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家宅被赋予了一定的格义属性,这可以被视为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中的心理现象学介入.家宅格义背后的心理图解划清了个体"生存空间"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心理几何假设内涵.作者借助不同人物对于家宅的写实性解读,提供了一个富有曲面内涵的边缘记忆空间,揭示了主体的物我元一思想已然深植于家宅意象当中,并以拓扑图腾的同胚形式得以彰显.家宅的心理几何图解立体地刻画了个体在生存空间日渐缩限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个体守护本我世界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该部文学作品所隐含的原生代性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忍而后发论之文化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人的忍而后发论的文化心理成因及其现实意义。分析认为,中国人的自我观与西方人的自我观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人的自我观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自我内涵的外延更广,既包括了个体的我,也包括了关系我。同时认为,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自我实现,是通过中国人的"忍"来实现的,这种"忍"被认为是一种德行、智慧和福气。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社会心态通过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与"其他人的心理状态"的关系,调节"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调节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调节心态各个成分的关系,生成自我与他人结合的心态,"主我"与"客我"结合的心态,仪式与非仪式结合的心态,知情意相统一的心态,发挥了四大重要作用,形成了自我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反应与正确态度,最大化地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一个历史典型。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格义”起过重要的作用。“格义”盛行于两晋,故习称此时为“格义”佛学阶段,但笔者认为,在佛教初传中原的汉魏时期已经运用“格义”传播佛教。两晋以后,“格义”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促进般若学和湟槃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由于“格义”模糊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异质性,这就为“三教调和论”的产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从而也为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思想依据。经过“格义”,使中国文化影响佛学,使印度佛教在中国被改造而变形,也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开辟了途径。因此,“格义”确实“影响于当日之思想者甚深”(陈寅恪语),不能仅以佛教“迎合”中国文化视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语义"的语义阶段。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我想"和"I think"经历了句法再分析,由"我+想+NP+VP"逐渐演变为"我想+NP+VP"作为话语标记的常规构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内隐动词"想"/"think"的影响发生语义演变。  相似文献   

6.
小说《游离》通过主人公“我”个体生存空间、身份认同和情感世界“游离”的叙事,书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对“我”身体在太原与北京、家庭与社会等居无定所生存空间的叙事,揭示了个体因空间“游离”而产生的生存感受与生命体验的一种“游离”形态。对“我”“平民”身份、“智识阶级”身份认知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叙事,表达个体外部身份认同的“游离”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分裂。对“我”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叙事,表达了个体情感世界矛盾而复杂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命法则》中,老人不同时期的人生态度划清了自我“精神三变”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精神隐喻内涵。老人用自己对于死亡的写实性理解提供了一个适应性悖论纠结于一身的典型,旨在揭示主体适应性悖论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还延伸至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当中。多维悖论的存在揭示了个体丧失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人类面对自然因果律宿命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所隐含的现实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宋代诗话中的诗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诗话对"格"作为诗学审美和理论范畴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作为格调、品格之义的诗格论;作为风格、风致之义的诗格论;作为体式、诗法之义的诗格论。宋人着力的理论性辨识为明清诗学理论中格调论的出现和成熟累积了丰富的理论和批评养料。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我给你说”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我给你说"的虚化过程是: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给"产生引进言谈者意义后,由于言谈主语"我"和动词"说"结合而成的"我说"很容易呈现从动作义到情态义的主观化倾向,部分"我给你说"便慢慢成为概念意义消失、拥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话语标记。这也给话语标记的变体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当时,我在钟楼街一家民营商店"义元生绸布庄"当店员,也和全市人民一样,从这一天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杰克&#183;伦敦的短篇小说《生命法则》中,老人不同时期的人生态度划清了自我“精神三变”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精神隐喻内涵。老人用自己对于死亡的写实性理解提供了一个适应性悖论纠结于一身的典型,旨在揭示主体适应性悖论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还延伸至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当中。多维悖论的存在揭示了个体丧失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人类面对自然因果律宿命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所隐含的现实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心理视角。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对语言产出过程和语言理解过程的社会心理研究。前者主要解决个体心理及社会心理与语言使用的协作性、顺应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后者主要解决个体心理及社会心理与认知语境、显义和隐义、语用推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章的主旨在于为社会心理学和语用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论问题。以此出发,他依次严格区分了向实项-内在性的描述心理学还原和现象学还原的具体内涵,揭示了一种区别于感知立义的原构造和"非实项超越"的事态可能性,以及事态如何超出实显的实项内容而成为绝对被给予性这一先验构造的核心问题。尽管由于他局限于想象行为而最终错失了这一本原构造,但他还是据此踏出了脱离描述心理学,迈向先验现象学的最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东巴文字的内部构形规律,提出"形素"的概念,分析了异形素构形与同形素构形的形与义以及方位、色彩、比例这三大特点的运用。东巴文字合素会意构形方法应用于品牌形象广告设计的构思和表现形式,将会达到丰富设计的信息内涵与视觉内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公忠"和"正义"作为我们伟大民族世代传承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需要"公忠、正义"。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是新的历史时期"公忠"和"正义"的新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应有之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把"文革"作为主要写作资源的"朦胧诗",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对历史记忆的书写。"寻找"成为"朦胧诗"主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姿态,在寻找中表达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重建的努力,在寻找中确立了这一群体的独特个性;而在其中体现出"朦胧诗"对历史与自我的自觉的反思意识,在深层文化心理上则表现为生命意识与历史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重商"是研讨晚清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词,它不应放在现代语境中来理解,以传统之"商"来"格义"近代经济社会的新事物赋予晚清"重商"思想以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其中包含着重商—重工、观念—制度、单维—系统的演进逻辑,尝试从结构性制约探寻富强之道开出了中国经济思想的近代面向。重商思想试图推动晚清经济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封建体制的顽固性未使清政府适时通过主动的制度转换来协调社会转型,近代工商业社会的发育和转变,未能跨出划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雅克&#183;欣提卡在诠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时创造了一种新的范式——践言性诠释。在这种诠释中,"我思"被解释为一种与"言语行为"逻辑同构的思想行为,"我思"的功能则被阐释为"我在心灵中对自己说‘我不存在’",因而"我在"自身得以确证,"我思"命题成立。欣提卡关于自我是通过他人的目光得以确证这一最具革命性的观点,后来虽有修正,但为继续探寻"我思"命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代契约史及契约文化的角度,分析古代买地券的特点和来源,揭示"忓恡"一词的文化内涵。"忓恡"应该是表"干犯"义的"忓"和表"恡护"义的"恡"在土地买卖契约这种特殊文体中,两个实词重组而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二者语义只是相关,不能视为同义。"忓恡"之"恡"乃是"恡护"义,其词义应为"恡"、"护"组合即为因吝贪而干护,其语义并不是由"耻"义辗转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20.
以西方哲学的门类划分来重构或重新叙述中国哲学,是一种比一般观念层面的反向格义后果更为严重的一种反向格义。本体论这个译名使我们对西方的ontology产生了根本的误解。熊十力根据他的理解,认为本体论和宇宙论是人类思想的普遍问题,而没有看到这些术语的确是"西欧学人据其所有者分判"。就反向格义的思想路数而言,牟宗三与其师如出一辙。反向格义的结果是,我们把被人已经彻底批判否定的东西当作普遍有效的真理来接受,而西方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对我们的哲学研究几乎没有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