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外资银行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的具体内容,围绕风险监管指出金融宏观调控法律机制、外资银行风险监管法律机制、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国际合作法律机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创新与完善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法律制度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重点研究了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开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在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加强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监管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监管者权责,建立国际监管协作法律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入世”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前所未有的风险,为了防范银行风险,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从法律上需要完善有关银行风险防范的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银行特别是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数量快速增长以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也日显迫切。文章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探讨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方向,并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最新立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政府债券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是完善中央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的又一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券法律制度的监管风险控制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债券监管和风险控制经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亟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政府债券监管和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金融监管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以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3周年为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审慎监管法律机制的创新应以内部控制评估法律机制为基础、以操作风险监管法律机制为难点、以信息披露法律机制为保障,实现这三个法律机制的有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的种种风险 ,提出只要强化内部制度控制、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财会基础建设、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监管、建立社会性风险监管体系并完善金融风险监管考核指标就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典当行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当行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复兴以后,其行业定位、主管部门、管理规范一直处于变换之中.2005年商务部颁布新的<典当管理办法>后,部门立法的局限性更加突出.首先分析了我国典当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法律制度沿革,然后对我国现行的典当法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事后监管制度等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立法层次低、专门监管机构缺失、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典当法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的种种风险,提出只要强化内部制度控制、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财会基础建设、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监管、建立社会性风险监管体系并完善金融风险监管考核指标就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证了中国存托凭证(CDR)发行上的异地准入风险、外汇流通风险、间接做市风险以及资质认定风险,提出了以保守准入、综合监管和区际经济法律制度为核心的三元风险防范框架.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开始大规模的参股中资银行 ,这一方面有利于中资银行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加强对外资银行在华并购行为的监管也成为立法关注的焦点。 2 0 0 3年 12月 8日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为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但是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地下钱庄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我国对地下钱庄法律价值的判断是基于其组织的非正规性而非其行为的违法性,对地下钱庄行为更多地是借助刑法规制和执法严惩而非制度规范和监管指引。以刑法与经济法互动为视角,对地下钱庄所从事的三类主要业务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细致梳理和客观评价,并结合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和地下钱庄行为特点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防控对策。提出在治理地下钱庄的过程中应当做到经济法规制在前、刑法惩治在后,监管在前、执法在后,宽严相济、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体现的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定监管指南的方式,从明确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管理法律风险的组织结构以及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法律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法律监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外资银行监管过程中应该明确监管目标,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完善国内相关立法,强调监管的持续性与统一性,实现监管机关的独立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安全尤其是银行安全涉及一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外资银行参股国内银行事例的增多,建立有效的银行安全预警体系已刻不容缓.以管理层与股权控制、银行业务控制、银行股权稳定、信贷控制、风险传染、金融监管六大类指标为基础构建的外资参股银行的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准确评估引进境外金融机构的效应和建立快速有效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银行是20世纪金融领域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这种创新,不只是将现有银行业务简单移植上网,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作为新型银行组织方式,网络银行在性质、成本、业务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和监管等方面都与传统银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是指在法律上对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作出的明确界定和权力安排,它遵循与经营模式相适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原则。我国立法应针对当前多元、分业监管模式在法律定位上的不足,建立和完善对金融监管权力制约的有效机制和实质性的协调机制,对混业经营监管权力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18.
在入世五年过渡期后,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内开放却步履缓慢,如履薄冰。发展民营银行对于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加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在充分认识民营银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进行审慎的法律监管,以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法制化 ,不仅是中央银行职能的本质体现 ,也是确保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央银行实施监管的客观法律环境分析 ,必须加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以应对金融业国际化发展的复杂局面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