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我们会教育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增加阅读积累,要收集好词佳句……但是却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主动去观察,去阅读,去积累。学习如此,作文亦如此。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总觉得没啥可写.最能引发作文热情的就是兴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昵?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我处处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作文中感到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存在很多困惑,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好像无话可写,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讲比较困难.如何改变学生难以作文这种局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真实的作文,写出有一定意义的作文,我们在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提到作文,不少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爱写,不会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  相似文献   

5.
从事语文教学这么多年,每次一叫学生写作文,下面总是传来一片"唉哟"声,问他们为什么叫,回答都是一样的:"怕."那么学生为什么这么怕写作文,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没什么可写的,一种就是写不好,因为没什么可写,写得自然不好,所以现在学生作文质量一般都不高,要想把学生作文提高,那就得先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其次还得解决让他们如何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广大语文教师有的说要多读、多写,有的说要加强技巧训练等等.但笔者认为,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发现,去感悟,去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怕作文,不愿作文.怎样才能优化作文教学,让作文成为一种快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几点经验:一、让学生有话可说,二、让学生有话能说,三、让学生有话乐说,四、让学生有话必说.通过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积累、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会感到作文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8.
提到作文,不少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爱写,不会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广大语文教师有的说要多读、多写,有的说要加强技巧训练等等。但笔者认为,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发现,去感悟,去发展。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纲","纲举"则目张。叶圣陶说:"教学工作也就是教育工作"。陆游说:"功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不大,应命而作,为写而写,作文水平较差。这几乎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心病,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乌申斯基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兴趣也正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应该贴近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他们有写作的欲望,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于作文中,表露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爱写、乐写、善写的理想境界,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11.
邹俊 《科学咨询》2008,(14):47-48
作文一向被视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在高考中,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广.写好作文是考好语文的关键.莘莘学子谁不想得高分?但作文却是让学生头疼的事,在学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据调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写作拖沓,其中最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材料可写.  相似文献   

12.
苏轼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由此可见,文章要有创新,它可以是立意、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阅读享受.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他们头脑中常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特殊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形象.因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创新写作习惯.那么作文又如何创新呢?下面笔者就此话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愁眉苦脸,半天都不想动笔,他们怕写作文,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工作中,对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熟练掌握写作能力也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与综合能力.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到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那么如何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减少写作束缚,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特别是刚开始接触作文不久的中高年级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高难度的思维创造,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采用多种途径,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写作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作文成功的关键是对生活美要有所发现,必须依赖学生双眼背后的心灵。因此我教导学生要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多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介绍一些课外书籍,并与学生…  相似文献   

16.
程琳 《科学咨询》2009,(22):45-45
小学生作文,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和写作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教学中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既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知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点,又可以使学生学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情等作文知识和技能,他们作文时就能直接运用,从获取知识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来看,阅读是吸取,写作是表达。因此,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体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上好阅读课,实现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7.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善于激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能力低差者的兴趣,而"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愿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习作中的点滴优点,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放大其优点,让他们在获得表扬和尊重的过程中,产生对作文的兴趣,激起创作的冲动.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是打开目前作文教学被动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有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对作文的重视,一个劲地对学生说作文怎么怎么难,大家一定要好好学才能写好等话语,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作文难的观念。根据心理学原理: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件事产生了畏难情绪,那么他就很难把这件事办好。因此,我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告诉学生作文很简单,让他们思想上没有任何包袱,轻装上阵,这样就容易事半功倍了。  相似文献   

19.
今日作文教学的精神:个性化,引导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即写“真文”,抒“真情”,做“真人”。实施理念:习作素材的开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课内外的广范阅读和传播媒体中;平日生活的点滴累积中获得写作的素材。习作时间的开放:根据作文内容的需要分定期作文和随时作文即随文练笔。定期作文可布置“当堂作文”、“作前一天作文”、“一周内作文”、“一年内作文”。(让学生在即定的时间内找准写作的素材,并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  相似文献   

20.
作文历来就是语文学科中的重头戏.作文等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成绩的高低.所以,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中学生作文写作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中学生作文写作的状况令人堪忧,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硬着头皮在写老师指定的题目和按写作范围去写作文,结果写的过程中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但却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翻出作文选,学生是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