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杨里昂 《老年人》2011,(11):40-41
在长沙东乡高桥镇外的玉皇山下,有个村落叫甘草坑,这里现在是著名的茶乡。我和几位朋友从长沙驱车来到这里,不是来品尝香茗,而是为着寻访烈士遗踪。十九世纪末叶,从甘草坑走出过两位志士——杨毓麟和他的胞兄杨德麟,他们在辛亥革命中双双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2.
湘绮老人与弟子的联语趣事黄炳麟王运(1833-1916),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近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曾四处讲学,著有《湘军志》。清末授翰林院检讨,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据说湘绮老人脾气古怪,长期住在湘潭城内一条狭巷里,因门户窄小,达官贵人去看他,不...  相似文献   

3.
迪夫 《炎黄世界》2011,(8):32-33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中,我国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把他历年来创作的分散敬立于国内外大型的10多尊孙中山像按原尺寸复制集中,分别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广场、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展出。人们在瞻仰孙中山先生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发现曹崇恩教授对创作孙中山像情有独钟,是目前国内创作孙中山像最多的雕塑家了。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标志着在中华大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被资产阶级共和制所取缔。这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变,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而且时至今日对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仅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以向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致敬。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国第一条侨资铁路——潮汕铁路刨办人、著名爱国侨领张榕轩先生辞世一百周年。海峡两岸有关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纪念张氏家族学术研讨会,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展两岸经济很有意义的公益之举。我作为客家学的爱好者,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大会,受托撰此小文,以表对客家先贤的景仰和纪念。  相似文献   

6.
《炎黄世界》2011,(7):21-23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福州作为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有多位辛亥革命英烈曾旧居福州三坊七巷。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十杰”,均曾求学于文儒坊蒙学堂。  相似文献   

7.
邱捷 《炎黄世界》2011,(7):15-17
广东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一个月,全国许多省份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广东却在一个月后才宣布独立,落在许多省份之后,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外史学界一直存有分歧,新世纪以前,大陆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01年与2006年,江泽民胡锦涛先后发表讲话认为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其后除了张宪文等少数史者,大陆史学界相应沉默。2010年梅宁华发文强调“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当前,再坚持“资产阶级”的定语毫无意义,而应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广州社会》2001,(5):1-12,F003
在辛亥革命爆发90周年之际,2001年10月9日,广州市社科联召开了“广州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座谈会。来自广州地区的1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与会者指出:作为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策源地、世纪末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在新的世纪之初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和宣传孙中山等革命先辈致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振兴的业绩,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于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使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州社会》特把此次座谈会发言整理成专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斐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斐济华人文化体育协会、斐济中山同乡会、斐济日报社、炎黄世界杂志社斐济分社和斐济广州商会等斐济华人社团在斐济首都苏瓦市的中华俱乐部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图片展。展览吸引了上千名斐济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前来观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1,(1):14-15
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作为现代政治革命,与以往的农民起义和帮会叛乱不同。虽然是秘密革命,却需要面对大众宣传革命思想,因为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民主政治。所以,现代传媒对革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晚清时期具有现代意义的大众传媒的出现,为革命提供了进行思想宣传的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努力地利用自己掌握的报刊力量向人民大众去宣传革命的思想,《苏报》即是这样一份具有典型意义的报纸。但是1905年“苏报案”的最终发生,则宣告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宣传上的受控,即革命的思想宣传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只是小众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3.
1906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留日的二十几位同盟会员陆军士官生(含振武生),组织了一个秘密反清的“丈夫团”,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1年,李书城撰文,将丈夫团组织者由孙中山叙述为黄兴,抹掉14位真正丈夫团员,添加一些非团员。随后几十年来,两岸史家广泛采纳李述。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实应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看法认为,假如不是辛亥革命的发生,打断了新政的进程,中国有可能避免日后的混乱,会比较顺利地实现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酝酿已久而又不期而至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不仅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本文从崇陵、袁世凯墓和中山陵的营建过程,来反思辛亥革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唐群英是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这是一个被遗忘了许久的名字。唐群英(1871~1937),湖南衡阳人,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辛亥革命的双枪女将,我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近代著名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1995年秋,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政府向大会推荐出了八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使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标志着在中华大地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被资产阶级共和制所取缔!这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变,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而且时至今日对中国社会的各项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仅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以向百年前的这场伟大革命致敬。  相似文献   

18.
张謇作为立宪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由最初的维护君主立宪发展到拥护民主共和,最后又倒向袁世凯。通过张謇我们可以分析出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由于立宪派的协助,辛亥革命得以成功;也由于立宪派的背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相似文献   

19.
何广 《老年世界》2011,(14):6-7
“辛亥革命”,如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一般理解为“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围绕辛亥革命,中国现当代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辛亥革命纪念。  相似文献   

20.
化夷 《当代老年》2011,(1):16-18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进行民主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政治上充满活力,经济上繁荣发展,日益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作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