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宗教现象源远流长。宗教在历史上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宗教对社会尤其是伦理道德领域,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宗教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与民族文化、民众心灵需要相结合,同时要正确处理与合法政权的关系。在当代中国,信教与不信教民众的经济、政治利益是一致的。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也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这种发展既对我国社会产生了积极效应,但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了推动我国宗教当代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宗教伦理的实质内容和现实发展历程来看,宗教伦理是人类生存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不排斥社会世俗伦理,而且与世俗伦理相结合,是维护现实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经驰入快车道,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完成转型的过程。经济、政治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既给中国社会带来生机,也使人们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面临较以往更大的机遇、挑战和风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受到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现代化不仅带来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变化,追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精神生活,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注终极实在和超越自我,这是人类普遍的精神指向。当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有天壤之别,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精神需要和信仰追求的多样化。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反思现代社会与宗教之关系成为理论界与思想界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宗教复兴是对社会急剧变革的反应,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弹,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世界各宗教进行自身改革和调适的结果。当然,随着中国宗教的快速发展,中国宗教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宗教学的学科地位摇摆不定;宗教教育相对落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以及学术界对宗教的新认识没有及时地传播到广大民众那里,社会上有许多人对宗教的认识仍旧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核心的宗教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实施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引起了宗教在当代的全球性发展,宗教成了影响民族团结、制约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等社会问题的“粘合剂”。文章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带来的社会消极影响,及我国在现阶段面对宗教的当代发展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慈善或社会救助,是中国宗教发展和进入社会的唯一路径;而中国宗教最能实践的,就是灾难时期的社会救助及其公益慈善事业。在此路径之中,中国宗教亦获得了它们应有的变迁与发展,同时也相应地构成了中国宗教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若干模式:救助式社会救助、指令式社会救助、交换式社会救助和特殊式社会救助。这就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宗教的社会救助功能。所以,中国宗教虽然能够适时地进入社会,以其独特地意义系统、服务方式和民间组织,进而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社会自我服务,发挥出它们应有的社会协调功能。但是,如何把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服务模式,建构为一种"社会建设的行动单位",而不把中国宗教的社会救助与社会公益服务,局限于精神和心灵的安慰与咨询,或者是局限于一些财物的捐助。就此而言,中国宗教的社会服务功能,应当是把财物的捐助行动与社会的重建整合起来,最终建构一种新的慈善理念——"社会慈善",以真实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试论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经过自身一系列发展演变,到当今已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宗教完全不同的崭新特点信仰的淡化,教义的淡漠,情感的强化,组织的小型化、分散化、自由化、和社会化,并且出现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宗教社会功能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挥其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一种有意识形态特点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同一定的社会历史相联系,在不同时期看它在各社会群体中所能起到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从自发宗教到人为宗教,它的社会功能起到演变和分化。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必须正确执行人民民主及爱国统一战线政策,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英国宗教社会服务与主流的国家福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4次主要变革,不同时期宗教慈善组织通过更新自身来调整与国家的关系,获取在慈善领域的发展空间,并为专业社会服务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沉淀。将宗教服务放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内考量,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重塑的过程中,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在于鼓励宗教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福利输送,需要政府提供系统的制度支撑,建立社会取向的社会政策,赋予宗教服务一定的发展空间。悬搁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争论,以民众需求为本位,可以吸纳宗教资源以弥补法定福利供给不足的现状。政府与宗教慈善组织需要对自身分别作出调整,结合本土福利资源的情况,以福利水平的提升为共同目标促成合作。  相似文献   

1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存在和发展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它是剥削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但对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也把宗教作为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宗教将随着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消失而消亡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正义理论是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荀子社会正义的思想起源、社会正义的理想构建、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荀子社会正义的现代意义等方面,探讨苟子的社会正义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古为今用,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12.
对比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哲学实质的不同和在源流上的关系, 着重突出克尔凯郭尔宗教哲学的入世情怀;结合文本解读克尔凯郭尔哲学的精神实质;得出结论:克氏的入世宗教预言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促使现代人对生活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诞生于现代社会之中,社会工作及其对象——案主产生的可能性机制内蕴于现代性。现代性将自身客体化为案主,而社会工作等人文科学牵涉案主的过程,就是对现代性的展示与描绘的过程。社会工作是现代性的一个隐喻,现代性的困境同样也构筑了社会工作的困境,社会工作何以在助人之时不会束缚人,这是社会工作一直无法回避的质疑,社会工作面对这一质疑和挑战,应当拥有信心。  相似文献   

14.
试论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自产生以来,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还能继续存在并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宗教具有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进行心理调节的功能,它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籍和安全感.本文论述了宗教心理调节的多重性功能,阐释了宗教心理调节的两重性思考,并对宗教心理调节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揭示了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制度正义及其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在当今社会里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使人们愈益关注制度的正义问题.制度正义是制度本身的正义和制度运行的正义两个方面的相辅相承.制度正义的主题是权利和义务的分配,目标是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达到社会的平衡是制度正义的社会价值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品经济、纳税人物质利益、政府宏观调控及对外经济交往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的存在条件 ,同时分析了税负转嫁在利益再分配、供求平衡及经济效益提高几个方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科学与宗教之相互关系历史沿革的探讨 ,论述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宗教在当今科学昌明时代之存在原因及宗教对当今社会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以幻想为基本特征的文学样式,童话较多地留存了神话的某些特质,具有人类童年的某些思维特征,其稚拙的形式中蕴含着人类世代追问的重要命题。以文化原型批评方法来解析西方现代经典童话中的成长故事,可以发现成长仪式原型在其中的变形和置换,附着于其中的是不同的文化心理:成长是道德的完善,是灵魂的圆满,是对人性自由的向往,体现了现代西方人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主题。孟子的民本思想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提出了“民贵君轻”、“制民之产”、“薄税敛”、“国君进贤”等基本理念。孟子民本思想为我们展现了近现代民主的原初观念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民主政治的思路。汲取其中积极有益的思想精髓,并将其与我国现代社会的国情相结合,将会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