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雪娟 《社区》2010,(23):39-39
我一直以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样,他们会拿出各种悲惨遭遇或可怜形象,从而博得别人的同情并获得施舍。我这次去了美国之后,发现那里的乞丐虽然也喜欢写“行乞词”,但是立场却非常高调。  相似文献   

2.
美国乞丐     
陈雪娟 《21世纪》2011,(1):57-57
我一直以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样,他们会拿出各种悲惨遭遇或可怜形象,从而博得别人的同情并获得施舍。我这次去了美国之后,发现那里的乞丐虽然也喜欢写“行乞辞”,但是立场却非常高调。  相似文献   

3.
习惯的力量     
韩福翠 《社区》2010,(23):1-1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相似文献   

4.
留下善心     
流沙 《社区》2002,(10):28-28
小时候听过一个童话,爷爷讲的。有个乞丐外出乞讨。第一天,他碰到一个王子。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一天没吃东西了。”王子说:“我要赶回王宫拯救王权。”王宫发生政变,大臣们杀了国王,王子正赶回去平定叛乱。侍卫们赶走了乞丐。第二天,乞丐碰到一个富商。乞丐说“行行好吧,我两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社区》2023,(1):64-64
乞丐和吝啬鬼乞丐到吝啬鬼家去乞讨。乞丐:“请给我一小块的肉吧。”吝啬鬼:“没有啦!”乞丐:“馍渣渣也行。”吝啬鬼:“也没有啦。”乞丐:“那就给口水喝吧!”吝啬鬼:“我们连水也没有了。”乞丐怒道:“那你为什么还坐在家里?还不快跟我一起要饭去!”  相似文献   

6.
德国经济发达,国民生活富裕,福利水准高,大街上的乞丐却五花八门。第一种,无赖型乞丐。这类乞丐我到德国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至今难忘。那天我拖  相似文献   

7.
富翁与乞丐     
李家同 《社区》2012,(2):21-21
在英国,我常看到古怪名字的店,可是叫“富翁与乞丐”的饭店,还是第一次见到,使我大为好奇。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5)
一个人即便做乞丐,也要做得特立独行,要不然就会被别人遗忘。□□我上班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打的。车到公司所在大楼门前,一定有一个面色安详的老乞丐健步上前为我拉开车门,然后向我摊开指甲修剪得十分整齐的双手。非常巧合的是,从我家到公司,一般打的就9元钱。于是我就顺手把找的那1元递给老乞丐。老乞丐接过钱,非常内行地看看是否假币,然后小心放进口袋。有一天堵车,刚好10元,没找零。老乞丐又向我伸出手,我抱歉地说,对不起,没零钱了。老乞丐认真地说,没关系,我可以找零给你。  相似文献   

9.
乞丐是以乞讨为生的人,乞丐的组织就是丐帮。本文将乞丐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来进行考察,既注意个体的乞丐,也注意群体的乞丐,同时还将乞丐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从而勾勒出中国历史上乞丐的诸种行迹与心态  相似文献   

10.
小笑话     
乞丐和吝啬鬼 一个乞丐来到吝啬鬼家门前乞讨。乞丐:“请给一点剩饭剩菜。”吝啬鬼:“没有呀”。乞丐:“面包屑也行”。吝啬鬼:“也没有。”乞丐:“那就给点水喝吧”。吝啬鬼:“我们连水也没有了”。 乞丐发怒了:“那你为什么还坐在家里?快跟我一起要饭去!”  相似文献   

11.
幽默的力量     
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乞讨。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但施舍者寥寥。一天,一个诗人路过,对乞丐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那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个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  相似文献   

12.
两个乞丐     
爱情需要双方共同付出一个男乞丐由北向南而行,一个女乞丐由南向北而行,他们相遇了。“啊!你那么像我,你的神情、你的服饰,以及你手中端着的空碗,与我毫无二致!”他说。“你也多么像我,尽管我是初次遇见你,但是我似乎很早以前就认识你。”她说。两个乞丐彼此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3.
乞丐与妇人     
刘虹 《社区》2002,(14):30-30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  相似文献   

14.
谢芳汀 《社区》2005,(2):30-32
乞丐:大都市的一道风景尽管在国内早被灌输美国“贫富差别大”的说法,但我到了纽约,对一边钟鸣鼎食、另一边冻死街头的强烈反差还是会感到震撼。乞丐就像长在路边的电线杆,在纽约市随处可见:有的醉卧街头,有的独行公园,有的见人乞讨,有的自得其乐……在美国,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乞丐,有年老、残疾的乞丐,也有靠劳动谋生的乞丐——他们无非是想过“另一种生活”。比如装扮成“雕塑”人的乞丐、颇有水准的街头艺术家,甚至见过一位会吹“义勇军进行曲”的小号演奏者。当然也有“强行要饭的”。纽约市警察局曾经在一些场合逮捕“强行要饭的”,不听…  相似文献   

15.
正我曾经在国际旅行社当导游,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去欧洲国家。以前我一直以为高福利且养老医疗制度很完善的欧洲没有乞丐,到了欧洲才发现,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意大利的街头,都有乞丐,不过欧洲国家的乞丐看上去并不邋遢肮脏,也并非衣衫褴褛,相反他们大多数人穿  相似文献   

16.
手握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捏”作家的手指。“哪里的话,兄弟,”乞丐口齿不清地慢慢地说:“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屠格涅夫后来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件事,他最后写道:“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这似乎是一次有悖于常理的不可思议的“施舍与被施舍”:作家…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倒台而减轻,相反更加严重。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的一个乞丐大本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广,影响之大,令人深思。1927-1937年《申报》上报道乞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对于乞丐的生存状况、社会救助、犯罪行为等方面的报道。透过这些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乞丐报道受时局的影响非常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同时反映了社会一些观念的变化等特点。这些报道也折射出了民国时期社会的一些状况。  相似文献   

18.
乞丐的命运     
僵化的思维将机遇拒之门外。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  相似文献   

19.
乞丐的选择     
郭龙 《社区》2010,(29):27-27
在美国的街头。一些社会学家在一群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调查活动,这次调查活动是给这些乞丐施舍一些东西,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服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这些乞丐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样。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乞丐,你一定会联想到衣衫褴褛、手持破碗、举止猥琐的形象。然而,如果你到了法国巴黎,一定会对这里的乞丐大吃一惊:原来乞丐也可以穿戴整洁,衣着光鲜。我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巴黎,那天来到一家颇有档次的饭店门口。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男子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彬彬有礼地说:"先生,您好!非常欢迎您的到来!"随即,他用一个很优雅的动作为我拉开了门。我以为此人是饭店的侍者,便礼节性地点了点头。谁知,就在我迈开步子准备进去时,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