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与《水浒传》述写林冲故事的相关章节构成互文性关联,这一互文关系不仅建立在文本表层的环境描写和叙事结构上,也根植于文本深层吕纬甫、“我”、林冲以及鲁迅四人的内在联系上。通过《在酒楼上》隐藏的《水浒传》文本,一方面可以看到鲁迅个人伤痛的抒发,另一方面也能探寻到鲁迅对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水浒“游勇”的命运影射了革命知识分子的命运,《在酒楼上》的真正主人公“我”最终走上了继续抗争的道路,体现出鲁迅永远革命的斗志。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鲁迅把最深沉的爱献给了农民。而愈到后来,知识分子的命运愈引起鲁迅的关切,《呐喊》《彷徨》中,以知识分子作为主体艺象的小说几乎占了五分之三。鲁迅从时代宏阔的高度上俯视“五四”知识分子的种种人生和多样心态,并塑造了一个基本排列有序的艺术形象的系列。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九种形态。(一)最先觉醒的叛逆者、莫新者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狂人”和”“疯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性格符号,是鲁迅运用双层建构的特殊艺术方式塑造的具有“双象性”特点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又看了几篇分析文章,想对狂人的形象略加小议。 怎样分析狂人形象?认识是不一致的。一种意见认为:“这个狂人实际上是鲁迅先生所创造的反封建的战士,他要冲破黑暗,挣脱多年的锁链。只是周围的人都被统治阶级压迫愚弄得麻木了,反而说他是发了疯,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封建主义的毒害。”另一种意见认为:“鲁迅学过医学,了解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状态,知道他们神经过敏,多疑多虑,思想跳跃,很容易产生联想。他就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借助双关的语言和象  相似文献   

4.
在鲁迅的小说中,《在酒楼上》与《故乡》等作品一样,是抒情性较强的作品。小说从“我”岁暮访旧写起,在岁暮雪深的背景上,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落寞和感伤。为作品奠定出一种低沉感伤的基调。随着作品的展开,吕纬甫的出现与自述,这种感伤情绪即与吕纬甫低沉颓唐情绪相互交织,形成作品情绪的高潮,从而产生出动人的艺术魅力。 在作品中,“我”和吕纬甫都是经历过五·四新思潮冲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曾经意气风发地以改革中国社会为已任,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惯于将“五四”以后的“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写实派小说”进行分类(或者是按分期来进行归类)。其实,这种分类似乎不甚科学,因为“人生派”的许多作家一开始创作就是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和鲁迅一样,“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是从广袤的农业社区进入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在封闭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之冲突中,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差迫使他们拿起笔来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鲁迅语)但就“五四”以后许多小说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似乎他们更关注“下层社会的不幸”。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孔乙己》、《药》,无一不是对乡土社区中下层农民的深切关注。继鲁迅之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较突出的有“新潮”作家杨振声等,他的《渔家》和《磨面的老王》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艺术作品多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往往能随着时代和接受者的不同而展示出某些新的意义。鲁迅小说即是这样的作品。如果我们着眼于鲁迅小说对传统文化孔子儒学的批判锋芒,会看到通过对封建知识分子丁举人、鲁四老爷的勾勒,鲁迅小说对孔子儒学的“吃人”本质,作了尖锐的揭露;通过对没落旧知识分子孔乙己、陈士成的描述,鲁迅小说对孔子儒学的腐朽性及其对读书人心灵的  相似文献   

