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女性主义是莫里森作品的一大主题。本文通过阐释其作品中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男权主义和生活环境的三重压迫下的命运,逐步深入分析了其作品中展现的黑人女性历经苦难,不断抗争,重塑自我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博爱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从而探讨了莫里森如何执着地在作品中为黑人女性寻找出路。相对于激进抗争的女性主义思想,莫里森更衷情于与基督教博爱观相结合的母性女性主义思想,那就是要朴实自然、乐观坚强,用爱心去包容一切,与周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鲁迅女性身体叙事的文本,撕裂了遮蔽在女性身体之上种种神秘的帷幕,透过对女性驯顺之躯、缄默之躯和死亡之躯的叙述,不仅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管制与形塑,而且极力恢复女性的地位和尊严、肯定女性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透射出男性角色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女性驯顺之躯的叙事,揭示了现实存在于两性之间复杂、隐蔽的权力关系,以及女性"内化他性"自觉接受男权社会和文化的"驯服",使身体呈现出"非我"的异化形态。女性缄默之躯的叙事,透过话语分析揭破男性话语霸权,以及女性在话语上被歧视与挤压而陷入"不能发音"的困境。女性死亡之躯的叙事,揭露了在"并非人间"的"此世""存在"中男权对女性身体的戕害与精神的虐杀,揭示女性在无法救赎的死亡命运中对男权社会与文化执著、坚韧的隐性抗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90年代以来大众影视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视点,解析滋长于男权文化之上的电影/电视剧文本是如何实施对女性主体意识和女性个人话语的消解来建构当下男性霸权话语体系和男权中心的深层意识形态,探索一种符合女性利益和女性意志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白的创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引人注目,其作品不仅述说了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解构男权文化、重寻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深刻揭示了当代女性所遭遇的生存尴尬和情感迷失,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价值过程中的内心困惑,启示人们关注和审视女性作家的特殊"价值意识"和出路:摆脱自身狭隘的"小我"之境,融入社会"大我"之境.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对母性的想像分析,力图表现在男权历史中被遮蔽的女性身上的母性光辉以及找回女性失落的自我的悲剧性。进而在小说的深层意蕴上显示了作者对母性文化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西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中国清代女作家丘心如的弹词《笔生花》,都不约而同地塑造出遭到父权制家庭残酷镇压的“疯女人”形象———伯莎与沃良规。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上,“疯女人”们与独立女性同处于一个婚姻家庭,兼具“情敌”与“同谋”的双重作用。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表现出十九世纪女作家们在传统内打破传统的“诡辩法”:她们一方面依然摹仿着男权中心话语丑化“疯女人”,另一方面暗中借助“疯女人”表达对父权制婚姻家庭的批判与反抗。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笔锋着力于美国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形象。其小说《紫颜色》揭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求平等的积极意义。小说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反映出黑人女性人物在父权与夫权制桎梏中的觉醒与抗争,以及寻求和建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追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8.
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救国救民 ,这是男权社会制造的让女性自我沉醉、自我欺骗的政治神话 ,是让女性放弃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世代仿效、复制的毒素。女性要确立自我的主体位置 ,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必须戳穿这种篡改、利用女性的叙述话语的假面 ,建立女性自己的身体叙述学。然而 ,建立女性身体叙事是一条布满迷雾与陷阱的道路。从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到铁凝的《麦秸垛》、毕淑敏的《女人之约》 ,这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女性文本清晰地展示了建构女性自主权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9.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人”再到“女人”的发展过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前进步履。  相似文献   

10.
向梅林 《中州学刊》2007,(5):204-207
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通过自我形象的鲜活展示、夫妻情爱的坦荡抒写、女性生存困境的紧张思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升华成为一种生命的审美,超越了男权话语体系中女性只能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者的命运,由表现被物化的对象转化为表现血肉丰满、内心丰富、具有主体自我意识的大写的人。这是古代文学视阈中女性地位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萧红和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优秀的女作家,她们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之子”,两人的经历相似,有着共同的逃亡之旅,这使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边缘的人文立场,在对男权文化的反抗中成功地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她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继承了和发扬了汉语的神奇魅力,是中国20世纪女性汉语写作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身体理论认为女性身体是差异和同一性集中表现的场所,女性主义身体写作意在体现女性本真体验和主流身体意向的冲突中生存的紧张状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女体文艺继承了中国女体艺术历史中将女体客体化的话语结构,并汇入现代性身体书写传统的解放话语体系,从而与男性中心话语“合谋”,将女性女体进一步客体化,将其归入女性主义身体书写是一种误读,女性主义身体书写应牢牢把握住女性本真的体验这一基本要点方才能达到真正的女性表达和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13.
姜峰 《河北学刊》2001,21(3):60-63
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写作投身社会运动的时代 ,女性意识的变异使得女作家遮蔽或忽略自身独特的体认而竭力达到一种不分性别的认识高度。导致这种主体意识变化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因素 ,也有创作主体自身的因素。诸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意识、政治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新支点 ,为女性意识注入新的质素 ,从而使文学创作风貌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几乎是群体性的 ,即整个女性写作都表现出一种对男性趋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女性作家以女性的视角、文本形态、叙事逻辑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存体验,表现出对自我、对环境的理想化的自恋。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观,标示着中国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已转化为女性写作的主动行为,女性书写已从性别歧视、性别压抑、性别遮蔽中解脱出来而浮出当代文化历史地表。  相似文献   

15.
被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20多年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到1998年底,乡镇企业已超过2000万家,从业人员1.25亿人,目前全国农村社会增加值的 60. 8%,国内生产总值的 27.9%,工业增加值的 46. 3%,财政收入的近 27%,出口创汇的近 40%,农民收入的 31. 8%,都来自乡镇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镇企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 30%。 江苏,特别江苏南部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至1…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性别差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是相背离的。高等学校女生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正视性别差异,重视性别差异规律的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系,切实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公共教育费用的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判断:第一,中国政府的教育投入尽管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甚至没有达到中国政府自己设立的最低要求;第二,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比重一度较高,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使用效率不高,而用于教育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支出份额偏高;第三,公共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上的支出份额一直偏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项研究的政策义涵有三:其一,中国政府应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尽快达到自己设立的目标;其二,中国政府应优化公共教育资金的配置,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比重亟待提高;其三,保证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义务教育经费的挪用、高等教育经费的浪费和教育行政费用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发展软实力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各国都在打造软实力,我国软实力发展现状薄弱,特别是面临美国软霸权的挑战。为此,应从精神状态、做留学生工作、鼓励民间力量发展、做好外交工作等方面,积极打造我国的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大国。  相似文献   

19.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6,26(2):98-103
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清末、“五四”前后、20世纪80 年代三次留学潮,出国的留学生达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国防、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贡献良多。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业增加、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市场主导型代表的美国和政府主导型代表的日本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其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其中资金融通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瓶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我国应借鉴美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成功之处,尽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