思维、所谓的“安全困境”、日本的消极态度、中日关系障碍、核心国家牵引动力的缺乏和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等各种消极因素,从不同领域不同方位释放阻力,阻滞了东亚一体化进程。其中,民族主义肇始的安全疑虑和政治歧见的“裂变”,影响尤甚。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十五”、“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曲线预测模型预测“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S型增长趋势及形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启动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促进东盟区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区域新的产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使成员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专业化生产扩大,进而促进了区内投资的增长。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过程,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将两者相提并论.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两者既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一面;也存在互相区别、互相碰撞的许多点.  相似文献   

13.
虽然欧盟各国极力维护主权独立,但为了实现社会一体化,欧洲国家努力从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一体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权限,以及它们与各主权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在我国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国家之内的法制统一的要求和地方政府具有合宪性的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因此,欧盟的社会一体化机制对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尚缺乏一个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日韩三国出现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东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经济体之间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东北亚地区初步具备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以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现状及特点,并得出经济全球化是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竞争压力驱动,大陆的两岸关系政策是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政策驱动,合作共赢是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内在利益驱动,为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寻求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共赢发展的最优途径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十五”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经济整合,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然而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相比,发展非常缓慢,许多建议和措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无法落实。究其根源,最根本的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制度来推动。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真实人均GDP增长率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以时间变量衡量的地区一体化在一般意义上能够提高真实人均GDP增长率,其变化轨迹遵循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现实观察基本吻合.通过考察个体-时刻固定效应模型避免了事件虚拟变量间接衡量一体化的模型设定问题,结果表明以地区贸易、人口流动、服务业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四个方面衡量的地区一体化,虽然个别变量存在选择偏误和代表性问题,但在总体效应上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政治局势日趋缓和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的有力推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潮再起,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在数量上猛增和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出现多样化和跃进的变革创新,出现了一系列十分突出的,能给人以启示的重要发展趋势和崭新特点,从全球化的视野探讨了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经贸格局的基本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世界经贸格局的特点,就当今国际经贸舞台上各种经济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作了探讨。并对现行格局下的外贸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宪法学研究中经常忽略经济制度问题。宪法经济制度包括内在和外在宪法经济制度。外在宪法经济制度由产权制度、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三部分构成,应当与内在宪法经济制度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