7.
认为吕纬甫是“落伍者”,是“颓唐的悲剧人物”,这在现代文学界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鲁迅的好朋友曹聚仁先生认为,《在酒楼上》(以下简称《酒》)是鲁迅小说中“最成功的一篇”,因为“表现了中年人的情怀”。他认为《酒》是把真的鲁迅勾划出来了,他就是吕纬甫”。[1]且不说《酒》中的许多情节取材于鲁迅本人的经历(如:到城隍庙拔神像的胡子,弟弟早死,为祖母、小弟迁葬的事实及有关苍蝇飞了一圈又停在原地的议论),单就小说中体现的吕纬甫与鲁迅相似的思想看,就可以说:鲁迅就是吕纬甫。结论当然应从对文本的具体分析中得出。先从小说中的“我”…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一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旧教育特别是对国民党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深刻的批判.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讯即对封建主义的教育作了有力的批判.他的《狂人日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露礼教吃人的反动面目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摧残,举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大旗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他对于旧教育对妇女的压迫也进行了揭露,他在《我之节烈观》中说:“原来‘妇者服也',理应服事于人.教育固可不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孔乙己》,用字不到3000字,却极其深刻的反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作者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让我们看到这类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同时也看到封建科举制度涨害该书人的无情和残酷。因此,《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战斗檄文。作为一篇小说,作者首先用叙述的方法交代了孔乙己这个人物活动的环境,随即又用肖像描写刻划了孔乙己的外貌,以及孔乙己在平常日子里的一些典型言行。这样,一个在特定环…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文艺创作中的典型化,有过不少深刻精辟的见解,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写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以后。这些见解,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同时又是他自己创作经验的总结。如所共知,鲁迅曾经创作了象阿Q这样的举世闻名、概括了丰富的政治内容的不朽典型;创作了象《一件小事》中属于无产阶级的那个人力车工人的典型;创作了革命的先驱者夏瑜的典型;创作了勇于向封建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挑战的“狂人”和“疯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真假问题,迄今为止,大致可归纳为:“战士说”,“狂人说”,“寄寓说”。笔者以为对这一特殊而复杂的艺术典型,三说似乎都失之偏颇,本文试图对狂人形象的美学特征,作一点粗浅的辨析。读《狂人日记》,我们都会感到,几乎在每一处看到一个真正病狂者的地方,都会同时看到另一个活生生的清醒的战士的身影。狂人怕赵家的狗、怕路人、怕小孩,感到“他们似乎想害“他”,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这是一个病狂者多疑、过敏的病态心理反映,但我们似乎也同时看到,一个被封建势力迫害的战士敏锐清醒的目光和警觉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成名作《狂人日记》历经百余年众说纷纭而又渐趋整合的密集评析,已形成文本整体上被重复论述淹没、被过度阐释覆盖的状况。但对于狂人向大哥宣讲“真的人”的道理,以及狂人最终忽然不药而愈并且随即“赴某地候补矣”的结局等关键细节,一直未有足以贯通作品全篇脉络的恰切解读。这些细节紧密牵连着鲁迅与他所了解的尼采思想和克鲁泡特金学说的隐秘对话,也直接映现着进入《狂人日记》创作之际鲁迅自己的精神际遇和人生规划。依循这些发现,有关《狂人日记》叙事肌理和思想蕴含的总体认识,可望推进到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3.
《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是鲁迅为研究和写作中国小说史而钩辑整理的三种小说文献,他谦虚地称之为“资料长编”。从鲁迅后来成书的《中国小说史略》看,《古小说钩沉》是前七篇的资料准备,《唐宋传  相似文献   

14.
抒情化小说艺术境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产生了一种悖离传统小说情节叙事模式、结构“散文化”的小说审美潮流。这种小说潮流,虽远不能说是现代小说的主流,但在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界,确也算得上蔚成风气。这些小说普遍地缺乏对情节的用心设制,即兴遣怀的痕迹相当重,以致引得当时读者抱怨:“以为他才开头,却已完了!”即使名重一时的浪漫派作家郁达夫。庐隐等的小说,今天读来,仍感“小说性”丢失过多。鲁迅的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其艺术水准是属于先锋位置的,但他的不少小说却不像小说,如《孔乙己》、《故乡》、《社戏》、《伤逝》、《在酒楼上》、《鸭的喜剧》、《兔和猫》等,读起来更像散文或诗,作品直接打动读者的,不是情节或人物性格,而是叙述者悠远的情绪与深挚的情怀。现代小说史上的不少大家,如废名、沈从文、萧红、孙犁、等芜、师陀、汪曾祺,他们的成名作或主要的小说,都更像散文而不像小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作者心理,着重表现鲁迅作为知识分子无力的自卑和隔世的孤独的精神状态。这不是怯懦和退缩,而是先觉知识分子的无私且崇高的时代责任感展现。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白话小说大异其趣而登上现代文坛的新型小说,自鲁迅始;而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旧套及其内涵,凝聚着历史的深度和映照着时代精神,并形成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艺术高峰的代表作,却不能不说是甚少为人注视的《在酒楼上》。 《在酒楼上》写于1924年2月,正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低潮时期。鲁迅后来回忆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  相似文献   

