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反革命,但他们所提出和推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或叫极左路线却在很长的时间内欺骗了许多人,至今流毒远未肃清。为了使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不再在我国重演,不能再次危害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不仅要继续揭发、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要揭露和批判它们的哲学基础,这样才能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流毒和影响。这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 林彪、“四人帮”是一伙穷凶极恶而又阴险狡猾的反革命两面派。为了替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制造反革命舆论,他们曾经指使其史学奴仆关锋、戚本禹、梁效、罗思鼎之流,以研究历史为幌子,把黑手伸进农民战争史领域,炮制了大量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今天,当“四人帮”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他们与林彪反党集团狼狈为奸的罪行已经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很有必要把关锋、戚本禹、梁效、罗思鼎等十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农民战争问题上制造的大量极左的反动谬论,进行一次深刻的批判。这对于彻底揭穿他们“左派理论家”的骗子嘴脸,进一步识别林彪、“四人帮”本是一丘之貉的阶级实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肃清流毒和影响,使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新时期的总任务服务,都是极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苏绍智同志的近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篇幅不长,共六万余字,读起来饶有兴味。它记录了我国经济学界清除极左路线流毒的战斗历程,并且瞻望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颇能启发人的思考。经济学界对极左经济理论的批判,是从清算林彪、“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和“物质刺激”的批判开始的。林彪、“四人帮”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谬论,是他们宣传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肆意宣扬历史唯心主义,歪曲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打着辩证法的幌子,炮制“生产力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变革”的谬论和“上层建筑决定论”,鼓吹英雄史观,把阶级斗争歪曲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的、根本的动力。为了拨乱反正,澄清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理论是非,深入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根本必要的。(一) 所: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是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作过精辟论述。后来,由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失误,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把它推向极端,制造和推行了一条极左路线。他们实行“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使我国人民遭到一场大灾难,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内阶级现状和阶级斗争特点,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晰。这是实现工作着重点转移的重要依据。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继续正确地进行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阶级斗争,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们仅就阶级斗争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一门有党性的科学。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可是,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以及那个“理论权威”为其反革命政治的需要,打着“革命”的旗号,蓄意制造和推行一条极左路线,人为地到处制造阶级斗争。意识形态领域更是他们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场所。在哲学上,他们把不同意见争论统统说成是“两条路线斗争”,又把这种“斗争”无限上升到敌对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纲”上,实行“全面专政”,使哲学的党性原则,变成压制学术民主,摧残科学,打击群众,迫害干部,搞阴谋活动的工具。因此,我们重新研究哲学上古老而常青的党性问题,对于批判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彻底地贯彻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十分必要的。 一 哲学的党性有它特定的科学涵义。我们认为,哲学的党性就是指哲学思想派别的对立和斗争,也就是指哲学上的派别性,或叫党派性。  相似文献   

7.
在林彪、“四人帮”的反动谬论影响下,在人口问题上曾经提出过一种论点是:“对人口问题,只能算政治帐。”说什么“单纯算经济帐,讲不好就跑到马尔萨斯那里去了,算帐是有阶级性的”。以后,经过批判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之后,大家大算经济帐,结果反而大大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但是,这时又有人说:“人口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离开了经济问题,任何人口现象变化的原因也讲不清楚。”但是,人口问题是不是就仅仅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呢?难道任何人口现象的变化都只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吗?  相似文献   

