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梦     
智鸥 《华夏少年》2007,(9):54-54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拿着一个遥控器,上面写着“春”“夏”“秋”“冬”。我一摁“春”,花就开了,青蛙也来了;我一摁“夏”,天就阴了,要下雨了;我一摁“秋”,秋天来了,果子熟了:我一摁“冬”,雪花就飘落下来。可有意思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可以控制四季的遥控器。  相似文献   

2.
“黄黄”仪态万方,“旺旺”活泼乖巧,“花花”慵懒安详一一这就是我家“桃园三结义”的全部“阵容”!“桃园三结义”者,乃吾舍下三只宠物也:“黄黄”是朋友从河北抱来的当地名禽“三黄鸡”,因其名“三黄”,故称“黄黄”;“旺旺”是从朋友家中抱来的一只小狗,整天汪汪不止,故名“旺旺”:“花花”是邻居送来的一只小猫,全身毛色五花相杂,故名“花花”。  相似文献   

3.
您千万能不要认为,“口若悬河”就能胜出,“口吐莲花”就可服众,您也千万不可认为“有理能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现实的生活和交际当中,“口若悬河”只能让人讨厌,“口吐莲花”只能让人全身发麻,“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一种固执,是一种死板。真正能够“受用”的,话不在多少,而在于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将自己的一腔激情变成别人的激情,  相似文献   

4.
我从一名主管护师转岗从事社会工作一年多了,发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两点:“有心”、“有力”。“有心”指的是不但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还得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力”指的是要具备社工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心”和“有力”相当于人的灵魂和躯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爆笑对诗     
驿路 《当代老年》2009,(12):45-45
语文考试常有诗句填空,难免会闹出一点笑话——“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有学生填“李白睡得香”……“三个臭皮匠”,下一句有学生竟然填“臭味都一样”……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下一句有人斗胆写上“给我六斗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阿梨 《现代交际》2004,(5):56-56
如果说“小资”代表的是一种个人品位,那么“小私”无疑就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私人理财顾问”、“私人医生”、“私人健身教练”……“小私”生活正越来越为都市人青睐,追求与众不同的“私人生活”,虽然要付出不菲的Money,但“小私”们仍然觉得很值,因为只要自己有某种需要,就能够得到一  相似文献   

7.
谈笑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满面春风”,“满脸堆下笑来”,证明笑和脸的关系。“启颜”,“霁颜”,“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却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了,“反映内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8.
牛是一种最明晰最贴切的状态指认,它决不像“酷”那样模糊和暧昧。在某种程度上, “酷”是一种赞同,“牛”是一种敬佩;“酷”是一种态度, “牛”是一种精神;“酷”是一种姿态,“牛”是一种信念; “酷”是一种表现,“牛”是可望不可及。二者的差别类似于令狐冲的“冲灵剑法”和萧峰的 “太祖长拳”,一个美则美矣,却毫无用处,一个外表质朴,却有骇人心魄的威力。 牛是一种精神之痛,我们在肯定牛的过程中不得不妥协了自己的精神,也正是在这时,我们才发现牛原来是多么宝贵,而我们又是那么的不牛。 “牛”的经典 外国索尔仁尼琴…  相似文献   

9.
中外古今的学者对“史”一字的解释颇多,形成了诸多流派。“史”字从手持,这基本无异议,其中讨论的关键往往集中于“史”一字“中”的解释。作者在对现今流行的几个主要观点流派就行简要评述,并综合各主流观点。提出作者的观点:“史”字应为“口”与“|”的结合,“口”意为君王的言行,“|”为“刀笔”之意,是手执笔记录君王言行。  相似文献   

10.
有人做出上联,征求下联,但由于对句要求过高,至今无人对出,便成了“绝对”。 一 这个“半边对”就是一副典型的“绝对”:“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相似文献   

11.
欲望的起飞与节俭主义——社会双轨化中的欲望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轨制”曾经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用语,例如“价格双轨制”,20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所有制的双轨制),1998年房改中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可以说,“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种伴生现象。不过,在这里,我的用意不在于讨论“双轨制”本身,而在于从中引申开去,探讨一种更为一般的“双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钝感力”一词源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同名作品,意指“迟钝的力量”,反而是一种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在浮躁喧嚣的社会,老年人可以借此突围吗?最近,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书《钝感力》风靡一时。“钝感力”这个词的普及率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年轻人中传播。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某种人生的智慧,不是强调“聪明”、“敏感”的智慧,而是强调“钝感”、“木讷”的智慧。钝感力如清风拂山冈其实,“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心态,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面对生活、工作中层出不穷的琐碎烦恼,“钝感”就像一件厚厚的铠甲,能把伤害反弹回去,消于无形,任你  相似文献   

13.
猜谜钥匙     
止敬 《老人世界》2008,(2):39-39
会意法。即通过谜面的意思去领会谜底。如“重逢”打一字,重逢的意思是“又见面”,合成谜底“观”字。也有的谜语需要从反面去联想,从“反义词”方面去下功夫。例如“生产必须出正品”猜成语一,谜底是“不可造次”。  相似文献   

14.
赠言是花     
赠言是一朵最美丽的“鲜花”,是一根最能拨响心音的“琴弦”,一件最有价值的“礼物”。  相似文献   

15.
艰辛拉保险     
涂俏 《中外书摘》2000,(6):12-13
对于从事保险代理的业务人员,社会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群来自“朝阳产业”的“幸运者”,有人说,这是一群“跑街小姐”、“扫楼先生”。不管社会以何种眼光看待这个行业,“敬请加入”这个行业的群落一直在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6.
钱国宏 《老年人》2010,(5):41-41
闲来无事,喜欢逛逛古玩地摊。每逛一次,我总会有些意外收获甚至惊喜。 之所以喜欢逛古玩地摊,是因为到古董店淘宝不适合我这样的“工薪一族”。一般来说,古董店大多是“业内人士”或行家开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我等穷人既无“漏”可捡,也无底气“大盘杀价”。阮囊羞涩,让人少了许多“淘宝”、“捡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老人城管”一出,执法效果显著。“老人城管”不可能一上去就是“拳打脚踢”,打的必然是温情牌,是语重心长的劝说、是非常耐心的叙说,当“城管”姿态低了,商贩们自然也会客气几分。这就避免了“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国家正悄然兴起“轻体育”这样一种体育健身的新时尚。“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它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既健体又健心。“轻体育”具有以下健身特点:  相似文献   

19.
“神秘主义(mysticism)”这个词源于希腊一罗马时期的“myein”,意思是指人经由某种入定,隐约感知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约”或“信仰的内在作用”。后来,神秘主义范畴渐渐拓展,被人们用来指一切神秘之事物。中世纪后期,有人将之与思维的神秘性联系起来,“神秘主义”于是成为宗教和哲学的共同话题。现在,“神秘主义”,或译“玄妙论”,大抵足指对人融于“the One”的信仰或追求;“the One”这个概念不好翻译,我暂且译为“元始”。  相似文献   

20.
刘锴 《老人世界》2014,(3):38-39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千百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因此,在中国民间,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