17.
研究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道路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鲁迅先生究竟是怎样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问题。人们之所以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比较自觉地掌握客观规律,总是需要经过一个反复的不断实践的过程的,鲁迅先生自然也不能例外。事实上,鲁迅先生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或离开过革命的社会实践的;他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具体步骤的各种思想、言论,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性质。鲁迅先生整个思想发展同样证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可是,近几年来在关于研究鲁迅先生的“思想演化”——即探讨他如何认识客观真理的具体过程问题时,有人却认为鲁迅先生是通过抽象的“对思辨世界的勇敢的探寻”和“痛苦的自省自讼的过程……才能逐渐认识真理和人民”的,这就是一种完全和实践的过程相对立的所谓《心灵的历程》。在这里,我们和《心灵的历程》作者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认识的基础在于实践,这种实践是具体的社会实践,其主要内容是他积极参加了改造社会的阶级斗争;《心灵的历程》作者却把鲁迅先生个人的意志活动、精神活动看作实践,其主要内容则是“他那自省自讼精神的寻路者的心灵世界”发生“变化”而已。从这样的一种实践观出发,《心灵的历程》全书通过“上篇”对《狂人日记》的分析,证明这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在民主启蒙运动中,当他谛视人的心灵深处,他就愈是感到时代力量的强大和战斗的鼓舞”的产物,而“狂人形象的精深、博大的意义”则在于“从狂人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探索的程途中,他的性格合乎规律地发展起来”,“那震颤的心灵的琴弦,……显现了战斗者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空前地表现了美将获胜的这一新的欢乐的主题。”在“中篇”里从分析鲁迅先生一系列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中,说明“鲁迅笔下的每一个形象”和“每一个小小的心灵世界”“所联成的心灵历程的河流里,异常清析地反映了鲁迅自己的心灵航行的一段经历。”在“下篇”中更进一步通过《一件小事》等第一人称的小说、《过客》等散文、《华盖集》和《两地书》中所提到的“我”字,统统集中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即鲁迅先生自己本人的化身,从而说明这一切便是他“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反映,最后并得出了“只有通过一个思想上的艰辛的痛苦的自省自讼的过程”,鲁迅先生“才能逐渐寻获新的道路,才能逐渐认识真理和人民”的结论。从表面上看,《心灵的历程》在全书的个别地方也提到了鲁迅先生“重视实践”、“实践丰富了鲁迅的认识”等等,但是由于作者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致使自己的研究走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反面。  相似文献   

18.
马龙 《东岳论丛》2023,(5):50-57
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月光”意象,是在创作者本人乐于赏月的现实审美活动与有机融通中西方文学文化传统的二重语境中生成的。因其在小说开端即发挥巨大的诱惑力,成为主人公狂人发狂或觉醒的契机,由此也就伴随对于狂人“是觉醒还是癫狂”两种存在状态的不同预设与理解而构成意蕴复杂的象征体。从“月光”意象的营造这一角度看,《狂人日记》还与鲁迅的其他小说之间保持着明显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的短篇小说集《鸳鸯针》是我国古代小说中反映儒林生活最早的作品,比《儒林外史》要提前一个世纪。它鞭鞑了儒林中的败类,暴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抨击了封建官僚的贪赃枉法;对穷苦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大胆歌颂济困扶危、打击贪官污吏的“强盗”。这在那个才子佳人小说盛行的时代是非同小可的,同时也为后来《十二楼》和《儒林外史》的问世开辟了道路。可惜这部小说流传不广,只大连图书馆藏有孤本,因此,多年来很少为世人所见。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中多次出现圆圈意象,同时,《狂人日记》、《故乡》、《在酒楼上》等小说中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循环结构,对这些圆圈意象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鲁迅内心深处的时间观和对当时民众心目中的“革命”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