8.
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拉大旗作虎皮”推行极左路线,几乎把我们的党和国家推向毁灭的道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从组织上对他们进行了清查,从思想、理论、路线上对他们进行了批判。当人们在经过了一场大的浩劫,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之后,不能不去思考过去不敢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象我们这样一个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长期锻炼的、既有反“左”又有反右经验的伟大的党,在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抓住按劳分配的不平等,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旗号,荒谬地把按劳分配上存在的差别同阶级剥削混为一谈,为他们炮制的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的谬论提出所谓经济上的论据。对“四人帮”在按劳分配上的反动谬论必须彻底批判,并揭露他们的反革命政治阴谋。一“四人帮”把按劳分配的不平等说成是“资产阶级不平等”,把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说成是旧社会的资产阶级权利。这就抹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阶级斗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阶级斗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后来,由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发生了工作指导的差误,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发展到极端,搞了一条极左路线,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混乱,导致了严重的恶果。这个教训极其深刻。在当前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在贫穷与富裕的问题上,“四人帮”散布了大量的谬论,制造了许多的混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在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中,这种流毒更广更深,危害更大。这是“四人帮”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推行的极左路线的表现形式之一。揭露它的反动实质,指明它的危害,肃清它的流毒和影响,从理论上拨乱反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解剖刀”,对“四人帮”的贫穷观加以剖析吧! 在“四人帮”看来,贫穷就是革命。穷了就革命,革命了更穷。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的劳动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先进的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多年来被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理论“顾问”康生搞得混乱不堪,这不仅在人们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且在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认识阶级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范畴,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国内的阶级现状和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注意力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彻底揭露‘四人帮’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必须深入批判他们那条路线的反动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是“四人帮”的修正主义极右路线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四人帮”的反动世界观的集中表现。揭露、批判“四人帮”的实用主义,是深入揭批“四人帮”的一个重要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大规模群众运动,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伟大的战略性的革命转变。它完全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无比热忱,为加速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首先有个思想认识问题。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这些年来把许多根本理论搞颠倒了,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他们所散布的“把阶级斗争当日子过”,以及批“唯生产力论”的流毒,还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15.
“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这种主观唯心论,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反动的社会历史观中,而且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反动的自然观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反动思想体系。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自然科学”的谬论,就是这种反动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中,反面人物形象概念化、简单化、脸谱化、漫画化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前一段时间,我们对“四人帮”的创作路线和以“三突出”为中心的一套文艺“理论”的批判,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着重、比较深刻地批判了他们在英雄人物和中间人物问题上的谬论和流毒,对他们在反面人物塑造问题上的谬论和定下的戒律,则批判不够,流毒尚存,“禁区”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四人帮”散布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通过开展全国性的批判,已经没有市场了。但而今,知识与良心的关系,人们是否认识清楚了呢?我的答案是“未必”。最确凿的证据就是,关于良心的问题虽然不象“四人帮”横行时期成为学术讨论的禁区,可是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良  相似文献   

18.
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统治时期,文艺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同其他许多理论问题一样,遭到了肆意歪曲和野蛮践踏,被搞得混乱不堪。阶级性被他们当作超越时空、分析解决一切纷繁复杂的文艺问题的灵丹妙药;人民性则被诬为“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而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9.
<正> 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奉为“理论权威”的康生,是一个以极左面目招摇撞骗的阴谋家和伪君子。他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一部一贯以极左、整人、害党为己任的罪恶史。而“文化大革命”则是这部罪恶史的高峰和终结。从运动一开始,他就同林彪、江青、陈伯达等人勾结在一起,从政治上、组织上大肆进行篡党夺权的罪恶活动。他的特殊“贡献”,则是从“理论”上给这些罪恶活动提供根据和说明。所谓“批判唯生产力论”就是他一度为人瞠目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是“文化大革命”中狂极一时的极左路线的“理论”基石之一。正是因为康生铺奠下了这块基石,以后林彪的“政治冲击生产”,“四人帮”的停工停产闹革命”和“八亿人民主要是搞上层建筑”等谬论,才得以象瘟疫一样繁衍开来,疯狂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不仅如此,“文化大革命”期间,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四人帮”在物质利益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制造了一系列混乱。张春桥早就鼓吹马克思主义“不讲究什么物质利益”,姚文元则说什么只有“修正主义强调经济利益”。张春桥还叫嚷:“只要革命搞好了,八亿人民生活再苦也没关系”,“只要阶级斗争抓好了,就是颗粒无收也不要紧”,等等。总之,他们肆意割裂阶级斗争同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两者歪曲成为水火不相容的事情。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归根到底,是由剥削阶级无偿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劳动这种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上的对立而引起的,即阶级斗争是在对立阶级物质利益相冲突的基础上产生的。否认了物质利益,也就从根本上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