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现代国家构建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国家历史和制度逻辑,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成就与经验,并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未来路径作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非洲当前面临的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洲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所致。中国长期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教育合作与中资企业培训等方式,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中国在帮助非洲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充分满足非洲国家所需、着力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水平和注重成果落实与合作成效的原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建构,既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学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的体现,但其体制化资源却主要来自前苏联。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并于1934年8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奠定了前苏联国家文学的基础,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语境下新的国别文学发展愿景及其发展路径,对我国当代国家文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的创作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国家文学构建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并为新中国国家文学提供了创作范式,创造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城的出现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中国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与城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辽河地区是我国的城最早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城就已经在中国北方萌芽;到了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城已经基本趋于形成,中国的社会历史开始进步到古国阶段;40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是城的成熟发展时期,此时中国的国家形态已经发展到了方国时代.从古国到方国,这是中国国家发展史上的“原生形态”,是后来“三代”国家形态的基础或原型,它在中国国家形态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一种规定性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2005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2005至2017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货物出口成倍高于进口,在经济体和产品结构上均呈现出高度集中化趋势,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关系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弱;(2)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势进出口能力。虽然,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进出口能力相对较弱,但却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空间;(3)中国在中东欧竞争关系网络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但随着时间变化,与各国的贸易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然而,从总体上看,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多集中在海洋上。过去,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沿海成为帝国主义的“航道”,江河成了列强的“内湖”。解放后,海洋上外国舰船依旧横冲直撞,外国渔船在中国海域肆意捕捞,而中国渔船在国外屡屡被抓,根本体现不出中国海洋主权何在。  相似文献   

7.
<正>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是我国国家治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来源,并且在当代中国治理实践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并非“直接挪用”或“拿来主义”,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中国化历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具体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中国.必须与周边国家建立成熟、诚信、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就政治、经济、军事等任何安全问题进行坦诚的对话。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受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应具备世界视野的国家安全战略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安全与发展,并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9.
血缘组织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而是作为国家建立的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的这种独特产生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血缘伦理的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古代专制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使得国家时期的家庭组织具有规模可观、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构建和维护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具有缜密逻辑结构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飞跃。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全面安全与系统安全相统一、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相统一、中国安全与世界安全相统一,实现各方面的安全统筹治理、共同巩固,是新形势下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够牢牢把握国家安全工作正确方向,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更好地统筹安全和发展。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谋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新局的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与肢解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努力和抗争,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视角,也构成了基于历史传承的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变。中国也开启了由传统王朝国家形态,向近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的艰难转型,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血脉联系和文化传统,构成了实现转型的重要依托,中国各社会阶级的不懈努力,为这种转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转型得以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沈林一、中国的民族和城市中国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众多的民族。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就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各民族的迁徙、交往和融合,从而使得今天的中国各民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中国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纵向扩展成为国家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持续时间和实践广度上,协商民主为从地方实践上升到国家民主制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纵向扩展路径。它不仅是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典型观察样本,还是一个切实存在的国家制度演化样本。中国协商民主演化面临着参与者选择程序的国际共性特征和中国特色问题:一是“指定代表”与“邀请代表”造成的“参与不足”;二是通过随机抽取来选择协商民主参与代表,但“随机抽样”又无法与特定的中国社会参与结构相吻合。中国复式协商民主,从单纯的理论论证转向注重可操作化的程序设计并在东西部不同地方和基层治理空间内付诸实践,创造了独特的参与者选择程序,超越了上述困境。经过横向地区间扩散和长期地方实践检验,执政党在理论上确立了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实践载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特征。因此,协商民主案例体现了地方政府创新的共性问题,并且实践操作化程序使其具有了纵向扩展空间,最后形成了中国民主结构的独特性,提供了一个从地方程序创新到国家制度的政府创新的演化范式。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随即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之后半个多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中,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元素渗透在国家制度、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基于中国自主型、主导型、渐进型的政治发展道路,依托国家制度基础,植根社会治理过程,协商将在中国民主模式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建构,事关一个国家的团结稳定与长治久安。在新中国初期,新的民族政策的施行和新的边疆治理模式的形成促进了边地诗歌创作的“异军突起”,为建构“多元一体”的国家形象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多民族语境下,边地诗歌从风景、新人、民族文化等层面,通过边地风景重构、革命新人型塑和民族文化发掘等,对国家形象的多维空间进行了“翻新”和拓展,实现了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再造与民族国家认同感的生成。在建构新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边地诗人以“他者”视角,采用“赋魅”策略,视认同为旨归,通过文学“想象”等方式,实现了民族国家共同体之同步建构,为新生政权合法性及合理性地位的取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诗歌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6.
发展出版贸易是中国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有助于中国出版业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实现对外贸易的新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版物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为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文化距离三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国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版物出口贸易整体处于成长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的出版物出口贸易发展,且该正向效应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优化沿线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出版物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异质性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低等收入国家、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版物出口贸易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文化背景相似国家的贸易的促进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世界正处于国际新旧秩序的转换时期,中国在此过程中应担当什么角色?其它国家做出怎样的构想?中国自己做出了怎样的设想?本文从国际秩序、国家的国际角色开始谈起,探讨了国际新旧秩序转换过程中中国的国际角色问题,并对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的国际角色进行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特色文科学科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文科建设历经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前期恢复学科发展基础,世纪之交打造国家支持体系,新时代自主性、本土化重构的历史演变,探索出一条国家主导、群体参与的中国式建设发展之路。新文科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文科发展新方向,彰显了国家实力和文化自信,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历史发展逻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文科建设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旨归,创建中国理论以阐释中国问题,生成中国话语以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并发展出一个国家利益的层次理论;进而提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定位原则及“发展国内、稳定周边、扩展贸易、走向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认同”是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问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证成。由于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西方学界对中国的认知建立在“他者”框架基础上,形成一种“镜像”的“中国的认同”,其使得“中国认同”失焦、失准。这是“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学理源起。受西方影响,海外华人与中国港澳台地区分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性认同”与“‘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的“中国认同”命题的逻辑证成路径。“中国的认同”把中国文明体国家置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位,“中国性认同”把中华文化传统置于群体权益的对位,“‘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把中华文明的国家大共同体置于地域文化的地区小共同体的对位。“中国认同”出现“镜像”以及“中国认同”问题式出现多重逻辑证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民族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失调与分离。只有通过“中国认同”问题式来质疑“他者”,建立起“中国认同”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树立国家认同优先于地域认同的“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基本前提,才能还原“中国认同”的“原真性”,重构民族主体性,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中国认同”的“原真性”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性,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