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发展小城镇占有重要地位。当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建制镇的常住人口为6195万。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建制镇常住人口已达8528万,比1982年增加了2338万人。所有县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度很高的原公社所在地都转成了镇。在这样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女性人口政治和经济参与、教育、婚姻及生育状况受到了哪些影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广东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广东的人口发展必然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香港、澳门地区受到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明显。九十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和态势。下面,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1995年10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广东省年度抽样调查等所作的有关测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总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7月1日,广东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共4634.08万人,与1982年相比,增加了1063.47万人,增长29.78%,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17.15%的增长速度;每万人口中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376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390人;在全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中,按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低排列,广东居第9位;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共656.28万人,与1982年相比,  相似文献   

4.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变化,保求其趋势,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一、六个方面的变化从1982年到1990年,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六个方面的变化。(一)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素质上有所提高。广东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5.
上海常住流入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是一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全面丰富完整的人口资料。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本次人口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它由五款人组成,其中第二款人是指“已在本县、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户口在外地的人”。这第二款人是流入人口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称之为常住流入人口。他们不同于短期居住者,直接影响了上海城市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陕西省15—19岁人口共计34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比重为10.40%,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绝对量较当时的346.7万人减少,2.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当时的11.99%下降了1.59个百分点。然而,他们的婚育状况都比那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7.
人口动态     
1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3月 2 8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这里简要摘录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 12 95 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下同 )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2 6 5 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6 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4 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 2 2 8万人。二、人口增长 :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 7月1日 0时的 11336 8万人相比 ,十年零四个月增加 132 1…  相似文献   

8.
(一)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949年末大陆人口总数是5亿4100多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大陆人口为10亿零817万,比1949年末增长4亿6000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口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八年间已有较大的变化,人口数量从1982年普查13081633人增加到1990年普查的15155778人,比1982年增长了15.86%,其中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由7795101人增加到9460152人,比1982个增长了21.36%,新疆汉族人口由5286532人增加到5695626人,比1982年增长了7.74%。然而总体上看,新疆人口的增长势头在下降。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率为29.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86%,到1990年普查出生率为24.67‰,人口自然增率为18.28‰,出生率下降了4.42个千分点。新疆人口增长势头的减缓是各种控制因素和人口学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正确估价各种因素对出生率下降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口以及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下降成因作一定量分析,并且间接评价新疆人口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伦春民族人口总数已达到6,9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4,132人增加2,833人,增长68.56%。黑河地区是我国鄂伦春民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笔者根据现有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对黑河地区鄂伦春民族人口八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作为深入研究鄂伦春民族人口的序篇。  相似文献   

11.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点)手工汇总,我国总人口为1160017381人(包括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20204880人,和香港、澳门地区中国同胞人口6130000人在内),约占1990年年中世界总人口5292195万人的21.92%.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总量已经达到1133682501人.与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零点)的1008175288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39个百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后,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们不仅拥有与男子平等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权利,而且享有广泛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更为广东省广大妇女的劳动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990年广东共有在业人口3365.72万人,其中女性1527.34万人,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女性在业人口增加了308.20万人,增长25.28%。同期广东女性总人口由2622.66万人增加到3067.85万人,增长16.97%,女性在业人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江苏省人口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江苏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4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升至116.51,居全国第22位。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江苏省根据中央要求和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将出生人  相似文献   

15.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在人口总量方面,2010—202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335.08万人,增长了11.92%,是同期全国大陆人口增幅(5.77%)的2.07倍,这个比值仅低于大量更改民族身份的1982—1990年。主要原因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少数民族登记人口低于真实值。2020年人口普查采用了身份证登记措施,加上国家开展精准脱贫工程的原因,使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比较准确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另外,当前逐步增长的各民族族际通婚率使得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在人口分布方面,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快速增长,2020年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第二多的地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2010年全国有5个县级行政区划没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2020年达到全部县级行政区划均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2020年55个少数民族中有49个民族县级行政区划数量比2010年有了显著提高,6个民族有所减少。研究构造了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度指标,2020年我国少数民族省级人口...  相似文献   

16.
<正>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表明,1990年大陆少数民族人口已达9,120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35.53%,高于汉族(12.45%)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净增298.85万人,高于1964~1982年期间少数民族平均每年净增数(151.77万人)的96.89%和1953~1964年(41.82万人)的614.61%;1982~1990年的平均每年递增率高达38.7‰,分别高于1964~1982年(29.4‰)和1953~1964年(11.2‰)的9.3个与27.5个千分点。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已由1982年的15个增加到18个(新增加的有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人数已由6,035.6万增  相似文献   

17.
人口转变基本实现的标志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西部与烟台市接壤,三面濒临黄海,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辖荣成、文登两市及乳山县和环翠区,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9.2%的地级市。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总人口为2362947人,较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增长了41.9%,明显低于全国的97.4%、全省的71.4%。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有贫困县699个,占全国县总数的30%左右,贫困人口9000多万,约占农村人口的11%。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践表明,贫困地区人口控制是我国人口控制的难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14.4‰,而贫困地区却高达23.6‰。不仅如此,贫困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年轻,人口增长惯性很大。1990年我国贫困地区人口中,15—24岁人口近2700万人,即使按当时全国总和生育率2.25计算,到本世纪末将有6000万人出生。贫困地区严峻的人口形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市场经济对贫困地区人口控制的影响及其对策谈几点看  相似文献   

19.
康宏  熊志翔 《南方人口》2003,18(1):49-53
广东以其特有的经济优势吸引着大量的省外流动人口来粤务工和经商。 2 0 0 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三人口大省 ,其中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机械增长。本文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别预测了广东省 2 0 0 0 - 2 0 10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中 18- 2 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 ,制定了广东省 2 0 0 5年、2 0 10年高等教育发展方案。同时 ,建议将省外流动人口纳入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视野 ,转变教育观念 ,调整教育发展战略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教育、人口、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引起有关各界的广泛注意.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由解放初的3500多万增加到1990年的9000多万,净增1.6倍.特别是从70年代后开始,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已经明显快于汉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